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康内爱好者
Morricone Fans
新版主页
English
年表
音乐概览
电影概览
VIP 申请
VIP 登录
电影欣赏
作品研究
琴谱
字幕
音乐大师
手机网站
付款
旧版主页
Old-Eng
站长手记
手册征订
个人专栏
最新网页
重要通告
资源库
资源传送
歌词
莫迷网联
俱乐部
站内留言
关于我们
手机论坛
旧版博客
EM简介
EM新闻
琴友专栏
名曲120
网站地图
邮探名人
出生入死
邮币卡转让
音乐顾问
软件介绍
E.M.手册
站长信箱
----------------------
   
---------------------------
主页-->personal-000-->Sherry-000-->Sherry-f004
Sherry的个人专栏-f004
The personal column of Sherry -f004
Sherry 的 E-mail 是: dingsherry@yahoo.com.cn
 
 
Sherry 在论坛发表的文章选
关于莫里康大师的主题帖子-4
(本站注:原帖有许多图片和音乐在线播放功能,由于时间关系暂未加入,有待今后补充,请大家原谅)
013-一次对Ennio Morricone的访谈 (2005.6.12.) 7/105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由Patrick Bouster从根据原始的意大利语交谈的法译版翻译成英语,然后我再翻译成中文,并在其中根据所谈论的电影情节或其他相关内容做了一些补充。几经周转,难免有误,敬请谅解。英文原文在此:http://www.chimai.com/resources/specials/france-musiques.cfm,并有所提音乐片断的欣赏和下载。原文的注解出自Patrick Bouster)

这次访谈来自Radio France的法国-音乐(France-Musiques)频道,分为三部分连续在星期天播出,时间为2002年10月20日、27日和11月3日,中午12点整。关于提到的电影在节目中有影片片断和音乐的插播。
提问者:Marc-David Calvet


第一部分:《教会》和朱塞佩托那托雷的电影
[关于4CD集锦“Io, Ennio Morricone”的问题]

M:这是第一次,一套唱片的发行涵盖了一个作曲家作品的所有层面,他的所有风格,虽然其中一些仅仅是冰山一角,毕竟在4小时30分钟的时间内不可能体现一个作曲家完整的创作生涯。这套唱片内容丰富,很好地代表了我创作的特色,我认为这一点是独一无二的。这四张CD无论从音乐上还是精神上,都很好地概括了一个作曲家的职业生涯。

C:你常说:“我首先是一个音乐作曲家,然后,仅仅是然后,才是一个电影作曲家。” 那么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M: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从创作电影音乐起步,然后才开始创作纯音乐作品的,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我首先开始创作纯音乐,然后一些导演找到了我,我才开始为电影写音乐。因为我常常为电台、电视或剧院等场所做编曲,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小有名气,所以就引起了电影界的注意。

C:关于《教会》这部电影,据说导演Roland Joffé想要的是电子音乐,这.....

M:这个电影所描述的故事是真实的,它发生在18世纪,对音乐来说,那是个器乐复兴的时代。影片里的音乐是由一个吹双簧管的神父带到南美洲的。通过他的双簧管,他不仅带来了器乐,而且还有特兰托委员会(1)准则,这是个发起于16世纪末的组织。它通过制定一些准则来规范礼拜音乐,其中帕莱斯特里纳(2)的作品是这类音乐的主要代表。这就是《教会》电影音乐创作中源自西方音乐的两个部分:宗教音乐和器乐。而《教会》音乐的第三个元素就是当地土著瓜拉尼人的民俗音乐。

C:具体地说,特别是关于瓜拉尼人的土著音乐,你有没有和确切了解这类音乐的民族学家有过接触?

M:我了解音乐史,我知道这个时期在南美洲和西方国家都是什么样的音乐,我因此就可以把这三个要素糅合起来。
这是电影中当Altamirano主教访问当地土著时的一段音乐:Ave Maria Guarani....(瓜拉尼人的圣母颂)【点击这里播放】
【真是太美了!】
...但它和瓜拉尼音乐没有任何联系。事实上它显示了西方宗教音乐在特兰托委员会成立之后,通过耶稣教士,已经被移植到了南美的土地上,并且是以一种有缺陷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当地的印第安人并不会以欧洲人那样的方式演唱。于是我们就试图寻找那些不同血统来源的,唱得不太好的,有嗓音缺陷的或嗓音比较奇特的人来演唱,以期在这样的表现中达到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的融合。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导演的意思是通过一些大使馆的帮助去找一些不同国家的、不懂音乐的人来。而我却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把合唱队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来配置。通常一个合唱队的各个声部(女高音、男高音等等)都是按次序编排在一起,以便每一个歌手都可以听到他那个声部的声音。现在我选择打乱这个次序,把各个声部的歌手分散开来,然后我发信号大家开始唱,于是那就象....我实在难以形容这样的效果!【笑】

C:谈到你和Giuseppe Tornatore的合作,我尤其想提两部电影,因为在这两部电影里,音乐都是以很完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海上钢琴师和新天堂电影院。你认为和这位导演以及Gilda Buttà的合作如何呢?

M:Gilda Buttà是在所有的钢琴曲目刚写完之时就把它们弹奏出来,只除了那些爵士段落。Jelly Roll Morton的那些爵士作品在老唱片上的音质已经有所损坏,在电影里它们是用电脑重新处理过后出现的。

C:在电影的开头,“弗吉尼亚”号轮船到港的那场戏是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我想到了你关于电影音乐最著名的一段陈述:音乐影片故事里面传出,然后渐渐向故事之外蔓延。(3)

M:不,对于这个主题来说,并没有这样的演变过程。这段音乐开始于电影之外,最后又结束于电影之外。在麦克斯卖了他的小号的那个古董店里,音乐还有一个消散的过程。

C:谢谢你,Ennio Morricone。很遗憾我们没有时间谈论托那托雷的另一部电影《天堂电影院》了。但是我们会在节目的第二部分讨论塞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的电影。

注:
(1)一个基督教理事会,以重建基督教堂条律为宗旨,开始于1545-1563年间。
(2)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1594),复调和宗教音乐大师。作品众多:弥撒、赞美诗等等。
(3)影片的这段主题音乐此刻出现,即“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但在这个影片的法国版里,出现了一些小号演奏的片断,音乐上多了一些变化,与原声CD和意大利版DVD里的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音乐在电影里的角色以及《西部往事》 C:以这首A l'aube du 5e jour(1)【点击这里播放】作为极好的引介,我们再次请到了Ennio Morricone,他将告诉我们他通常如何看待音乐在电影中的角色。我们将谈到塞尔乔莱昂内以及他那部礼拜式的《西部往事》里音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你曾经说过对于一部电影,重要的是音乐要在观看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进入和离开。

M:这是个技术问题...我必须告诉你我的想法,我将从我确信的几条原则开始说起。
电影音乐是唯一的一个可以游离于电影之外的元素,无论它是出现在电视上、剧场里还是唱片上...针对一个场景的音乐来源而言。我所说的音乐是指那些可以传递故事含义,从而表现电影以及角色的内在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虽然常常被导演和作曲家滥用,但是它的确很适合电影的需要。当导演以某种方式作出决定时,音乐就要被听到。如果观众没有时间去感觉音乐的出现,那就错了。非现实元素(音乐)出现的同时影片现实的音响就应该渐渐消失。这是了解电影音乐最好的方式,无论是对于需要音乐的导演还是创作音乐的作曲家而言。为什么这是最好的途径,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人类的大脑和耳朵,非专业的耳朵,是不可能同时听两个不同的声音元素的。如果我们象以往那样仅仅把所有的声音,对话、音效、动作噪音和音乐同时混合在一起的话,那观众根本不可能清楚地分辩出音乐的存在。

C: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塞尔乔莱昂内电影《革命往事》的开场戏。在墨西哥一条炎热的公路上,胡安米兰达(Juan Miranda),一个劫匪,遇到了一个骑着老式摩托车的高个男人,肖恩马罗里(Sean Mallaury),一个爱尔兰革命者,炸药专家。一枪打在摩托车上从而开始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但是在此之前,音乐首先就带着一股嘲弄的意味从远处飘来。【点击这里播放】

M:其次是在于听众,我不能没有过渡地突然用上一段音乐,因为观众需要时间来接受并认同音乐出现的理由。这个准备过程是绝对必要的。音乐在“这里”开始,却要稍后才能被观众“听”到。这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音乐的结束,就是渐渐消失而给予时间让其他元素进入。(淡入淡出!)
如果音乐没有一个“缓冲空间”来呈现它自己,那音乐和其他声响的剥离就变得不可能。音乐是电影里唯一一个抽象的元素,正因为它的抽象,所以它必须和现实分离。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就只能得到一个不可听的糟糕的混响。我们通常不会察觉听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机和容量:能量、空间和时间(我称为E.S.T.,即意大利语Energia,Spazio,Tempo)。没有这三个要素,那电影中音乐应用的奇迹就不会存在。 C: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你所说的这条原则—音乐的“浮现”—在《西部往事》,Claudia Cardinale坐火车到站时的那场戏【点击这里下载】,她本以为会有人在那里等着接她,然而没有人。渐渐地她脸上那经过长途旅行到达目的地的欢愉被失望所取代。(伴随这个过程)音乐悄然步入,给这个场景注入一股忧郁的气息,并且(随着镜头从车站渐渐推向整个西部小镇的全景),音乐也迅速蔓延至遥远西部的广阔空间,赋予这部电影一种史诗般的色彩。
但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请你谈谈为什么——音乐的突然而至,给人一种陡然一击的感觉。当那个小男孩目击了(片刻间)对他家人的谋杀而(从屋里)飞奔出来时,突然地,我们就听到了这段吉他【点击这里播放】: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吧。
(译者注:影片中这段音乐出现时,其背景是即将结束的大屠杀,突如其来的令人战栗的电吉他声,以及穿插其间的凄厉的口琴声,犹如“贝九”里那恐怖的号角,意味着死亡的主题,给观众带来一种极其震撼的效果)

M:在这里我们必须配合片中人物动作的突然性,在音乐上获得一种机械效应和足够的响度。这(对于我上面谈到的原则)是一个例外。当Frank(亨利方达)出现时,所有其他的声音突然消失,只听到音乐以一种刺耳的方式响起。这样的效果是有其戏剧上的原因的,因为我们知道刚刚所发生的一切:在这个男孩面前的是杀害他父亲、姐姐和兄弟的凶手。因此在这里音乐的“袭击”的突然性,也是由这个突然的暴力场景所营造的。
然而如果你留意的话,这里(音乐的突袭)其实也是有一个伏笔的,即口琴声—及其他—预示了这种“突袭”。听众(在影片的开头)已经明了这口琴声所代表的可怕含义,它具有死亡和悲剧的含义。于是通过这样乐器,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即使没有看见其本人,仅仅用音乐传达,我们就已经塑造了Frank这个人物的性格。

C:(在这段大屠杀的)10分钟前,即影片开头主题音乐出现(之前)的那一段,当火车离开,亨利方达(的)三个手下和Charles Bronson扮演的那个口琴手对峙之时,我们就已经听到了这具有预警性的口琴声。来听听这段配乐...【点击这里下载】
(译者注:原文里写道亨利方达和他的三个手下与口琴手对峙,这是错误的,影片开头只有Frank的三个手下出现,他本人并未在场。这个错误可能是多次转译所致。)

我还想提醒大家注意那段于我而言是电影剪辑史上最惊人的一笔。在对Mcbain一家的大屠杀之后仅仅剩下那个小男孩时,他也将要被杀,但他的死亡画面却被巧妙地回避了,我们仅仅看到屏幕上Frank左轮手枪的发射,但子弹出膛的声音却转瞬被急驰而至的火车汽笛声所替代。
(译者注:还有一说是担心美国观众不能直接面对一直代表正义人物形象的亨利方达干出这种对小孩子下手的暴行。然莱昂内说,亨利方达又怎样,他也不是一个善类,逼得自己的老婆自杀,还照样能跨过她的尸体外出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你怎样和塞尔乔莱昂内一起合作呢?

M:他跟我谈他的影片甚至具体到一些画面…

C:他是否以一种“非常罗马式”的语气谈论这些呢?

M:当然,他言语简洁,从不让自己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腔调,并且他也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在拍摄一部知识分子的电影,即使这部电影具有深刻的含义。他叙述(他对于影片的构思)于是我回家考虑音乐,然后让他听一些音乐片断。通常他都很欣赏我为他写的那些音乐,即使某些音乐他第一次听并不满意,但听多几遍后他仍然会接受。但塞尔乔最古怪的一点是,他总是乐于听听那些别的导演弃之不用的音乐主题,并且把这些别人看不上眼的东西拿来为自己所用。每当我让他听这样的主题时,他的同事们则对此一无所知!【笑】。他喜欢从其他人的“废品”里挑选一些对自己有用的音乐,这于他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游戏。

注:
(1):Lontano,电影“Gott mit uns”(上帝和我们)中那段著名的主题。


第三部分:塞尔乔莱昂内的电影

C:塞尔乔莱昂内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他为什么要采用《西部往事》的那段“序曲”(1)。一开始他让你为那场戏写音乐,但随后改变了主意。关于这场戏你或许会说:“这无疑是我所创作的最好的电影音乐。”

M:在电影开拍时这段音乐还没有写好,尚在讨论中。对于影片开始的这二十分钟,问题在于如何使用真实自然的声音,并让这些声音变成音乐。因为在这段真实的音效中(水声,磨房的风车以及风的声音等等…),我们稍后将加入代表人类意义的口琴声。在20分钟后,口琴的声音进入,与其他那些自然的声响相反,这已经是一种人类的声音了。
为这个场景设想的这个念头其实是来源于我告诉他我的一次经历。如果你不打断我的话,我可以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C:不,【笑】我保证不会的。

M:因为(如果被打断的话)人们将不会明白我所说的事情。
我和Nuova Consonanza乐队一起去弗罗伦萨的Luigi Cherubini (2) 音乐学院演出,我们将在音乐会的第二部分,即晚上9点出场。然而直到9点45分,演出还没有开始。起先人们都在交谈而没有注意到演出的延误。就在几分钟前,一个带着短笛的男人出现,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然后他踩着一把梯子爬上了剧场的一个包厢;他拿起他的梯子并使它吱吱作响。这个人其实就是Egisto (*),而人们却根本没有意识到!但是到了10点钟,人群里终于有人开始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且明白了剧场里正在进行的事情,然后人们渐渐安静下来。于是在完全肃静的大厅里,那把梯子继续吱吱作响,此时这种声音对于现场的听众来说就(非常突出),显得比它本身更为重要。过了一会,这个男人拿着梯子离开,于是音乐会的第一部分就此结束。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塞尔乔,他因此而推论一些自然的声音,风车、苍蝇(当然它的声音是在录音室模拟出来的)、电报机…等等,都足以构成影片开头那段等候戏(所需要的音效),那可真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场景,即使它足足有20分钟之长。我想他可能早有这种想法,因为如果我把那次经历告诉其他人,他们也许根本不会在意。塞尔乔莱昂内明白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要想把一种声音从它的现场背景中剥离出来,那么在一片寂静中才能更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C:让我们再来谈谈《好坏丑》里墓地那场戏吧【点击这里播放】。这场戏如今已经成为电影学院里教授的样板了。

M:我早就有直觉这段场景将会成为(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片段,因为它是影像和音乐相互作用、结合的一个最完美的例子。 C:关于这场压轴戏,塞尔乔莱昂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演绎了一场“芭蕾”,一种“舞蹈艺术”。

M:是的,因为这场戏只有一个演员,在一个圆形的墓地,随着音乐而移动,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在排完这场戏之后莱昂内自己就认为它像一场芭蕾表演。

C:你在这里使用了一些乐器比如英国管。
(译者注:我原先写《好坏丑》音乐时以为是双簧管,非专业人士,抱歉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M:这段音乐主题,长度大约3’20或3’30,其实是我所写过的最简单的旋律之一。此曲采用了两个五度音程,这也是我最喜爱的方式,经常使用,因为它是一种最完美的音程,几乎是毫无偏颇,它可以使我在创作中使用某些悬留法(把一和弦内的一个或几个音符延长至下一和弦以制造暂时的不和谐音)。
(在乐曲前段一串)钢琴(琶音)之后,英国管便是以这种二五度音程进入:la mi do mi, la mi si sol【哼唱着这些音符】mi si sol, do re mi, sol do re mi….(3)。于是只用了钢琴上的八个键,我就得到了这个主题并把它发展成为三分二十秒的曲子。
(随着钢琴淡出,)这个主题渐渐发展,声音逐步积聚(英国管被女高音和弦乐取代)。然后钢琴又突然加入,不断干扰这条主旋律线【哼唱钢琴部分】,同时还有铜管乐器,小号穿插到这个五度音程中来。
当角色(Tuco)在半途突然停下时,带着一种拼死一博的激动,此刻我让节奏和旋律都突然中止,然后只允许自己用了一个过渡乐节。我有这种意象,在神圣庄严的墓地里寻找金钱的人都活该受到一种神秘的圣灵的嘲笑。他在琢磨该往何处寻找,他并不知道(要找的那个墓具体在哪里),随着这个过渡乐节的结束,他又开始继续奔跑。
这是影片里非常重要的一场戏,于我而言,它也是一次重要的音乐创作。对于这3分20秒,莱昂内要求我的音乐做到与人物动作的“间歇”完全同步来暗示所发生的一切。而我所考虑的并不是音乐的中止而是在不中断音乐的前提下使之和人物的动作同步。这段音乐里唯一的一次中断就是我刚刚谈到的,当Tuco停止奔跑时,我的音乐也同时中止,而音乐再次停止,便是在最后了。(Tuco终于找到了刻着那个名字的墓,脚步突然停下,而音乐也随之夹然而止。)

注:
(1):开场白
(2):1760-1842,指挥兼作曲家
(*):Egisto Macchi,电影和现代作曲家(1928-1992)
(3):此处也许有转载错误。

014-从<赏金杀手>到<海上钢琴师>-我追寻莫里康内影音之路 (2004.4.2.) 4/179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2001年深秋的一晚,我照常打开收音机,收听北京音乐广播的《世界优秀电影音乐赏析》。此时广播里传来了一阵熟悉的旋律,是我曾经在电视里观看过的一部让保罗贝尔蒙多主演的法国影片里的配乐。影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音乐,一屡间断悠扬的弦乐,伴随着不紧不慢的节奏,渐渐地引出一段无比优美抒怀的旋律,一下子就深深触动了我。为了再听一遍这段音乐,当看到有这部电影的盗版VCD卖时,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曾经猜想是否某个著名轻音乐团的作品,但后来买到一张电影音乐的CD里有这段旋律,曲名非常古怪,chi mai,都不知道如何发音,曲作者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当时也就没有深入了解下去。那张CD里用吉他、手风琴和萨克斯演绎的版本我不是特别喜爱,此时在广播里又一次听到了熟悉的演绎版本,不由得开始留心曲作者的名字。当节目播放到后半段,听到《美国往事》里那段最扣人心弦的排萧曲时,我已经激动得坐不住了。多年前刚上大学时,曾经在学校录象厅看过一遍《美国往事》,当时没怎么看懂,但是其中的音乐却记忆犹新,尤其是年轻的詹妮弗康纳利伴着悠扬的舞曲在面粉弥漫的谷仓里跳舞的场景,以及面条抱着临死的小兄弟,当时奏出的那段音乐就是这无比凄厉感伤的排萧曲。节目结束后,我久久地沉浸在那充满思绪感怀的音乐中,同时,莫里康内这个名字,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不久,我从这档节目里,又得知一直非常喜爱的《天堂电影院》里的音乐,也是出自这位大师的手笔。我的惊愕无法言表:怎么可能同一个人写出这么多动人心魄的音乐呢?我96年在中央八套第一次看《天堂电影院》,是删节版,虽然觉得很有意思,但还算不上是顶级精品。不过一老一小的绝妙表演,尤其是片中的优美旋律,让我在电视里第二次放的时候又看了一遍。也是为了同样的理由,后来又买了DVD,于是看到了导演构思的完整版,看全了被删减的那段精华。一部真正的大师极品,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从此定位于我的心目中。而莫里康内的音乐在其中的份量,实在是无法估算的。
  从此以后,我每看一部新电影,或者重温一遍老片子,都会特别留意曲作者的名字。于是渐渐发现了更多属于莫里康内的作品:海上钢琴师,玛莱娜,赏金杀手,出生入死,蛇……。《出生入死》是意大利系列电视电影,以往我断断续续在中央台观看过,非常喜欢(但是却到处找不到影碟出售),在我知晓莫里康内大名之后的一个暑假,电视里又播放了一集,当听到那富有特色的片头曲时,我直觉的就认为是莫里康内的手笔,仔细看看演职表,果真出现了Ennio Morricone的名字。而《赏金杀手》(FOR A FEW DOLLARS MORE)现在想来,应该是我最早接触莫里康内音乐的机缘,那时尚在高中,和同学去电影院看完电影,除了兴奋地谈论Eastwood的枪手形象,就是那用时髦的话来形容是“酷弊”了的音乐。那著名的口哨主题后来在“美国之音”的“华福特快”节目里多次听到,所以熟悉到可以经常在口中哼哼,以至于这么多年以来仍然耳熟能详。
  至此,我已经彻底迷恋上莫里康内的音乐,对他的景仰也已经超越了我喜爱的几乎所有其他音乐家。我也早就不满足于只能在电影里听到他的音乐,于是开始四处搜寻他的电影原声音乐。但是国内的电影原声市场是如此的不成气候,我几乎找不到他的任何唱片,而在网络上向国外订购CD目前对于中国大陆来说还不太现实,并且可以免费下载他音乐MP3的地方也非常之少。失望之余,找到一个莫里康内的乐迷BBS,发了一帖,感慨了一番自己寻而不获的惆怅之情。不曾想没过几天,就收到其他乐迷发来的问候,并且还热情地表示愿意送给我一些他们自己收藏品的复制光盘,以分享莫里康内的美妙乐韵。出于对莫里康内音乐的热切渴望,以及被同为爱乐人那种真挚的分享之情所感动,我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好意。于是我陆续收到许多来自大洋彼岸的充满了乐迷真情的包裹。每打开一个新的包裹,听到一段新的音乐,都会有一份惊喜,感受到莫大的享受。2002年到2003年交汇之际,我自以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个新年也是我最快乐的一个新年。我就象一个久旱逢霖的人,从几乎一无所有到一下子拥有莫里康内50多部音乐作品,每天都饥渴地沉浸在那无尽的曼妙美乐中。
  2003年寒假我去香港过春节,必然的,逛了那里的CD店。在那里,终于看到真正专业化的音像商店,有电影音乐专柜,而每到一个电影音乐专柜,就必然可以找到莫里康内的CD,这也从某方面证实了他在电影音乐界的大师地位。面对这么多的选择,只可惜囊中羞涩,千挑万选,拿下了莫里康内最著名的四部西部片配乐:美元三部曲和西部往事,以及另外两张精选专辑。于是我终于自己买到了莫里康内的作品,作为一个收藏者真正的开始。可惜目前在国内还无法继续这种收藏,恐怕只能等下次出国才有机会了。
  由于对莫里康内音乐的喜爱,当然还有引导我认识莫里康内的杨大林、杨冬老师的《世界优秀电影音乐赏析》(银海乐波)节目,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电影音乐迷了。真希望国内能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乐迷,认识到它的价值。国内现在大多数人,即使是爱乐人士,仍然只把电影音乐看成是电影的从属品,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类型来欣赏,这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因为电影音乐其实是涵盖了各种音乐类型,包容性最广的领域。以莫里康内为代表的电影音乐,大大拓宽了我的音乐欣赏范围,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015-《银海乐波》——Ennio Morricone音乐作品欣赏(2005.5.15.) 2/61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今天下午收听北京音乐广播《银海乐波》节目,发现正在播出“Ennio Morricone音乐作品欣赏-第二辑”,这期节目下星期六下午三点半会重播。
可惜上星期和昨天都错过了“Ennio Morricone音乐作品欣赏”的第二辑。

016-【预告】周日晚播放Morricone配乐的《哈姆雷特》 (2005.4.15.) 0/40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播放预告:http://www.cctv.com.cn/program/jyyy/66/index.shtml

1990年版的这部和《哈姆雷特》也许有人看过,因为主演是大明星梅尔·吉布森。不过我是因为听到了Ennio Morricone的配乐才知道这部电影的。

《哈姆雷特》被搬上银幕也有很多次了,国内观众最熟悉的就是孙道临配音的那个48年版《王子复仇记》,那个版本基本就是把舞台戏剧照搬到了银幕上。而90年的这个版本,看到IMDB上有人评价它是写实风格,并把剧本重新编排,使情节更吸引人,从而变成一部娱乐性较强的电影(呵呵,典型的好莱坞做法)。

不过无论电影本身如何,Morricone为这部电影创作的大提琴主题还是非常动人的。

017-<银海乐波>本周日播出《Malena》电影音乐欣赏 (2005.2.21.) 0/52 浏览本站保存的原帖 >>>>

本周日下午3:30-4:30北京音乐广播杨冬、杨大林老师的《银海乐波》节目将播出电影《Malena》电影音乐欣赏,欢迎大家到时收听。外地的网友可以到下面网址在线收听:
http://www.bjradio.com.cn/
点击页面最上方“音乐图标”即可。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站的的重要栏目和网页
2009年编制的老年表
电影赏析
音乐赏析
莫里康内爱好者联谊会(莫迷网联)专栏
杨大林先生,杨东女士专拦
著名歌唱家演唱的莫里康内乐曲
著名艺术家演奏的莫里康内乐曲
邮探世界名人
意大利电影研究专拦
关于"Chi Mai"
莫里康内欧美亚六场音乐会对比研究
网友提供的莫里康内作品
边说边听边看--专题
网友个人专栏
WAP手机网站
莫里康内MIDI铃声
软件介绍
求谱网友交流
全球莫里康内相关网站
海外优秀搜索引擎
BBC-HVF 访谈莫里康
莫里康内上海音乐会
莫里康内北京音乐会
我喜爱莫里康内
莫里康内新闻(中国)
全国及境外TV节目预报
奥斯卡和莫里康内
遭遇黑客
西巴女王
十三年后再访伊莫拉
"海上钢琴师"琴友天地
"阿隆桑方"研究
"工人阶级上天堂"研究
"死刑台的旋律"研究
我最喜爱的西洋杰出音乐回顾
"索多玛的120天"评述
电影"我的青春/梅泰罗"探析
"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
孩子们的作品
不得不看(新闻拾零)
电影"豺狼的日子"专页
八十年代歌曲回顾
电影"德黑兰-43"音乐专页
苏俄爱国歌曲
网站地图
Add to Google
关于我们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2014): 苏ICP备11039856号 本站自2003.8.8.开始运行 © 2003 hwg 版权所有
除非有版权所有人的允许,本站所有曲目均仅供访问者个人欣赏使用,严禁用于复制生产,出租销售等任何其它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