|
|
第二天一早,马特奥只身来到著名的斯卡拉大剧院,看到乐队指挥(埃尼奥
莫里康内饰演),他请求大师为他演奏一段著名的"茶花女"第三幕的前奏曲.大师欣然允诺.在哀伤、凄凉的旋律中,马特奥来到电话厅,再次给一直未能见面的奥瓦罗打电话留言,告诉说他即将到都灵去看女儿托斯卡,让他回来即时给他打电话
|
马特奥到了都灵.女儿,女婿和外孙一起热情的来欢迎他.回到家中,女儿诺尔玛为他洗澡擦背.夜间睡梦中,他听到隔壁女儿和女婿的谈话,似乎仍在向他隐瞒着什么.他夜梦中一人走上寒冷的街头,看到了五个幼年时的子女来到他的身边,他们对他说,"...事实是我们不想伤害你.现在你老了,在生病,而且没有多少时间了..."马特奥已经预感到了一些不幸将会来临.
|
|
|
马特奥回到了罗马,他在一家餐厅订下了12个人的聚会餐位,结果到场的只有他和两个儿子卡尼和古列尔莫.老人非常难过,在他的追问下,古列尔莫不得不告诉了他实情,那个一直没能见面的儿子奥瓦罗,在几个月前患上孤独症,独自出海自杀了.他们在报纸上登了一个简短的仆告,但是为了避免对他刺激太大,大家决定不告诉他....
|
马特奥终于病倒了,当他医生的抢救下醒来时,他看到了所有子女和家庭的十个人都站在他的床前.他喃喃地说:"我终于聚齐了所有的人,尽管不是围在餐桌旁".他把大孙子安东内罗叫到面前对他说:"相信我,你和你的女友将会有一个孩子.会有些家庭问题,但是所有事都会好的...不必刻意培养,以便他们可以教育成一个普通的人"
|
|
|
一趟列车缓缓地驶入了人们在片头所看到的在行人天桥上挂着一双鞋子的火车站.马特奥提着箱子慢慢地走下列车,他终于完成了这次曾经令人期待但却是令人心酸的天伦之旅
|
在瑟瑟的寒风中马特奥来到山顶上的爱妻墓地,他对着墓碑自言自语地说:"这次旅行很重要...
走了很多地方,发现了很多东西.就像是我们的地球,按他们的说法它是美丽的.从遥远的地方看起来更好...我们的孩子,他们很好.他们在欧洲大陆是受尊敬的,我们可以昂首挺胸的走路,西西里和所有的是自豪的.他们也问候你,吻你.他们都很好."(全剧完)
|
|
03
- 葡萄酒是葡萄作的
|
--意大利写实电影"天伦之旅"观后感
|
本站编者
HAN 2010.4.8.
|
|
|
在Lajiao朋友的帮助下,早在去年我们就已经得到了这部被扬大林老师称为托尔那托雷"艺术三部曲"之一(见这里)的电影"天伦之旅"的DVDRip格式文件.但由于它是意语配音又没有字幕,因此一直被搁置下来.直到最近,在莫迷网联冯喆理事花去几个月时间的持续努力之下,我们终于拿到了它的中文字幕稿.而笔者有幸利用校核字幕的机会先睹为快,反复仔细地欣赏了这部期盼已久的,托尔那托雷和莫里康内大师第二次联手合作的著名影片. |
托尔那托雷的"回家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早已为中国观众,特别是莫迷们所熟知.而对于这部影片,由于国内一直没有它的音像制品,网上也是难觅踪影,因而一般来说是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实.多年来我们大多只能从一些电影网站上大家互相抄来抄去的一二百字的剧情介绍中对其略知一二.因而很难有更深的体会.当笔者这次对其作过完整的欣赏之后,才能真正领会到这位被称为“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和"国际最知名的青年导演之一"的托尔那托雷作品的无尽魅力 |
|
|
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是我所看过的托尔那托雷作品中印象最深的一部.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年令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由于这部影片为我们这些远离意大利的东方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透过一个典型意大利中产家庭的目光,去审视,感受上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家庭,社会,亲情,婚恋,文化,政治到青少年的成长烦恼,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和夕阳情感,从各式各样的白领阶层,议员,教师,演员,模特的日常生活到社会底层的抢劫犯罪,街头妓女,从意大利五大城市的风景名胜,到极为罕见的少女喷泉(Fontana
Di Trevi)天空鸟群瘁死等等的动物奇观,非常真实地把我们带入了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追求,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困扰与迷惑.
|
|
|
马特奥作为一名在意大利政府任职多年的退休官员,其生活应该是一个标准的中产阶层水平.他对五个子女的培养也是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并对他们寄于厚望.对他而言,这次期盼已久的天伦之旅也是为了要亲眼看一看他想像中的美满景像并从中享受毕生付出之后所应有的天伦之乐.他的五个子女按说都有不错的工作,至少也都属于中产阶层甚至中上水平,他们和影片中出现的流浪者,乞讨者,抢劫者,卖淫者甚至精神病人等等不同,不愁衣食住行.但实际上他们却各有各的烦恼甚至是灾难,两个女儿一个在闹离婚,一个是带着一个不知父亲是谁的单身母亲.三个儿子一个忙着竞选,一个因孤独而自杀.只有那个乐队鼓手似乎还好些,但他那个还在上学的儿子又惹上女友怀孕的麻烦...除去那个自杀的儿子是个特例之外(据报道,意大利每年自杀的人口比例约为万分之四到五.不过据一份联合国的统计资料,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患有忧郁症的人口比例已达十分之一),其他几家人,包括下一代大部分都是在遭受着婚恋和情感的困扰.过着本应幸福而实际上并不安稳的日子.反应了发达国家中产阶层面临的种种烦恼.而在21世纪初页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中产阶层的烦恼更是由情感世界转移到生存危机.“美国之音”日前的一篇文章担忧地说,"很多对美国中产阶级至关重要的‘物质’正在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有可能最终摧毁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发达国家舆论已开始担心正在两级分化的中产阶级将成"动荡之源".这些演变都已成为人们不得不日益面对的残酷的现实 |
|
|
这似乎也应了那句老百姓的话:"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了钱也不一定幸福",在影片开头以及中间,老人多次拿着那张家庭合影,不无自豪地向同座的旅友作介绍说:
这是"意大利的缩影".但在影片最后,当老人在无情的现实面前疲惫不堪地坐上回家的火车时,他已再没有了这种情趣.当他又一次不慎将照片掉在火车座椅下被同座旅友拾起后好奇地问他:"很漂亮的照片,他是企业家吗?时,他只好搪塞地回答说:"如果有艺术企业家,
是的".一个梦想之中的"意大利的缩影"和一个现实的"意大利的缩影",托尔那托雷导演所要表达的影片真正内涵也许就在这里.而在影片结尾老人对儿孙们所说的一句话:"不必刻意培养,以便他们可以教育成一个普通的人"(They
don't educate it so that he is somebody. Teach them to be
an ordinary person)即是这位老人在完成了这趟不尽人意甚至是意外打击之后所作的痛苦反思,更是普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值得深思的辩证哲理. |
|
|
|
|
在这部影片中,托尔那托雷通过主人公之口多次重复地说出一句谚语"葡萄酒是葡萄作的".恰是这样一句连傻子都明白的普通常识,却常常被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近年来,源自社会实际,反应真实生活,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电影越来越少.在进入21世纪前后,出于票房价值的需要,世界电影正在快步向科技化,商业化,庸俗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搞笑斗乐,引发幻想,刺激感官种种方式.以迎合在重重生活压力下持续紧张拼博的人们缓解压力,松弛神经的需要.作为"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和"国际最知名的青年导演之一"的托尔那托雷所发出的呼声,值得所有电影艺术家们认真思考.2009年,英国人努纳利花了大价钱买下了这部电影的版权又翻拍了一部美国式的"天伦之旅".这说明仍然有更多的观众希望能够看到那些真实的人生故事,得到心灵的滋润和补养.我也相信更多的朋友将会从这部电影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
|
|
这部影片更是以极其细腻的笔画雕刻了老年人的情感世界,除去导演托尔那托雷的天才睿智之外,扮演退休公务员马特奥的主要演员马斯楚安尼(1924-1996)的出色演技和莫里康内大师的杰出配乐.也是使这部影片大获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前不久刚刚在1973年的影片"阿隆桑方"中介绍和领略过马斯楚安尼的英俊风采,当时他只有四十多岁.而在出演"天伦之旅"这部片子的时侯,他也已是六十五,六岁的老人了.老年生活的亲历,维妙维肖的化装,在举手投足,话语声调,眼神步履之中,随时随处显露出一位中规中矩稳健老人的可敬风度.如果事先没有介绍,你是很难把这两部电影的主角联想到一起的.尤其在后半部那段旅途艳遇的戏中,男女两位老人(女士由法国著名女星米歇尔·摩根-Michèle
Morgan扮演)的表演都是非常精炼得体.两人最终告别的场景,台词的设计,夕阳人生情感底层的诉求和无奈,退休协会旅友们所表现出的温暖和友情,每一个简短的场景,都是令人叫绝.请看这段对话和几个场景截图: |
(Matteo)
Lady... I ask because I am sad.
|
(马特奥)夫人,我想问因为我感到悲伤 |
(Lady)
I won't because I am also...Think, don't continue
with their journey...Forget it.
|
(女士)
我不问因为我也是这样...有时会想,不再同大家继续旅行了...忘了它吧 |
(Matteo)
No, I can. And to be honest...I do not...I promised
my wife to wait in Sicily...In addition, look,we are
very close to our children...We never parted.- Although
this was wonderful.
|
(马特奥)
不会忘记的...说实话,我真的不会忘记的...我答应过在西西里等我的妻子...还有,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是那么亲近...我们从没有分开过.尽管这是很奇妙的 |
(Lady)
I believe so.
|
(女士)
我也这样想 |
(Matteo)
Ma'am, I...never kissed another woman's hand, may
I have yours...That icy little hand
|
(马特奥)夫人,我...从没吻过其他女人的手,
我可以吻你的吗...有一点凉 |
(Lady)
You are very noble,I won't forget.
|
(女士)
您非常的高贵,我不会忘记 |
(Matteo)
Relax, I'm not betraying you.
|
(马特奥)放心,我不会透露的 |
|
|
|
|
|
|
|
|
|
|
|
|
|
|
|
|
|
|
影片莫里康内大师的配乐更是和电影主题相得益彰.下面请再听一遍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主题曲 |
|
这一段名为"旅行"(Viaggio)的三段体的音乐一开始就以快速跳跃的节拍使人产生了一种兴奋感,就像是列车轮轨脉动向前滚滚而去,小提琴拉出的轻快翘尾的旋律使人体会到一种长途旅行的愉悦和期待.翻译字幕的冯喆理事在给我的邮件中告诉我:"...电影的配乐是非常好听的,我在家里大声的放这个片子,我妈一下子就问我,这是什么音乐,很抓人!而且片中莫翁还上镜了,当时他可真年轻啊!"由此也可见这段乐曲之魅力所在.大师为此而获得"意大利电影大卫金像奖"(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更为难得的是莫里康内大师这次作为一名真正的电影演员(一名乐队指挥)在片中出镜,这在他的从业史中也是极少见到的 |
|
|
"茶花女"是法国小仲马的代表作,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改编为歌剧,它在意大利的名称为La
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讲述一个沦落风尘但心地纯洁的女性玛丽·杜普莱西的爱情悲剧故事.第三幕讲的是主人公维奥莱塔深受感情刺激,忧伤不乐,终于病情加剧告别人世的情节.在"天伦之旅"电影中演奏的第三幕的前奏曲是一个悲伤凄凉的曲调,管弦乐奏出短小的前奏曲,以极富表情的小提琴旋律作中心,强烈地表达出维奥莱塔内心的悲叹.单纯,哀伤,凄凉.第二主题略为舒缓温暖,但最终结束在小提琴奄奄一息的断续演奏中,深深打动人们的心弦.在这部电影中,通过主人公马特奥老人之口提出要求演奏这段曲子,折射出他的不测预感和悲伤心情. |
"天伦之旅"的确是一部好片,通过这部电影,不仅使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真实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使我们对于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特点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它和六七十年代的新现实主义相比,共同之处是忠实于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但它关注的重点则从社会的底层转移到了在西方发达国家占有更大比例的中产阶层;其不同之处是在表现形式上从较多的揭露和批判转向叙事和写真.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互相呼应的.自1990年以后,包括即将发布的"列宁格勒"电影在内,托尔那托雷又向人们提供了十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除去本站已经发布的"新天堂星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隐秘女人心"等电影之外,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寻找和提供其它几部电影,以和大家共享和研究.敬请关注. |
|
|
|
初读杨大林先生文章"意大利影片《天伦之旅》音乐浅析"有感
|
本站站长 韩文光 2010.4.21
|
|
在本站发布电影"天伦之旅"网页之后的第五天,我们欣喜地接到了"莫迷网联"总顾问杨大林先生授权发表的文章"意大利影片《天伦之旅》音乐浅析",为广大莫迷欣赏,研究这部著名的"托","莫"两位巨人第二次携手合作的著名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翔实的论据,权威的分析,令人折服的观点.这不能不说是莫迷们的一个福音,电影音乐爱好者们的一席文化盛宴. |
笔者有幸借编辑网页的机会初读了这篇文章,看到杨先生以渊博的文化,艺术,社会,历史等等各方面的知识,剖析,研究电影音乐的深厚功底,对这部电影及其音乐潜心研究所得出的种种研究结论,真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到这时我才真正(或曰开始)明白,为什么扬先生把这部电影和"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共列为托那托雷的"艺术三部曲"?!
为什么扬先生又把这部电影称之为"歌剧"主题的电影?!啊!原来在这部电影的深层底蕴之中包含了那么多的意大利著名歌剧的元素,从人物的命名,电影的情节,演员对白的台词,音乐旋律的渗透...无不融入了意大利这个歌剧王国的深厚的歌剧元素,从威尔第的"命运之力",普契尼的"托斯卡",贝里尼的"诺尔玛",再到威尔第的"茶花女",从诸多歌剧的情节,歌词,对白,旋律之中,在电影中处处都可以找到他们的源头,身影,痕迹和隐喻.而要说出这些元素之间的关联,正如中国的京剧和中国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之间渊远流长的联系一样,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很难作到这一点的,但杨大林先生为我们开通了一条便捷的入门之路,使我们可以很快地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一个深度去了解这部电影的社会背景,解读它的深刻含意,从而得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搂"的惬意和感受.这不能不感谢扬先生为此所付出的大量精力和艰苦劳动. |
杨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十分广泛,解读非常细腻,其中还不乏许多专业性的知识,既使是三遍,五遍的阅读,对照,思考仍然会得出新的收获.为了尽早地发布这篇文章,笔者只能先草草到此为止.我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篇文章,也许我还能再写更多的心得体会.我还建议对莫翁作品有深爱的朋友们,在工作闲暇之余,生活需要放松,调剂之时,花一点时间认真地读一读这篇文章,相信您一定能从中受益,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快乐. |
韩文光 2010.4.21晨撰稿 |
杨大林先生原文请见本站这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