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study-000-->study-020-000-->study-020-015-2
意大利电影导演38人资料介绍 2-2
(本页内容源自 中国电影百科网站 关于意大利电影导演的网页)
(接上一页)
 

A

B

C

F

F续

G

L

M

O

P

R

R续

S

T

V

Z

 
意大利最有天才的四位导演
意大利最有天才的四位导演023-Pier Paolo Pasolini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1922-1975)
意大利最有天才的四位导演012-Federico Fellini 费德里柯·费里尼 (1920-1993)
意大利最有天才的四位导演002-Michelangelo Antonioni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1912-2007)
意大利最有天才的四位导演026-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05-1977)
023-Pier Paolo Pasolini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1922-1975)
012-Federico Fellini 费德里柯·费里尼 (1920-1993)
002-Michelangelo Antonioni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1912-2007)
026-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05-1977)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026-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05-1977)
036-Luchino Visconti 鲁奇诺·维斯康蒂 (1906-1976)
030-Vittorio De Sica 维托里奥·德·西卡 (1902-1974)
032-Giuseppe De Santis 朱塞佩·德·桑蒂斯 (1917-1997)
欢迎订阅本站RSS邮件快讯 >>>>>>
本站中文的RSS文件地址是 ../xml/rss.xml
 
 
021-Elio Petri 埃里奥·佩特里
姓名 埃里奥·佩特里
   Elio Petri
出生日 1929年1月29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1982年11月10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Elio Petri 埃里奥·佩特里
022-Francesco Pasinetti 弗朗西斯科·帕西内蒂
姓名 弗朗西斯科·帕西内蒂
   Francesco Pasinetti
出生日 1911年6月1日
出生地 意大利威尼斯
逝世日 1949年4月2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影评人
   导演
   编剧
弗朗西斯科·帕西内蒂, 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学者,电影史学家,评论家。喜剧作者。
暂缺
 
生平简介
Pasinetti从19岁开始为威尼斯的报章撰写电影评论。1933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意大利电影论文,并在帕多瓦大学获得艺术史学位。第二年,由于预算所限, 他执导了纪录片"Il Canale degli Angeli" (“天使运河”)。影片中,Pasinetti选择在威尼斯附近的环礁湖取景,获取了一种视觉上的阴郁气氛。1936年,他成为了罗马电影实验中心的一名导演教师和编剧。他的纪录片"Film di tutti i tempi" (1939年,“所有时间的影像”)稍后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公映。同年他出版了精确且考据周详的著作,《Storia del cinema dalle origini a oggi》 (电影史:从起源至今)。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Pasinetti参与了大量电影剧本的创作,并完成了四部成功的喜剧作品: Lontananza (1937年 “远方”), La sorella (1939年“姐妹”合作出品), La richezza (1941年,“财富”), 和Tutti hanno ragione (1942年,“一切都有道理”)。他还执导了戏剧和抒情诗歌作品,包括Gian Francesco Malipiero, Wolfgang Amadeus Mozart,和Gaetano Donizetti的歌剧作品。从1941年开始,他开始从事一系列纪录片的导演,摄影和剪辑工作。这些作品中最负盛名的是"Sulle orme di Giacomo Leopardi" (“追踪Giacomo Leopardi”),影片以八个短片对威尼斯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另外Pasinetti还执导了很多医学纪录片。


1945年,Pasinetti参与编写理论论文集"La regia cinematografica"(“电影导演”),在论文中,他对爱森斯坦的理论表示了赞同。三年后,他编辑并出版了德文原文电影词典的意大利文扩充和改良版。事实上,这已经是一本小型的电影学百科全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Pasinetti开始担任罗马电影实验中心的负责人,直到英年早逝。

 
 
 
023-Pier Paolo Pasolini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姓名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
出生日 1922年3月5日
出生地 意大利波伦亚
逝世日 1975年11月2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Pier Paolo Pasolini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年3月5日生于意大利波伦亚,1975年11月2日被一个青年杀害于罗马附近的小城,意大利著名导演、编剧、同时也是剧作家、诗人、小说家和批评家。因他在作品中公开侮辱和亵渎罗马教廷而备受争议,他的《马太福音》(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曾获1964年3项奥斯卡奖提名,《坎伯雷特故事集》(I racconti di Canterbury)于1972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与罗西里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并称为是意大利最有天才的四位导演。
生平
。[编辑] 童年时代
1922年,皮尔·保罗·帕索里尼生于意大利波伦亚的贫民窟,他的父亲是一名法西斯军官,母亲是一位反对墨索里尼的敏感的农村妇女。他在故乡上完中学和大学,战时被征入伍,战后他捣家人避难费留里这个贫困落后的北部地区,在中学任职,并以该地方言发表诗作,如《格伦姆西的遗骸》和《我们这时代的宗教》等。当时,以方言写诗,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称得上是一项创举。

[编辑] 二战时期
待撰。

[编辑] 战后时期
1947年他加入意大利共产党,同时开始阅读意大利共产党精神领袖葛兰西的著作,1949年他被控“道德败坏”,被革除教职,遂与母亲赴罗马定居。50年代初,他任教于罗马郊区贫民窟学校。于是他目睹了一无所有的流氓无产者的被社会所遗忘了的生活角落:这里有骗子、窃贼、强盗、妓女、妓男,有被污辱与被损害的,有肮脏、下流、背叛……他记录表现这些社会历史边缘人物的文学和电影作品屡道非议,但他声称:“真正的残酷来自事物本身,是生活的本质使人恐怖。”在此其间,他先后写了《生活的年轻人》、《激动的生活》等反映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在当时是为人瞩目的新进小说作家。而且由于他的小说比较注重视觉,特别受电影人的喜爱,很多导演纷纷邀请他撰写剧本。他曾先后为马里奥苏迪特、费里尼、波罗格尼尼等人撰写剧本。其中费里尼的两部名作《卡比利亚之夜》和《甜蜜的生活》就是与费里尼合写的。当时还年轻的贝尔托鲁奇对帕索里尼极为尊敬,并请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为他写了处女作《死神》的剧本。

[编辑] 早期电影与文学活动

1960年,帕索里尼在处女作《乞丐》的拍摄中。
1961年12月22日,意大利杂志《Il Borghese》上刊登的帕索里尼照片。
1963年3月6日-7日,帕索里尼因《软奶酪》在罗马接受诉讼。
帕索里尼与尼奈托·达沃蒂在威尼斯电影节50年代末他出版了使他位居最伟大的当代文学家行列的两部作品:诗集《葛兰西之烬》和小说《暴力人生》,后者因描写妓女与皮条客的生活而被指为“猥亵堕落”。此时他已开始与索尔达蒂、费里尼等电影大师合作编剧。但是当他试图与费里尼拍片时,遭到了拒绝,这使帕索里尼非常失望。

[编辑] 处女作
他第一部独立导演的影片是1961年的《乞丐》(Accattone! , 1961),改编自他本人的作品,曾被誉为60年代初最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影片之一。该片讲述的是罗马一个皮条客的生活,帕索里尼站在同情的立场上描绘罗马底层贫民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愤世迷惘,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在表现风格上,采用“反新现实主义”并穿插以梦幻等手法,反映了帕索里尼的“诗意世界”。

[编辑] 1960年代的创作
第二部为《罗马妈妈》(Mamma Roma , 1962)。影片以一个贫困暗娼为主角,描写她们悲惨无望的生活。影片再度成功,获得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俱乐部联盟奖,使他成功进入导演公会。在他的影片中,充斥着强烈的宿命感和悲剧性。他的讽刺影片《软奶酪》(Ro.Go.Pa.G., 1962)只放映一次即被永远禁映。他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因内容不良被起诉33次,而帕索里尼却说:“以保护他人道德为名禁止色情,是为禁止其它更具危险性的事物找借口。”他的最后作品《索多玛120天》(Salo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1975)揭露现代消费社会残忍的虐待狂般的暴珍天物的力量,把“施虐狂/受虐狂”的称号送给所有的观众,引起轩然大波。影片成了这位诗人的凄厉绝望的呐喊。

作为一位身体力行的革命家,帕索里尼的目光总是凝聚在生活在资产阶级世界之外的苦难者身上。他出身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但是他深入骨髓地自我憎恨:“我同莫拉维亚和贝尔托鲁齐一样,是个小资产阶级分子,也就是说,是个狗屎蛋。”他热爱一无所有的流氓无产阶级,他经常在影片中搬演、重现圣经中耶鲜受难的场面,而被他视为现世基督的人物往往是窃贼、抢劫犯之流。他以其特有的风格来“污染”神圣。但是他认为:真正被污染的是罗马郊区的贫民百姓和广大的被剥削阶级,正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庸俗油滑的资产阶级用虚伪透顶的教义来“污染”纯真率直的无产阶级群众。《罗马妈妈》(Mamma Roma , 1962)和《软奶酪》(Ro.Go.Pa.G., 1962)的主人公都是罗马最底层的贫苦居民、资产阶级社会中受歧视者。帕索里尼试图把共产主义理想和天主教教义两者融为一体,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总是一些不可幸免的现实殉难者、自己忍受苦难来赎资本主义罪恶的牺牲者。

帕索里尼永远是矛盾和争议之源。他在1964年改编拍摄了《马太福音》(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 , 1964),将圣经故事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搬上银幕,并以近乎纪录片的方式运用镜头和调度,在他看来,马太是基督众使徒中最入世、最具革命倾向的一位。但几乎遭到了当时所有“进步的”左翼分子的强烈抗议。

1964年的《幽会百科》(Comizi d'amore , 1965)是帕索里尼在当时“真实电影”刚刚开始起步阶段“实况采访”理念支持下的一部探讨意大利人爱情与性观念的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纪录片。影片向意大利各地、各种阶层,各种行业、各种年龄的男女们询问关于爱情和婚姻生活、性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甚至采访孩子们“孩子是怎样生出来的”。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展示出导演的宽宏视野和以此展现意大利性风俗的野心。在编辑这些现场采访的同时,帕索里尼还编进著名作家莫拉维亚、穆萨蒂和自己三人之间,就电影形式和内容的历史沿革以及未来进行的讨论。这些具有启蒙意义的问题和采访,揭示出意大利平民还处在蒙昧阶段(有些落后地区甚至是愚昧)的性观念。

在现代语言学与神话人类学之间微妙的关系影响之下,帕索里尼的创作开始偏离“新现实主义”的传统,转而关注神话和意识形态,同时继续构筑他的史诗宗教的认识体系。他改编拍摄了《俄狄浦斯王》(Edipo re , 1967)和《美狄亚》(Medea , 1969)。在前一片中,他改动了那些人所共知的情节,重新塑造了主人公借以表达他个人的观点:俄狄浦斯不是一个遭到命运诅咒的悲剧人物,而是一个拒绝理性地自我反思而走向毁灭的暴徒。他最终瞎眼、流浪,罪有应得(这正是盲目愚蠢的现代人的写照)。1969年,帕索里尼完成了《美狄亚》(Medea , 1969)。从希腊悲剧到现代戏剧,这个故事被翻写过无数回。帕索里尼的版本抛开三一律古典包袱,以一位来自远古的情欲象征——半人半马怪为叙事者,把来龙去脉从头说起。他到土耳其和叙利亚取镜,将场景拉回故事发生的高加索蛮荒世界,开场恍如人类学影片:一场惊心动魄、交糅恐怖与狂喜的原始仪式,美狄亚正是祭司,杀人献祭的过程呼应了后来的血腥报复手腕。两性战争被转化为美狄亚的史前泛灵世界与杰森的现代务实世界的对比,这对比也不无当代第三世界文化被西方物质文明侵蚀的影射。美狄亚嫁给杰森后,在理性世界中仿佛沦落得法力尽失。最后,在希腊悲剧中扬长而去的美狄亚,电影却让她消失在熊熊烈焰中——太阳神的华辇也被现实化了,直接关涉到美狄亚的炽烈性情。就像《定理》中的性瓦解了中产价值,《美狄亚》(Medea , 1969)中的巫术神话力量也反扑了现代文明。《俄狄浦斯王》(Edipo re , 1967)和《美狄亚》(Medea , 1969)这两部影片进一步确定了帕索里尼对边缘文化和前工业文明的依恋,他认为资本主义建立了丧失了神话感性的世界,使人们丧失了对神化身份的认同感,丧失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于是在《美狄亚》(Medea , 1969)中,美狄亚象征无产阶级的复仇就具有了新的含义:他们借助巫术神话的力量战胜理性与秩序,获得解放和自由。

 

[编辑] “六八青年”争论
待撰。

[编辑] 1960年代末的电影与戏剧
《猪圈》(Porcile , 1969)是一部寓言片,由两个互相交叉的故事组成,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现代故事。在第一个故事中,彼埃莱·克雷门蒂扮演一个由于饥饿而不定期地在一个荒凉的环境里吃人肉的人;他被抓了起来,被扔到野兽堆里以示惩罚。1965年就已构思好的这第一部分,叫《酒神节》,本来要同布努艾尔的同是中等长度的影片《沙漠中的西蒙》》(Simón del desierto,1965年)合在一起的。第二部分叙述一个出身德国工业家庭的儿子如何对猪产生变态的好感,最后被猪吃掉。这是一部帕索里尼以简直发人深省的客观态度和幽默拍摄的“可怕而又温和的影片”。他的主人公是个人主义者,社会的叛逆(帕索里尼把他第一部分的主人公称为是“知识分子和尼采的学生”)。

帕索里尼与母亲,1925年
帕索里尼与母亲,1925年
帕索里尼与他的同学在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1937年。
帕索里尼与他的同学在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1937年。
1960年,帕索里尼在处女作《乞丐》的拍摄中。
1960年,帕索里尼在处女作《乞丐》的拍摄中。
1961年12月22日,意大利杂志《Il Borghese》上刊登的帕索里尼照片
1961年12月22日,意大利杂志《Il Borghese》上刊登的帕索里尼照片
1963年3月6日-7日,帕索里尼因《软奶酪》在罗马接受诉讼
1963年3月6日-7日,帕索里尼因《软奶酪》在罗马接受诉讼
帕索里尼与尼奈托·达沃蒂在威尼斯电影节
帕索里尼与尼奈托·达沃蒂在威尼斯电影节

 

[编辑] 生命三部曲
1974年的《一千零一夜》(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 , 1974)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把印度著名古典故事集《一千零一夜》(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 , 1974)搬上银幕。和前两部作品《十日谈》(Il Decameron , 1971)和《坎特伯雷故事》(I Racconti di Canterbury , 1972)不同的是,在这部叙述者不再出现的影片中,全能的叙述视点取代了前两部影片中的旁观者和叙述者的视点,而对于前两部影片中大量关于性风俗的粗俗描绘也转化为正面的抒情和全面的肯定。影片不再是充满嘲讽口吻的谣言故事,不再是无善无恶的市井描绘,而是基于一种肯定的东方异教风情展示。帕索里尼借讲述东方古老故事机会,把同志之爱顺理成章地推上东方异教的神坛。影片中出现大量异性爱和同性爱的故事和段落,帕索里尼都一反前两部影片中不加肯否的态度,而给与全部性爱以全部的热忱。“生命三部曲”也由对猥琐风俗的恶作剧嘲弄升华为对人类自然性爱的歌颂和赞美。片中几乎所有故事都是正面赞美,帕索里尼的性爱观念尤其在苏玛洛讲述的国王出游故事里,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生命三部曲”《十日谈》(Il Decameron , 1971)、《坎持伯雷故事集》(I Racconti di Canterbury , 1972)、《一千零一夜》(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 , 1974)更近于一种“狂欢”,一种大众神话。这些影片以精妙绝伦的奇观景象、轻松幽默迹近下流的色情笑话和精心编排的异国情趣获得了惊人的票房。这三部影片标志着帕索里尼中止了他对古老传奇的现代寓意的探究,脱离了神性的护佑,转而与民同乐。他深信“生命三部曲”在性爱上坦然不讳,正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强加在人民身上的物化和异化统治的“政治抗争”手段。“身体始终具有革命性,因为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归根到底,身体生命是不能被禁锢的。

[编辑] 1970年代的创作
待撰。

[编辑] 批评家帕索里尼
帕索里尼在1970年代在报纸、杂志从事的评论活动。待撰。

[编辑] 纪录片、戏剧与散文创作
待撰。

[编辑] 萨罗或索多玛120天
在1975年,帕索里尼完成了自己最惊世骇俗的最后一部电影《索多玛120天》(Salo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1975),将法国最“臭名昭著”的性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银幕。萨德侯爵在法国以致世界文学史上一向难登大雅之堂,他的作品以性风俗尤其是虐待狂的大肆描绘而著称。现代学术界在研究虐待狂这一现象和病例时,就采用萨德的姓氏命名。该作者最著名、最遭非议的就是这部《索多玛120天》(Salo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1975)。帕索里尼却将之更进一步,将时代背景定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导演的意图是暴露虐杀者们的凶残,但同时却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充满病态的色欲和施虐淫者的残忍这类画面的描述方面,实在是惊人之作。有人称这部影片是“一部不可不看,却不可再看”的影片。

[编辑] 帕索里尼之死
1975年11月1日晚至11月2日凌晨,帕索里尼在罗马郊区被一个17岁的同性恋少年杀害,该案尽管有过判决,也有一名嫌疑犯被捕,最终被判了刑,但始终既没有一个正式说法,也没有实质性的结论,帕索里尼逝世不久后,有人发表过一本书质疑该案件,提出说服力的论点,证明意大利司法部门结案太匆促。而且当局最初认为在这个事件中,凶手不可能单独作案,但最终只有一人被捕。按照官方说法,发生于 1975年 11月1日星期六至11月2日星期日,即诸圣节期间,圣人节到死人节的那个夜晚的这起案件,是两个同性恋者互相报复的斗殴事件:帕索里尼找了一个年轻男妓,并开车将他带到罗马附近的奥斯蒂海滨,在那里帕索里尼和那个男子吵了起来,并动手打了他。这时,那个男子先徒手打帕索里尼,然后抄起木栅栏板,将他的顾客殴打致死,并开着的车逃走,无意间从他身上轧过。

许多意大利电影人认为这是政府指使的谋杀,尤其帕索里尼当时的朋友和知识界人士,赞同他死于政治阴谋的说法。因为1975年是意大利恐怖分子活动最频繁的一年,那些年被称为“铅年”,但这个论点后来没有得到过明确的解释或缺少证据。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帕索里尼生前朋友之间意见逐渐产生了分歧,其中有人开始有些转向官方观点:阿尔贝多·莫拉维亚在临近去世前的一个很长的谈话中,详细地做了总结,认为作案的只有一个人,即“非阴谋论”(然而他为此也设想了假定凶手皮诺·泊罗西故意开车从被害身上轧过。另外一派将政治阴谋论进行了一些改观,他们认为至少有同谋,并或多或少地是有组织的行动,而且也是有预谋的——这就是阴谋说派:这派的罗拉·贝笛,她是帕索里尼精神继承人中最积极的一分子,又是电影资料馆的负责人,她希望促使司法当局在二十世纪结束之前重新调查帕索里尼被害一案。

帕索里尼始终在他的生命激情、性意识形态和政治两极之间摇摆撕裂,一边是美学、异教、隐逸,一边是现实、大众和革命;一边是弗洛伊德,一边是马克思,他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抛弃自身,直至被害。

[编辑] 评价
待撰。

帕索里尼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导演,他还是著名的作家、诗人、政论家、语言学家,他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爱好的艺术家,电影只是他涉及的一个方面。他不断的从一种文艺形式转向另一种形式。这种在创作活动上的无常性和多方的涉猎,也可解释为他在自己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矛盾中试图寻找解决的出路。帕索里尼创作思想的矛盾特别明显地表现于他最后的一部影片中,《萨罗,或索多玛120天》(Salo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1975)表面看来他是按照萨德的小说原来的结构拍摄的,但他把故事情节改为发生在墨索里尼统治的后期。

纵观帕索里尼的一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混乱躁动的巨大的矛盾综合体:他的父亲是一名法西斯军官,母亲是一位反墨索里尼的敏感的农村妇女;他是战后艺术界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意大利共产党在1949年以同性恋为由将他开除;他景仰神圣和主,但他14岁就放弃了天主教信仰并一生与教会公开对抗;以无产阶级左派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中站到了警方一边反对学生革命;他批评电视开创了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但是他在影片《定理》(Teorema , 1968)和《一千零一夜》(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 , 1974)中公开蓄意地表现色情;他的影片《软奶酪》(Ro.Go.Pa.G., 1962)因渎神而给他带来了四个月的监禁,而两年之后,他又以《马太福音》(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 , 1964)一片获天主教电影大奖;这位被称为“文质彬彬、具有深厚美学修养”、反对野蛮暴力的诗人、小说家却拍摄了根据色情作家、臭名昭著的萨德侯爵的小说改编的影片《萨罗,或索多玛120天》(Salo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1975),在银幕上展现了肮脏、血腥、不堪入目的场面(这部帕索里尼绝笔之作在所有国家均被禁映);直到生命完结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同性恋者的平等地位而疾呼,而他却固执地视堕胎为法西斯主义行为……

 
作品年表
[编辑] 电影
《索多玛120天》 (Salo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1975)
《一千零一夜》 (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 , 1974)
《坎特伯雷故事》 (I Racconti di Canterbury , 1972)
《十日谈》 (Il Decameron , 1971)
《美狄亚》 (Medea , 1969)
《爱情与愤怒》 (Amore e rabbia , 1969)
《猪圈》 (Porcile , 1969)
《定理》 (Teorema , 1968)
《俄狄浦斯王》 (Edipo re , 1967)
《女巫》 (Streghe, Le , 1967)
《大鸟与小鸟》 (Uccellacci e uccellini , 1966)
《幽会百科》 (Comizi d'amore , 1965),采访式纪录片
《马太福音》 (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 , 1964)
《狂暴》 (Rabbia, La , 1963)
《罗马妈妈》 (Mamma Roma , 1962)
《软奶酪》(La Riccotta, 收录于Ro.Go.Pa.G., 1962)
《乞丐》 (Accattone! , 1961)
[编辑] 诗歌
[编辑] 小说
[编辑] 文论
[编辑] 戏剧
[编辑] 游记
[编辑] 主要获奖记录
1974年 因《一千零一夜》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1972年 因《坎特伯雷故事》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71年 因《十日谈》获柏林电影节银柏林熊评审团特别奖
1964年 因《马太福音》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1964年 因《马太福音》获威尼斯电影节OCIC奖
1958年 因Giovani mariti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编辑] 参考
[编辑] 参考条目
异端的影像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帕索里尼在IMDB(英文)
帕索里尼在英文维基
帕索里尼在法文维基
帕索里尼官方网站(意大利语)
一个系统介绍帕索里尼电影理论和文学主张的网站(意大利语)
帕索里尼在Senses of Cinema的专题介绍(英文)
BBC对帕索里尼之死的最新报道(英文)
《无神论者帕索里尼》,一篇Guy Flatley撰写的文章(英文)
Kirjasto网站上的详细生平介绍(英文)
《Restoring Pasolini》,作者:Doug Ireland(英文)
帕索里尼1974年接受INA的视频采访(法文)
帕索里尼1968年谈意大利共产党(意大利语)
 
重现的身体与声音——帕索里尼
英文名:Pier Paolo Pasolini
生日:1922年
国籍:意大利
地域:欧美

  帕索里尼的父亲是一名狂热的法西斯军官,母亲是一位墨索里尼的反对者,而他自己则一直坚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二战时应征入伍,后担任中学教师。50年代初任教于罗马一所贫民窟学校,接触到社会最阴暗的一面,这对他的人生观以及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50年代末他写了诗集《葛兰西之烬》以及小说《暴力人生》使其位居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列。之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电影事业上,先后拍摄了如《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爱与愤怒》《十日谈》《萨罗》(又名《索多玛120天》等伟大的电影。
  帕索里尼的目光始终是放在那些社会最阴暗的一面的,他电影里表达的是对那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关注和同情以及他对人性丑恶的无情鞭挞,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只有无穷的黑暗及无尽的绝望。他后期的作品,比如”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谈〉),虽然采用了荒谬诙谐的手法,但是在黑色幽默的背后透露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和绝望,“更近似于一种大众神话般的狂欢”。(这里)  

 
 
024-Gian Luigi Polidoro
Gian Luigi Polidoro
出生日 1927年2月4日
出生地 意大利Bassano
逝世日 2000年9月7日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暂缺
 
 
025-Roberto Roberti 罗伯托·罗贝尔蒂
姓名 罗伯托·罗贝尔蒂
   Roberto Roberti
出生日 1879年8月5日
出生地 意大利
逝世日 1959年1月9日
逝世地 意大利Lombardi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罗伯托·罗贝尔蒂,即“文森佐·莱奥内”(Vincenzo Leone),1879年8月5日生于意大利Lombardi,1959年1月9日逝世于意大利Lombardi,意大利早期电影导演,意大利电影先锋、电影活动家,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莱奥内(Sergio Leone)的父亲。
暂缺
 
生平
Vincenzo Leone从小接受正统的天主教神甫教育。Vincenzo的理想是从事戏剧,但受到家里人的一致反对,据莱奥内回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事艺术工作在意大利是“对家族的一种耻辱”。Vincenzo只好到那不勒死学习法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文化的中心,Vincenzo在那里结识了很多诗人,其中包括Michele Gadieri和Italo Bracco。他与诗人Gabriele D'Annunzio是校友,而D'Annunzio是意大利戏剧演员la Duse的男朋友。

当Vincenzo准备律师考试时,他已经开始业余的戏剧活动,尝试戏剧表演和戏剧导演。Italo Bracco给Vincenzo介绍了Roberto Talli,Talli当时是著名剧团Talli-Calabrese-Drammatica的经理,这个剧团当时在全意大利上戏,Vincenzo便进入了剧团工作,当时的家里人都以为他在那不勒斯做了律师,为了不让家里人发现他从事戏剧工作,Vincenzo改艺名为Roberto Roberti。后来当塞尔吉奥·莱奥内指导第一部西部片时,就用了Bob Robertson的笔名,意为“Robert's son”,向父亲致敬。

因为la Duse与D'Annunzio的关系破裂,Vincenzo与剧团的合同到第四年终止。当他结束继续活动时,已经于1904年在都灵指导了第一部电影、也是意大利电影史上最早的影片之一(注:片名不详)。当时的都灵是意大利电影的中心,这部影片时长25分钟,是一部情节剧,Vincenzo在里面扮演主角,而莱奥内的母亲Bice Valerian也在影片中饰演角色。Vincenzo Leone成为意大利电影的先锋人物。

Vincenzo与Bice Valerian于1902年在剧院相识,两个坠入爱河时,Bice Valerian已经是Valerian王子的未婚妻,但她为了Vincenzo放弃了王子,投入到戏剧和电影中。1904年,Vincenzo夫妇进入意大利最早的电影公司Itala Films工作,根据莱奥内的观点,Vincenzo1913年执导了第一部“意大利西部片”《印第安吸血鬼》,Bice Valerian在影片中扮演一个印第安女人。1917年,Vincenzo拍摄了史诗电影《Maciste poliziotto》,意大利最早也是世界上较早的史诗电影。Vincenzo一直在自己的影片里扮演角色,直到1920年完全投入到导演工作中,Bice Valerian到1915年就不在他的电影中扮演角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电影在意大利才被认为是一项严肃的艺术工作,Vincenzo才跟家族和解。但他保留了Roberto Roberti的艺名,因为他当时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意大利导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电影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Vincenzo的爱情电影非常卖座,但Vincenzo不满足于这种成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止了拍摄。

 
 
 
026-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姓名 罗伯托·罗西里尼
   Roberto Rossellini
出生日 1905年5月8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1977年6月3日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罗伯托·罗西里尼(1905年5月8日 -1977年6月3日), 意大利电影导演,与朱赛普·德·桑蒂斯、维斯康蒂、德·西卡同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生平
罗伯托·罗西里尼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滥觞的发起人,他拍摄的一系列低成本电影用最大的真实记录了战后意大利的民生,这种关切相比起其中那些手摇镜头、低俯的角度等电影语言更为人们所纪念。

他生于罗马,祖父和父亲是著名建筑家,罗马闻名的高级住宅区,就由两人开拓美化。由于家境富裕,罗伯托又是长男,所以倍受疼爱,他好奇心很强,凡他想要的东西,有求必应。他少年时代同前辈一样,对机械特别感兴趣,常埋头于自己的实验室。到高中毕业,突然对电影十分热衷。于是,放弃升入大学,进入电影界,开始在布景装置方面工作,其后学习摄影技术做摄影师,而后又学习剪接技术。

1934年,他写了一篇灵感来自德彪西的音乐《牧神午后》的电影故事,然后把它拍成电影。因一部分场面过于露骨而未获审查通过,在意大利未曾上映。他从1936年到1940年在一家国营专拍新闻片和纪录片的公司导了几部纪录片,但缺乏资料可查。处女作《牧神午后的前奏曲》创造性运用新鲜的视觉表现芭蕾的手法,但遭到禁映。罗西里尼并未灰心,百折不挠地投拍第二部电影《鱼的幻想故事》。他在罗马郊外一处别墅建了一个小影棚,希望把自己的梦想变成影象,企图把诗的梦幻拍成影象。在该片中,他描述了两条鱼在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的变化和危机。他还建了一个小水族馆,搜集各种鱼类,并用长头发缚住鱼来控制行动,虽然十分艰难,他仍然贯彻始终,最终使该片于1937年完成,上映十分成功。此后又执导不少短片,到1940年共自资拍摄6部。这些短片手法新颖,尤其《鱼的幻想故事》,获得很高评价。

1938年,罗西里尼应邀撰写描写空军飞行员的战争片剧本。1941年海军司令让他拍摄一部海战纪录片,他前后拍了几千尺胶片的胶片,觉得作为纪录片使用太可惜了,最后决定改为剧情片,也就是他第一部长片,描写一艘医院船里的人际关系,上映后很受赞美。罗西里尼的弟弟伦兹奥协助配乐,并从此开始合作。1942年,他执导由维托里奥·墨索里尼 (执政者的儿子,也是他上部影片的制片人)构想,安东尼奥尼编剧的《飞行员归来》,描述空军飞行员从集中营逃走的故事。1943年导演从军牧师在俄国前线的《带十字架的人》。之后执导一部描写妓女生活的影片,因战火停拍。

二战期间,罗马被德军占领,他在逃亡中决心将这段日子拍成电影。1945年联军一解放罗马,他就开始活动。当时,意大利被分为南北两个,器材又严重不足,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运用纪录手法拍摄罗马市民的艰苦,以及由于纳粹扫荡而使市民和孩子们面临的灾难。罗西里尼使用了过去从未见过的手法,把影象作为真实的现实世界,他在战前接近现实的作风得以在影片中开花结果。这部影片就是二战影片最大杰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同时又是开创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之作。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大奖,该片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开端。它在国际上的成功使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次年他的《游击队》又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此后,他开始导演表现资产阶级精神道德空虚堕落的影片。1948年的《德意志零年》被欧美评论界认为是他的战后三部曲之一,也是一部重要的新现实主义杰作。影片主要讲述战争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使人民陷入饥饿贫困,还是儿童的心理产生畸形。影片中的主角是个儿童,他把他那卧床不起、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毒死,因为他认为父亲对社会豪无用处。事后,他又因内心不安而自杀。影片表面上把这个儿童产生杀父和自杀的心理归咎于一个老师的教育错误,实际上则是在揭露德国的纳粹主义,认为他们才是这一切罪恶的根源。影片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全盛时代曾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它在意大利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8年,他与瑞典女明星英格丽?褒曼展开了一段轰动的恋情,当时褒曼被其的名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深深感动,并写给他一封信表示期望能与之合作,罗西里尼也为之动容,后来两人于1950年合作《火山边缘之恋》时坠入情网,英格丽?褒曼并怀上了罗西里尼的孩子,当时她还与瑞典医生彼得?林斯特龙保持着婚姻关系,不顾大量誉论的抨击,褒曼很快与林斯特龙离婚,并与罗西里尼结婚。结果两人遭到了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界的抵制,两人后来合作的电影大都在业内颇有口碑却难以与观众见面。但是这段感情最终在1958年以离婚告终。而罗西里尼又与一印度女郎结婚,数年后又离。

1959年罗西里尼的作品《罗维雷将军》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这部二战题材的影片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60年代的罗西里尼更是自由发挥,导演的作品大都颇富争议性,比如1966年的《路易十四的崛起》就被认为太过沉闷。不过罗西里尼并未理会这些意见,而喜爱这种风格的影迷也大有人在。

这位开创一代门派的电影宗师到最后都有没有离开过电影,1977年5月他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会主席,影展结束后因心脏麻痹而去世。

[编辑] 作品年表
1971年 Socrate (《苏格拉底》,电视电影)
1971年 Intervista a Salvador Allende: La forza e la ragione (《力量和原因》,短片,纪录片)
1970年 Prise de pouvoir par Louis XIV (《路易十四的崛起》)
1963年 Ro.Go.Pa.G. (《软奶酪》,与戈达尔、帕索里尼、乌高·格莱格莱蒂合导)
1961年 Vanina Vanini
1959年 Generale della Rovere, Il (《罗维雷将军》)
1959年 India (《印度》,纪录片)
1955年 Viaggio in Italia (《游览意大利》)
1954年 Paura, La (《恐惧》)
1953年 Siamo donne (《我们女人》,短片)
1952年 Macchina ammazzacattivi, La (《秘密炸弹》)
1952年 Europa '51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
1950年 Stromboli (《火山边缘之恋》)
1950年 Francesco, giullare di Dio (《圣.弗朗西斯的花束》)
1948年 Germania anno zero (《德意志零年》)
1948年 L'Amore (《爱》)
1946年 Paisà (《战火》)
1945年 Roma, città aperta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2年 Nave bianca, La (《白船》)

 
 
 
027-Francesco Rosi 弗朗西斯科·罗西
姓名 弗朗西斯科·罗西
   Francesco Rosi
出生日 1922年11月15日
出生地 意大利那不勒斯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Francesco Rosi 弗朗西斯科·罗西
罗西在2007年罗马电影节
 
 
 
 
028-Alberto Sordi 阿尔贝托 索尔第
Alberto Sordi,1920年6月15日生于罗马,2003年2月25日逝世,意大利喜剧演员、导演。
-Alberto Sordi 阿尔贝托 索尔第
影响一代意大利人的喜剧演员索尔第
 
早期生活
索尔第的父亲Pietro Sordi是音乐史教授,他是第四个儿子,他生于罗马市中心的繁华区。在上小学的时候,索尔第便开始在课堂上伴随着木偶戏表演一些即兴的喜剧节目。他曾经失学一段时间去了米兰。
 
 
 
029--戏剧大师乔尔焦·斯特雷勒 Giorgio Strehler
戏剧大师乔尔焦·斯特雷勒
姓名 乔尔焦·斯特雷勒
   Giorgio Strehler
出生日 1921年8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
逝世日 1997年12月25日
逝世地 瑞士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乔尔焦·斯特雷勒(Giorgio Strehler),意大利戏剧导演,1982年担任第35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Alberto Sordi 阿尔贝托 索尔第
 
生平
乔尔焦·斯特雷勒是意大利戏剧的“大师”,世界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于1921年8月14日出生在的里雅斯特郊外的小镇巴尔科拉,父亲是奥地利人,在他3岁的时候去世,母亲是斯拉夫人,专业小提琴家,外公演奏圆号,还经营一家剧院,外婆则是法国血统的演员。

在斯特雷勒选择的第二故乡米兰完成高中学业后,他就读大学(但从未毕业),并开始上演员课,并以最佳成绩在业余演出学院的演出班毕业,然后很快就在一些研究团体(如“舞台团体”)中工作,同行有巴乌罗·格拉斯,他们以后一起建立了米兰小剧院。

二战期间,斯特雷勒入伍当兵,随后参加了抵抗运动,最后作为政治难民逃到瑞士。1942至1945年期间,他在瑞士以乔治·菲尔米(他外公的姓氏)的名字,用法语导演了他最早的戏剧:艾略特的“大教堂凶杀案”和加缪的“加里古拉”。当时他已经是一个“戏剧狂人”,舞台是他的最爱。

法西斯倒台和战争结束后,斯特雷勒回到意大利,为一些私人剧团导演了几出重要的戏。在做了几年戏剧评论后,1947年,他与巴乌罗·格拉斯创立了小剧院,在这里,他得以发展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创建一种艺术戏剧,它的形式必须非常严谨,但又能与任何阶层的观众对话。五十年中(除了极短的一段时间外,他一直是在与格拉斯共同领导或独立领导小剧院里工作),他完成了大量的艺术工作:在落后的意大利戏剧与欧洲舞台之间建立了交流;培养了一批新演员;发展了一种诗意现实主义的戏剧,它不但能建立艺术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并能在想象中把这种关系投射进艺术和诗歌的世界。他的这些作品多以人为中心,“人性”是对他的戏剧用的最多的定义。

斯特雷勒的博学多才使他得以面对多种戏剧,包括伟大的即兴传统喜剧和超越了它的哥尔多尼、皮兰德娄、莎士比亚、契柯夫、新戏剧、十九与二十世纪之交的伦巴第戏剧现实主义、歌德深厚的诗学、布莱希特强烈的表现形式。他是一个360度的戏剧家,永远好奇,永远不满足已经得到的成就,是导演戏剧在意大利的最伟大的代表,也是在欧洲的最伟大的代表之一。斯特雷勒创造了约200部戏剧,几乎全是为小剧院制作的,并巡游了半个地球,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常演不衰的“阿乐金”、“乔嘉人的争吵”和“广场”等哥尔多尼的其他戏剧,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暴风雨”,契诃夫的“樱桃园”,歌德的“浮士德一”和“浮士德二”,并出演浮士德一角,皮兰德娄的“高山巨人”和“我听你的”,德·菲利波的“大戏法”。凭借这些剧作,斯特雷勒不仅为自己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而且也谱写了一部活生生的戏剧大书,它培养了好几代杰出导演。

斯特雷勒不仅导演了话剧,在歌剧创作中也留下了深刻的艺术痕迹,导演了威尔第的作品(“西蒙波·卡涅拉”、“麦克白”、“法尔斯塔夫”等)和莫扎特的作品(“后宫诱逃”、“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他想用“女人心”来庆贺以他名字命名的新剧场的落成,可正是在排练这部歌剧时,斯特雷勒却在卢加诺去世了,当时是1997年的圣诞节。

 
 
 
030-Vittorio De Sica 维托里奥·德·西卡
姓名 维托里奥·德·西卡
   Vittorio De Sica
出生日 1902年7月7日
出生地 意大利 拉齐奥州
逝世日 1974年11月13日
逝世地 法国巴黎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演员
   制片人
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意大利著名导演、演员,1902年7月7日生于意大利拉齐奥州,1974年11月13日在巴黎去世。
Vittorio De Sica 维托里奥·德·西卡
 
生平
德·西卡早年致力于演戏,1923年首次在舞台上作职业性演出,二十年代时是一位相当受欢迎的舞台偶像与歌星。三十年代后,他又兼做导演。1942年导演的《孩子看着我们》一片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意大利新写实电影的先驱作品。

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代表作,也是维托里奥享誉最隆的一部电影。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罗马,在百废待兴之际,男主角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须的自行车,于是跟他的小孩子到处找车,最后无可奈何地下手偷了别人的自行车,却被逮个正着。本片是对战后意大利劳工阶级生活的深入研究,体现出一种自然风格。他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非职业演员的两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场面令人感动得无话可说。除了节奏稍慢之外,本片在半个世纪之后欣赏仍然受得住考验。

《米兰的奇迹》获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弃儿豆豆多亏老婆婆罗洛塔收留了他。罗洛塔死后,豆豆只得到米兰城外贫民窟住。不料当地发现了油矿,富人打算收回土地开采石油,而将所有穷人赶走。穷人合力抵抗无效,已经仙逝的罗洛塔赶紧派了一只“魔鸽”前来搭救。“魔鸽”可以听任差遣,帮助穷人如愿以偿,不幸的是“捕猎天使”却抓走了“魔鸽”,于是穷人又陷入了困境。好在最后罗洛塔寻回“魔鸽”,让它载负所有穷人一同飞往幸福的乐土……。本片在新写实意义以外还加进了幻想、遐思和寓言。

《温培尔托·德》是意大利影史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在50年代初,当时的意大利尚未从战后的贫困中复苏。没有子女的温培尔托·德从他当了几十年公务员的市政当局退休了。微薄的养老金使他的生活非常艰辛,他参加了领养老金的老人们举行的示威游行,被军警驱散。他付不起房租,几乎被女房东赶出大门,但女房东的小女佣对他的同情使他感到人间尚有温暖存在。然而生活是无情的,在金钱统治的社会里,要有钱才能生活,身无分文的他最终沦落到上街乞讨的地步。对生活绝望的他想甩掉他心爱的小狗,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小狗却又找到了他,像平时一样依偎在他身上,这又使他看到了生命中仍存的一丝光亮。

《终站》讲述的是,来到罗马车站的美国妇人玛丽·霍布斯,坐上前往巴黎的火车,但她一直坐立不安,此时乔班尼走了过来,劝她不要走,她有所心动,决定乘下一班车走。他们二人是在意大利的一个偶然机会认识的,二人过了几天相爱的日子,但玛丽执意要走,使乔班尼非常生气,打了她一个耳光后快速地溜走了。再度在月台上看见玛丽的乔班尼,跨过正有火车开过来的轨道来到她的身旁,于是二人相拥走到了阴暗角落亲热,被警察抓到。而很有人情味的警察放了他们,第二班前往巴黎的火车进入月台,玛丽上了车,乔班尼跳上车相送。在下来时,失足跌倒,而玛莉睁大眼睛显得担心不已。列车开走了,乔班尼失落地在月台上走着。本片的故事情节、背景完全是真实的,是纯粹写实性的电影。

《昨天,今天,明天》是一部群星喜剧戏,它可以分为三部。第一部讲述的是,一个在黑市里专门卖外国香烟的女人从未尝过铁窗的滋味,因为当时法律规定不逮捕怀孕的妇女和产后六个月的妇女。所以在产后,就催丈夫做爱,因此逃过了入狱的命运,不过最后因怀孕失败还是走进了监狱。第二部讲述一位富婆迷恋比她年轻的作家,二人一次开着高级轿车兜风,因二人亲热而导致撞车,富婆顿觉索然无味,遂拦车扬长而去。第三部讲述一位高级妓女与一位神学院的学生相恋,妓女摆脱了恩客的纠缠,但经不住神学院学生的老父母恳求而不得不与学生分手。学生走后,其恩客仍被打入冷宫。本片分别以三个都市的风格为代表,充分地刻画出意大利人的气质,男女主角都有精湛的演出。

《意大利式的结婚》由意大利头号女影星索菲亚·罗兰主演。费鲁米娜在一次空袭时认识了救她的有妇之夫多米尼科,但费鲁米娜为了爱情而与他同居,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多米尼科结婚。为了他,她拒绝了很多人的求婚,还为他生了一个小孩。谁知二十五年过后,多米尼科的老婆死去,他却不愿和费鲁米娜结婚。直到知道真相后,多米尼科才感觉到费鲁米娜对他是多么重要。最后,他们在三个孩子的簇拥下高高兴兴地举行了婚礼。本片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喜剧片,波澜起伏的喜剧冲突、幽默的对话和演员的精彩表演也为本片增添了异彩。

1970年的《向日葵》是导演的从俗之作。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意大利男子应征入伍,从此音讯全无,他的爱人一直等待着他的归来。战争结束后,他的爱人不远千里到苏联去找他,当她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和一名苏联女子同居了。本片在内容上流于一般言情片的老套,不过在叙事手法上仍维持相当高雅的格调。此片部分外景在莫斯科实地拍摄。

《芬奇·康蒂尼斯的花园》特意选择从社会开始反对犹太人到犹太人即将走进集体毁灭的集中营之间的一段生活,而选择的对象也是犹太富有人家的青年,虽然没有直接描述他们的结局,但给人的印象却是阳光灿烂与阴云密布并存,青春活力与死亡阴影同行,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却比大部分哭哭啼啼的战争电影和集中营电影来得更强烈。

维托里奥·德·西卡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而且是一位极具才干与魅力的演员。他的影片朴实、自然、注重细节,富于生活气息,充满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怀。于1974年11月13日在巴黎逝世。

[编辑] 作品年表
1942年 《孩子看着我们》 (I Bambini ci guardano)
1945年 《天国之门》
1946年 《檫鞋童》 (Sciuscia)
1948年 《偷自行车的人》 (Ladri di biciclette)
1949年 《艰辛的米》
1951年 《米兰的奇迹》 (Miracolo a Milano)
1951年第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1952年 《温培尔托?德》 (Umberto D)
1955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1953年 《终站》 (Stazione Termini)
1954年 《拿坡里的黄金》 (L' Oro di Napoli)
1956年 《屋顶》 (Il Tetto)
1960年 《乔恰拉女人》 (La Ciociara)
1962年 《万劫余生情海恨》 (I Sequestrati di Altona
1962年 《三艳嬉春》 (Boccaccio 70)(与费里尼、维斯康蒂各执导一段)
1964年 《昨天,今天,明天》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1965年第37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1965年 《意大利式的结婚》 (Matrimonio all'italiana)
1966年 《怪贼飞天狐》 (Caccia alla volpe)
1967年 《七段情》 (Woman Times Seven)
1968年 《趁当年》 (Amanti)
1970年 《向日葵》 (Girasoli)
1971年 《芬奇?康蒂尼斯的花园》 (Il Giardino dei Finzi-Contini)
1971年第2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031-Paolo Sorrentino 保罗·索伦蒂诺
姓名 保罗·索伦蒂诺
   Paolo Sorrentino
出生日 1970年5月31日
出生地 意大利那不勒斯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保罗·索伦蒂诺, 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1970年出生于那不勒斯。
Paolo Sorrentino 保罗·索伦蒂诺
作品年表
[编辑] 作为导演
Divo, Il (2008)
Amico di famiglia, L' (2006)
Sabato, domenica e lunedì (2005) (TV)
Conseguenze dell'amore, Le (2004)
Notte lunga, La (2001)
Uomo in più, L' (2001)
Amore non ha confini, L' (1998)
 
 
 
032-Giuseppe De Santis 朱塞佩·德·桑蒂斯

姓名 朱塞佩·德·桑蒂斯
   Giuseppe De Santis
出生日 1917年2月11日
出生地 意大利Fondi
逝世日 1997年5月16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编剧
   导演
朱塞佩·德·桑蒂斯(1917年2月11日 -1997年5月16日), 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主将之一。
Giuseppe De Santis 朱塞佩·德·桑蒂斯
德·桑蒂斯(中间戴眼镜)在《Bitter Rice》片场
生平
德·桑蒂斯生于意大利Fondi。作为一名意大利共产党员,二战期间德·桑蒂斯参加了在罗马进行的反对德国人的抵抗运动。

在进入罗马的Centro Sperimentale di Cinematografia学习电影之前,德·桑蒂斯学习的是哲学和文学。后来德·桑蒂斯成为《Cinema》杂志社的记者,受恺撒·柴伐梯尼影响,他逐渐成为新现实主义的支持者,主张将摄影机移到街上去、采用非职业演员拍摄反映社会惨淡现实和贫苦生活的电影。

1942年,德·桑蒂斯与人合作创作了电影《Ossessione》的剧本,这部维斯康蒂的处女作展现出了此时意大利电影少有的一种写实倾向。

在为《Cinema》杂志工作期间,德·桑蒂斯以编剧和助理导演的身份开始参与电影的拍摄。1947年,德·桑蒂斯拍摄了电影处女作《Caccia Tragica》。就像接下来的两部电影一样,《Caccia Tragica》是对意大利工人阶层和农民能过上更好生活的呼吁。人的腐化堕落、黑市交易、与德国合作以及退伍军人的待遇问题都在影片中得到展现。

德·桑蒂斯的第三部电影《Bitter Rice》于1950年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位在稻田工作的面临两难抉择的年轻女性的生活。《Bitter Rice》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并使得影片女主演希尔瓦娜·曼嘉诺一举成名。

1952年,德·桑蒂斯拍摄了《Rome 11 o'clock》,影片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件,后来由Augusto Genina于1953年翻拍为《 Three Forbidden Stories》。

五十年代初期,新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失去评论家的追捧和观众的喜爱,意大利的电影人开始转向戏剧化电影的拍摄,德·桑蒂斯也不例外。遗憾的是这对他电影的艺术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尽管一直到七十年代德·桑蒂斯持续的拍摄电影,但这些电影的影响远不如早期的那几部。

1997年5月16日,德·桑蒂斯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0岁。

 
 
 
033-Kim Rossi Stuart 吉姆·罗斯·斯图尔特
姓名 吉姆·罗斯·斯图尔特
   Kim Rossi Stuart
出生日 1969年10月31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演员
   导演
意大利影视演员、导演。
-Kim Rossi Stuart 吉姆·罗斯·斯图尔特
作品年表
[编辑] 参演电影
1974年 Fatti di gente perbene (Mauro Bolognini导演)
1986年《玫瑰之名》 Der Name der Rose (让-雅克·阿诺导演)
1987年《空手道少年Il》 Ragazzo dal kimono d'oro, Il (饰Anthony Scott,Fabrizio De Angelis导演)
1988年《空手道少年Il2》 Ragazzo dal kimono d'oro 2, Il (饰Anthony Scott,Fabrizio De Angelis导演)
1989年《多米诺》 Domino (饰Eugene,Ivana Massetti导演)
1989年 Zio indegno, Lo (饰Andrea,Franco Brusati导演)
1990年 Obbligo di giocare - Zugzwang (Daniele Cesarano导演)
1991年《终极红蝎星》 18 anni tra una settimana (饰Paolo,Luigi Perelli导演)
1992年 In camera mia (Luciano Martino导演)
1994年《狂恋吉娜》 Senza pelle (饰Saverio,Alessandro D'Alatri导演)
1995年《云上的日子》 Al di là delle nuvole(饰Silvano,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维姆·文德斯导演)
1995年 Cuore cattivo (饰Claudio,Umberto Marino导演)
1996年《警察故事》 Poliziotti (饰Andrea,Giulio Base导演)
1998年《伊甸园》 Giardini dell'Eden, I (饰Jeoshua,Alessandro D'Alatri导演)
1998年《拉瓦维特里的舞者》 Ballata dei lavavetri, La (饰Rafal,Peter Del Monte导演)
2002年《木偶奇遇记》 Pinocchio (饰Lucignolo,罗伯托·贝尼尼导演)
2004年《敲开我心门》 Chiavi di casa, Le (饰Gianni,Gianni Amelio导演)
2005年《犯罪小说》 Romanzo criminale (饰Il Freddo,Michele Placido导演)
2006年《屋顶上的童年时光》 Anche libero va bene(饰Renato Benetti,吉姆·罗斯·斯图尔特导演)
2007年《钢琴,独奏》 Piano, solo (饰Luca Flores,Riccardo Milani导演)
2009年 Questione di cuore, Una (Francesca Archibugi导演)

[编辑] 作为导演
2006年《屋顶上的童年时光》 Anche libero va bene

 
 
 
034-Ettore Scola 埃托雷·斯科拉
埃托雷·斯科拉(Ettore Scola)1931年5月10日生于意大利阿维利区,是拥有国际性声望的电影导演。
Ettore Scola 埃托雷·斯科拉
生平
斯科拉是医生的儿子,从小和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他很早就开始撰写幽默文章,21岁开始他为讽刺刊物写小笑话和画漫画,并为电台写作,

自罗马大学毕业后当过记者。1953年他改行任编剧,从此跨入电影界,最初参与过几十个喜剧剧本的编剧,但都未署名。1964年导演第一部剧情长片《让我们来谈女人》(Se permettete parliamo di donne)。1970年为华纳公司导演《意大利式嫉妒》(Dramma della gelosia - tutti i particolari in cronaca)。1974年的《我们如此相爱》( C'eravamo tanto amati)是献给德西卡的一部电影,描绘了意大利战后的生活和政治,在国际上获得轰动。他曾八度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1976年凭《讨厌、肮脏、下流》(Brutti sporchi e cattivi)一片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80年凭《草坪》(Terrazza, La)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在政治上,他是意大利共产党党员。

1988年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编辑] 作品风格
斯科拉深深植根于战后意大利喜剧的传统,以精妙入微的心理洞见和政治意识而著称。

[编辑] 代表作品
导演作品
Concorrenza sleale(2001)
Cena, La (1998)
Romanzo di un giovane povero (1995)
Viaggio di Capitan Fracassa, Il (1991)
Che ora è? (1990)
Splendor (1989)
Famiglia, La (1987)
Nuit de Varennes, La (1983)
舞厅(Bal, Le) (1983)
Passione d'amore (1981)
草坪(Terrazza, La)(1980)
特殊的一天(Giornata particolare, Una) (1977)
讨厌、肮脏、下流( Brutti sporchi e cattivi) (1976)
我们如此相爱( C'eravamo tanto amati)(1974)
妒忌梦(Dramma della gelosia - tutti i particolari in cronaca) (1970)
Arcidiavolo, L' (1966)

 
 
 
035-Giuseppe Tornatore 吉赛贝·托纳多雷
姓名 吉赛贝·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出生日 1956年5月27日
出生地 意大利西西里岛Bagheria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剪辑师
吉赛贝·托纳多雷?(1956年5月27日 -), 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剪辑
Giuseppe Tornatore 吉赛贝·托纳多雷
生平简介
早年从事摄影工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得奖,曾任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1982年在意大利萨莱诺影展中曾以长篇纪录片得奖。1985年编导首部剧情片《被称为教授的男人》,此后电影作品几乎都由自己编剧。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浪漫气息。代表作为用长达十多年时间拍摄完成的自传式电影,即《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被称为“回家三部曲”.

[编辑] 言论与琐闻
[编辑] 作品年表
作为导演

2010年 Leningrad
2009年 Baaria (《巴格里亚》)
2006年 Sconosciuta, La (《隐秘》)
2000年 Malèna (《真爱伴我行》,又译《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1998年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海上钢琴师》)
1995年 Uomo delle stelle, L' (《新天堂星探》)
1994年 Pura formalità, Una (《幽国车站》)
1991年 Domenica specialmente, La (《尤其是在礼拜日》,与Francesco Barilli、Giuseppe Bertolucci和Marco Tullio Giordana合导)
1990年 Stanno tutti bene (《天伦之旅》)
1989年 Nuovo cinema Paradiso (《天堂电影院》)
1985年 Camorrista,Il (《被称为教授的男人》)
作为编剧

2008年 Leningrad
2000年 Malèna (《真爱伴我行》,又译《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1998年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海上钢琴师》)
1995年 Uomo delle stelle, L' (《新天堂星探》)
1994年 Pura formalità, Una (《幽国车站》)
1989年 Nuovo cinema Paradiso (《天堂电影院》)
1985年 Camorrista,Il (《被称为教授的男人》)
1984年 Ceuto Giorui a Pabermo (《在巴勒莫的一百天》)
作为演员

2002年 Cineasta e il labirinto, Il
2002年 The Magic of Fellini

玫瑰色的梦——朱塞佩·多纳托雷
英文名:Giuseppe Tornatore
生日:1956年5月27日
星座:处女座
国籍:意大利
地域:欧美

  托纳多雷是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1956年出生于西西里岛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亚镇(Bagheria)。吉赛贝·托纳多雷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工作,最初的职业是当摄影师,他拍的照片被刊登在不同的摄影杂志 上。16岁时他参与了皮兰德罗(Pirandello Luigi)和菲利波(De Filippo)的两出戏剧,这以后他开始涉足电影,初期主要是拍一些纪录片,应该说这段工作经历对他以后的电影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真正让吉赛贝·托纳多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这是一部温馨感人的影片,不但让人们见证了电影的魔力,也使得我们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省视各人儿时的梦想。影片的推出只能用空前成功来形容,不但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同样也屡获殊荣。(这里)  

 
 
 
 
036-Luchino Visconti 鲁奇诺·维斯康蒂
姓名 鲁奇诺·维斯康蒂
   Luchino Visconti
出生日 1906年11月2日
出生地 意大利米兰
逝世日 1976年3月17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鲁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意大利著名导演。
Luchino Visconti 鲁奇诺·维斯康蒂
生平简历
鲁奇诺·维斯康蒂1906年11月2日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父亲是公爵,母亲是意大利大企业家的女儿,从小就受贵族教育的,他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不过生性独立的维斯康蒂,因反抗家庭生活的方式而曾离家出走过。青年时代的他热爱戏剧,因父亲的关系,他也顺理成章的进入剧坛。但后来因剧坛变得死气沉沉,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影。1934年他第一次偶然与电影有了接触。在电影“着迷”中海蒂·拉玛尔以裸体形象示人,在威尼斯引起极大的轰动,执导该片的匈牙利导演迈卡蒂是看过维斯康蒂和后来成为哥哥艾多瓦阿尔多妻子的尼奇·阿里瓦贝拍摄的爱情短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迈卡蒂发现了维斯康蒂的才华,并在维也纳接待了他,随后在伦敦将维斯康蒂引见给一位英国的制片人,但最终没有什么成果。在片场卢齐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职务,有时充当道具管理员,有时是助理服装师。后来,他随着雷诺阿来到罗马拍摄《托斯卡》时,这位年轻的贵族,因为与《电影》杂志社的一群年轻人相遇而走向成熟。但是,1940年雷诺阿在罗马的逗留因意大利与纳粹德国结盟参战而中断。

他的第一部作品《沉沦》是改编自詹姆斯·凯恩的小说《邮差总按两次铃》。这部描写加油站老皮的妻子与人通奸的故事,却被意大利政府禁演。二次大战期间,维斯康提因为把一群游击队藏匿在他家,发现后他被判死刑,他幸运的从牢里逃出,开始过东躲西藏的日子直至大战结束。

1948年他回重回影坛,拍摄了《大地在波动》,这是一部充满左派人道主义思想的半纪录片作品,全片不断以加入旁白的方式,描绘出西西里岛渔民的生活。以安东尼奥为首的一家三代男子,和全村的人一样以捕渔维生,但是所得渔获,却都被不肖渔贩从中剥削,试图自力更生改善现状的男主角,说服家人把房子抵押,买下一艘自己的渔船,在生活似乎将要出现转机时,一场暴风雨却摧毁这一家人的全部希望,船受损、房子被银行没收、家庭成员纷纷出走频临解体,革命不成的男主角,只好再回头去过被剥削的生活。本片对于世袭社会不公的指控溢于言表,全片惊人的写实性,特别令人震撼。本片不但指控渔贩对渔民的剥削,更描绘出所有渔民集体一代又一代甘于这种命运的结果,是使得对抗宿命的勇者,成为一名殉道者,而贫穷会进一步腐蚀人性的尊严和道德理想。

完成于1951年的《小美女》几乎和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本片中,一心想让女儿成为明星的女主角,完全不理会小女儿的感受,和自家经济生活条件的拮据,她帮女儿作造形、拍沙龙照等,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这一番努力只是电影公司工作人讪笑的材料。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对战后贫困生活现况的基本刻画,无处不在,出自对人尊严和价值的关怀,在刻画人物面对贫穷和梦想交战时的处境,格外有力,片中一心想看到女儿成为明星的母亲,发现片厂人员无情地取笑她女儿的试镜时,那种在羞辱中苏醒的意义,等同于《偷自行车的人》里,父亲偷车被抓到、在街上被路人围殴,儿子在一旁哭泣的强烈人道气息。这种完全落实于生活和人的处境的作品,是新写实主义对影史最永恒不朽的启发和意义。

1945-1960年,维斯康蒂还导演了一系列舞台剧。新现实主义趋向衰落后,他致力雨创立一种近似小说的电影叙事风格,拍摄了杰作《情欲》、《罗科和他的兄弟们》。

《豹》曾获得196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影片以1860年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为背景,通过萨里纳亲王这个中心人物的心路历程,反映出面对风起云涌崭新时代的到来,身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的浩荡潮流当中,原有权贵和贵族因此而没落这一无奈而必然的命运。本片出色地展现了浓郁的西西里乡土风情,细腻地了描绘当时贵族的奢华生活,反映出那个变迁的时代的特色和风貌,被称为是“一部上乘的意大利史诗壁画”。 维斯康提通过萨利纳亲王家族的兴衰起伏,表达了自己对新旧交替的感怀,更表达出一种对于时间的无奈和宿命感。同时由于维斯康提本人身为贵族,因此影片也从其自身的经历出发,感慨了贵族阶级的灭亡,被国际影评人认为是他用心灵拍摄的大手笔影片。

《魂断威尼斯》改编自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同名小说。搬上银幕后造成轰动。 内容描写一位艺术家因为沉醉于追求青春与美,而不幸丧失性命。电影大师卢西亚诺·维斯康堤将人对事物的种种看法以高明的艺术技巧,彻底的表现出来。在1911年,有位德国作曲家阿巴森斯哈到威尼斯来休养,起初他对这里的一些景像极为看不顺眼,后来在旅馆里遇到一位美少年塔基欧时,使他原本萎靡的精神为之一振。此后在他的心中一直都对塔基欧留有深刻的印象。由于威尼斯的灰暗气氛使阿森巴斯哈感到难以忍受,于是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但由于行李无法及时运送而不得不再停留一段时间。这时,北非所流行的霍乱传到威尼斯,阿森巴斯哈不幸染上,高烧不退,神智昏迷,还经常梦见塔基欧和他的母亲为了躲避这场灾难而准备离开。一天,当阿森巴斯哈神智不清,坐在沙滩上的椅子上时,恍忽中看见塔基欧穿着泳衣要游到远方去,他起身拦着他却因为体力不支而摔倒在沙滩上,气绝身亡。

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致力于反映人性中的情欲及人于人之间的“背叛”关系。他的一贯倾向是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其作品被称为是“小说派电影”、“有关人的电影”。他的作品同新现实主义电影、同60-70年代欧美流行的“反戏剧”、“反情节”影片在美学上有很大的不同,可谓独树一帜。

[编辑] 逸事趣闻
[编辑] 作品年表
1942年 《沉沦》(Ossessione)
1948年 《大地在波动》 (La Terra trema: Episodio del mare)
获奖记录: 1962年被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评为“世界电影十大佳片”之一
1951年 《小美女》 (Bellissima)
1953年 《意大利影星浮世绘》(Siamo donne) (segment "Anna Magnani")
1954年 《情欲》 (Senso)
1957年 《白夜》 (Le Notti bianche)
1960年 《罗果和他的兄弟们》 (Rocco e i suoi fratelli)
1962年 《三艳嬉春》(Boccaccio '70)(与费里尼、德·西卡各执导一段)
1963年 《豹》 (Il Gattopardo)
获奖记录:1963年第1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1965年 《桑德拉》(另译《北斗七星》)(Vaghe stelle dell'Orsa...)
获奖记录: 1965年第3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66年 《被迷惑的人》(与其它四个导演合作摄制)
1967年 《陌生人》 (Lo Straniero)(segment "Strega bruciata viva, La")
1969年 《受苦的人们》 (La Caduta degli dei)
1971年 《魂断威尼斯》 (Morte a Venezia)
1974年 《家族的肖像》 (Gruppo di famiglia in un interno)
1976年 《无辜》 (L' Innocente)
[编辑] 电影奖项
[编辑] 外部链接
Luchino Visconti

 
 
 
037-Valeria Bruni Tedeschi 瓦莱丽雅·布鲁尼-特德斯奇
姓名 瓦莱丽雅·布鲁尼-特德斯奇
   Valeria Bruni Tedeschi
出生日 1964年11月16日
出生地 意大利都灵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法国
   {{}}
职业 演员
   导演
瓦莱丽雅·布鲁尼-特德斯奇(1964年11月16日 -), 意大利、 法国电影演员,她的妹夫是现任法国总统萨科奇。
Valeria Bruni Tedeschi 瓦莱丽雅·布鲁尼-特德斯奇她的妹夫是现任法国总统萨科奇。
生平
瓦莱丽雅·布鲁尼-特德斯奇出生于意大利都灵,后因为家庭关系搬到巴黎,在法国长大。时至今日,瓦莱丽雅都保持着意大利和法国双重国籍。

1986年,瓦莱丽雅首次参演电影。随着表演经验的增加和演技的增强,瓦莱丽雅开始作为主角出演了诸多国际知名的电影,比如:《A Good Year》(导演:莱特利·斯科特)、《5x2》(导演:弗朗索瓦·欧容)、《Le Temps qui reste》(导演:弗朗索瓦·欧容)、《Munich》(导演:斯皮尔伯格)。

作为演员之外,瓦莱丽雅在2003年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Il est plus facile pour un chameau...》,影片获得诸多奖项,包括路易·德吕克奖。2007年,瓦莱丽雅完成了她的第二部影片《Actrices》。

 
 
 
038-Valerio Zurlini 佛里奥·苏里尼
姓名 佛里奥·苏里尼
   Valerio Zurlini
出生日 1926年3月19日
出生地 意大利博洛尼亚
逝世日 1982年10月28日
逝世地 意大利特兰托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佛里奥·苏里尼(Valerio Zurlini)(1926年3月19日—1982年10月28日), 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
Valerio Zurlini 佛里奥·苏里尼
 
 
2009.12.4.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