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不错。气温零下1——零下3摄氏度;微风。不过在这个季节里,莫斯科的昼短夜长特别明显。当地时间8点天亮,15点天就黑了。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40来岁,精干的女士。据她介绍莫斯科面积900平方公里;900万人口。该市是以克里姆林宫为中心环行向外扩建的,这个市17——18世纪的建筑比较多。在我们到达的冬季里莫斯科每天的流动人口也有200万人左右。
莫斯科的居民,平均每户居住30平方米;每10户中就有3户家有轿车。她带我们首先来到了红场主要是瞻仰列宁的遗容和参观克里姆林宫。
红场在俄语里的意思是:漂亮、美丽或红色的意思。我的想象中红场一定很大、很宽敞。经昨天在这短暂的停留已经有了印象。红场的规模与北京天安门相比小多了。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红场大约90米宽,面积约有9万平方米,它的左面是屋顶镀金的漂亮的教堂群,整个广场很干净。这个广场在15世纪90年代被大火烧光了一次,变成了空旷之地,因此被称为“火烧广场”。后来这里又发展起来了商业又被称为商业广场,各种刑罚也在这里施行。到了17世纪中叶开始称做:“红场”。“红场”也是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地方,发生过驱赶侵略者、多次发生民众反封建起义、最著名的就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斗争。革命胜利后成了苏联人民庆祝重大节日和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后,由于前来瞻仰列宁遗容的人源源不断,致使安葬日期一拖再拖,但列宁的安葬问题也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于是当局决定列宁正式举行下葬仪式,但遗体继续存放在当时在红场设的木制陵墓屋里,供吊唁的群众瞻仰。后来由于防腐问题的解决,苏联当局在1929年决定永久保存列宁的遗体。因此在1930年改用花岗石和大理石建造了这座陵墓。其后又在1974年和1976年改建红场的时候同时又修整了列宁墓。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通过我拍照的“走下列宁墓哨位的士兵”照片,可以看出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的宫墙相毗邻,墓后的宫墙下有国家逝去的领导人的半身雕像,例如:斯大林、捷尔仁斯基、勃列日涅夫等。宫墙上镶有许多知名人士的灵牌例如:加加林等。有的亡灵牌位下放着鲜花。
列宁墓就在宫墙的中央。墓的外观是由三个阶梯状的立方体组成。是座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的陵墓,墓的顶端是检阅游行队伍的检阅台。列宁墓的石材颜色搭配非常协调和庄重,深红色的大理石代表革命旗帜,黑色的拉长石代表人民永远怀念之情。墓前刻着“列宁”名字的石碑。陵墓的体积5800立方米,内部容积2400立方米。
在广场上我们随着瞻仰的人流缓慢地向前移动。人流的外面就有穿老百姓衣服维护秩序的人,其实队伍一点也不乱,他们时时注意队伍里的动态,我们在站队前就把自己的照相机、背包等物品交给了接待我们的女士手里,她在外面等我们。就是这样在快到陵墓门口前,一位维护秩序的人指了一下我的怀里问我装的什么?我拿出来给他看看主要是卢布。他微笑着点点头他放心了,我再揣起来就是了。
陵墓的门口是两位手持步枪且刺刀已经打开的士兵分列两旁,立正站着,如同铜雕泥塑表情凝重的战士。看到他们的表情使前来瞻仰列宁遗容的人更增加了对列宁的敬仰和怀念。
进入陵墓瞻仰的人流约有上百人,几乎没有一点声音就连咳嗽声都没有。人流沿着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每道门口都有两名持枪,立正站着的士兵。下到最底层才是陵墓的瞻仰大厅,这里的墙壁上有用花岗石雕刻的苏联国旗和国徽。安放列宁遗体的水晶棺就放置在大厅的中央。水晶棺的四个角各有一位持枪的哨兵守灵。水晶棺的透光质量特别好,列宁的遗体好像暴露在空间。他仰卧在铺有苏共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里,身着西装,他像睡在甜甜的梦里,随时可以醒过来。
我们怀着对列宁的敬仰、怀念和有幸看到列宁遗容的复杂心情走出了列宁墓。
然后我们进入到克里姆林宫的院子里,远远地看到了戈尔巴乔夫办公房子的外观和会议室。宫里面的建筑虽有建筑结构的特色,但由于对其历史典籍知道的甚少也没有什么兴趣。我感觉就是个很大的宾馆花园的院子。
下午天已经黑了我们去了有名的阿尔巴特大街。这是一条个体商业大街,里面卖什么东西的都有,为了安全我们只在这条街走了一小段就离开了。然后去了加里宁大街这里商店很多,我们就是参观了一下就回宾馆休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