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波斯尼亚内战达到白热化。7月11日,拉特科·姆拉迪奇将军,波斯尼亚塞族军队总司令下令攻占位于斯雷布雷尼察的穆斯林区。自1993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819号决议"之后,该区域一直处于联合国的保护之下。塞尔维亚军队与姆拉迪奇将军猛烈地攻击了斯雷布雷尼察市,为此,我们以"这一天的结束"记住了黑手党的本质。
在"维和部队"注目之下,塞族士兵强行将穆斯林妇女和男人分开,这支曲子以弦乐和管乐器揭示了一个悲伤的动机("攻击与驱逐")。在妇女们被逐出塞尔维亚战争前线的同时,大约8000名男人消失了。姆拉迪奇的军队困住联合国士兵,摘掉了他们的贝雷帽。
几天后,一名法国警察雅克·盖维(伯努瓦·马吉梅尔饰演)受"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派遣,负责调查那些男人去了哪儿。他从巴黎飞往图兹拉(波斯尼亚北部),穆斯林的聚集区。此时,一支弦乐响起("希望之歌")。随后他见到了他的女翻译,亚斯纳·帕利克,她在穆斯林妇女安置区工作("雷区,万人坑")。盖维向这些穆斯林妇女提问并获取她们的证词,以便确定失踪人员和犯罪者。
正如莫里康内曾经创作过的,在军队暴力行为与不同民族形成的文明和身份认同方面,这部配乐可以与《阿尔及尔之战》相媲美(不过后者没有种族灭绝)。虽然这部电影有着不尽相同的力量和美感,不过它是贾科莫·巴蒂亚托导演的一部粗糙的影片。就《阿尔及尔之战》的翔实性、纪实性元素以及风格化、写实化演技和画面而言,吉洛·彭特克沃完美地成就了一部真实的电影。然而-并非巴蒂亚托真的不能达到这一水平!好在马吉梅尔的演技非常出色。
无疑,这部配乐的主旨是黑暗的,其原声音乐和影片一样,没有惊人的效应:严肃,压抑;那么莫里康内是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掌控音乐,尊重人性的痛苦和尊严呢?...
此外,这部配乐是非常紧密和连贯的,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氛围。不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的构思:
结尾主题
"希望之歌"以合成乐器和曼陀林开启,它的第一段并没有在结尾主题中出现。我们只听到了第二段,它是一个弦乐的准主题,非常有特色,听起来像来自东方的音乐1。的确凄美动人,非常完美。
"被捕的元凶" 从同一主题来看显得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报道的地方。即便它在音轨的某些部分出现(桥接音轨6"不可饶恕",等等),这一主题也不容易被察觉。
动作主题
"联合国维和部队"是一支长节奏的音轨,它似乎采用了与"卡罗与侵略者"相同的构思2。事实上还有强有力的韵律固定音型和切分音节奏,就像他通常做过的,它是一个不错的进步,打个比方,虽然它更加压抑,不过没有《男人或者不是》和《报复》那么有力3。
接下来的两支曲子("拉特科·姆拉迪奇","雷区,万人坑")与塞族军队的黑手党暴力本质非常类似,值得欣赏,不过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真是糟糕的音轨排序!)。
"这一天的结束"要短得多,具有"希望之歌"第二段的另外一些风格,缓慢,有些悬念,从整体来看非常有意思,不算太长。"种族战争"有4分钟的时长。稍微长了些,不过它是一个标志。
感人的主题
这张CD最大的惊喜是拥有情感的主题,在影片中听到的比专辑中听到的要少得多。
"只有女人",先是长笛出场,接着双簧管无限制地在冷酷的环境中带来了一些温暖。
"不可饶恕"和"所有的女性"以一种"种族"的方式加以处理,其中出现了女声哼唱,它是一个前所未闻的特殊的声音(听起来不像某位著名的歌手,事实上这位歌手是位新人)。两支曲子都由一些桥接或者"希望之歌"第二段以及其他特征固定:第一支曲子用于结尾主题,第二支曲子的弦乐和女低音主题使人想起《卡罗,一个成为教皇的人》。它们的确是很棒的曲子,不过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克拉拉"如同一个类似爱的主题,与出自《卡罗,一个成为教皇的人》的"克拉科夫"有相同之处:甜美的弦乐,有一个美丽的女低音独唱添加其中。小号在中间部分参与桥接,创建了一个宜人的音轨。
不是那么和平的、更加感人的是"调停"这支曲子:由弦乐担当的高亢的、独立的音符让第一段和第三段显得非常庄严。正如我们了然于心的一些奇迹(音乐)时刻,即使它看似过于简单,不过令人印象深刻。双簧管和小号再度让这个杰出的音轨闪耀出别样的精彩。美妙和惊喜远未结束,我们只需深陷其中!
"在梦中"又是另外一个主题,它没有在影片中出现,就像一个摆设,最终没有被采用。它以曼陀林和弦乐担当,敏感、动人,本来它轻松活泼的风格可以在配乐中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巴蒂亚托所说的有"太多的主?quot;这一意思!
"渴望正义"以曼陀林独奏和弦乐担当,不过听起来有点像匈牙利扬琴(在《非关命运》中出现过)。
次要的或令人共鸣的曲子
"机枪"与《和平的第五天》有些相似4,听起来像暂停的枪声,近乎平静柔和!它是一个特别值得欣赏的和有趣的音轨,令人惊讶。
"拉特科·姆拉迪奇"没有被采用。"东方的云彩"在影片中出现过很多次,比较偶然。
"雷区,万人坑"和"攻击与驱逐"的编曲名副其实,是这一类别中的精彩曲目:复杂的弦乐和一些突发的打击乐器创建了特殊的氛围,非常出色。我们可以享受第一支曲子,其以稀疏的弦乐演变为高潮!从整体上看这两只曲子是沉痛的和充满意义的:具体地说,有点像笔者所了解?quot;希望之歌"、"所有的女性"、"调停"。
未分类的音轨
"幽灵行军"和"第三哀歌"与整体配乐相比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无法找到他们的位置:一些特别的节奏和长度使得它们远离了常规演奏。不错的音轨,"超常的音调"和过长的时长非常有说服力。
从整体上看,基于某些意图,这些一丝不苟的编曲与如此多的主题似乎是寒冷的,或者至少是严峻的,避开了轻松、温暖以及苍白无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至少有两个种类的莫里康内风格的剧情/历史电影,我们可以简化一下:一类是充满感情、愤怒和泪水的普通电视电影(具体有Alberto
Negrin导演的电视电影,《燃烧的家园》,《武藏》,《好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凯法利尼亚》等等),一类是更加严肃的、寒冷的及复杂的后期电视剧(《卡罗前后传》,《最后的黑手党》,大部分的《乡下人》等等)。《819号决议》显然属于第二类。
演职员表提及了一些音乐家:马可·塞里诺(小提琴),福斯托·安哲默(中提琴),弗拉基米尔·布兹("mandoline",实际上是"mandola",即:曼陀林),吉尔达·布妲(钢琴),米拉姆·梅格纳吉(女声),合唱由罗马抒情交响乐团新合唱团担当。
未在电影中使用的音轨包括:"幽灵行军"、"只有女人"、"第三哀歌"、"攻击与驱逐"、"联合国维和部队"、"拉特科·姆拉迪奇"、"在梦中"
,许多引用和桥接主要来自音轨6、7、8、9、13、14、15以及其他音轨。
这些曲目是一个有力的参与,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一个普通公民,在此我们都会从大师那儿对近代历史及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黑手党和令人关注的国际事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