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study-000-->study-020-000-->study-020-015-1
意大利电影导演38人资料介绍 2-1
(本页内容源自 中国电影百科网站 关于意大利电影导演的网页)
欢迎订阅本站RSS邮件快讯 >>>>>>
本站中文的RSS文件地址是 ../xml/rss.xml
 
 

A

B

C

F

F续

G

L

M

O

P

R

R续

S

T

V

Z

 
 
意大利最有天才的四位导演
Pier Paolo Pasolini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1922-1975)
Federico Fellini 费德里柯·费里尼 (1920-1993)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1912-2007)
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05-1977)
023-Pier Paolo Pasolini 皮埃·保罗·帕索里尼 (1922-1975)
012-Federico Fellini 费德里柯·费里尼 (1920-1993)
002-Michelangelo Antonioni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1912-2007)
026-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05-1977)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
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05-1977)
Luchino Visconti 鲁奇诺·维斯康蒂 (1906-1976)
Vittorio De Sica 维托里奥·德·西卡 (1902-1974)
Giuseppe De Santis 朱塞佩·德·桑蒂斯 (1917-1997)
026-Roberto Rossellini 罗伯托·罗西里尼 (1905-1977)
036-Luchino Visconti 鲁奇诺·维斯康蒂 (1906-1976)
030-Vittorio De Sica 维托里奥·德·西卡 (1902-1974)
032-Giuseppe De Santis 朱塞佩·德·桑蒂斯 (1917-1997)
 
001-Dario Argento 达里奥·阿金图
姓名 达里奥·阿金图
   Dario Argento
出生日 1940年9月7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
逝世地
Dario Argento 达里奥·阿金图
生平
[编辑] 早年时期
达里奥·阿金图1940年9月7日生于意大利的罗马,他是意大利著名制片人Salvatore Argento和巴西模特Elda Luxardo的第一个儿子。童年的阿金图从父母及亲戚朋友那里听到了许多意大利民间传说和睡前小故事,他十分喜欢格林兄弟、安徒生以及爱伦·坡的作品,而这些也为他日后的事业埋下了种子。

高中时的阿金图便开始为许多电影杂志撰写文章,毕业后他并没有进大学深造,而是在罗马一家晚报社Paese Sera找了份专栏作者的工作。

出于对电影的喜爱,阿金图不久便转行干起了编剧,他当时最主要的作品是与其他人合作撰写的一些西部片剧本,这其中包括了Sergio Leone的名作西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1968)。在该片上映后,阿金图自编自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L' Uccello dalle piume di cristallo (The Bird With the Crystal Plumage,1970),这是一部悬疑氛围浓重的惊竦片,明显受到了西区柯克影片的影响。该片由他父亲的公司所制作,剧本改编自Frederick Brown的小说《The Screaming Mimi》,而阿金图之所以亲自执导本片,主要原因却是他不希望别的导演糟蹋了自己的剧本及制作。

这种对自己作品牢牢把关的严谨态度在日后也成了阿金图工作习惯,他总是对影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巨细无遗地关注,使影片的最后成果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的最初的构想。

[编辑] 导演生涯
作为阿金图的处女作,The Bird With the Crystal Plumage在国际影坛倍受好评,该片次年甚至在历史悠久的Edgar Allan Poe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大奖的提名。于是他继续在父亲的资助下拍摄了另两部影片——Il Gatto a nove code (The Cat o' Nine Tails,1971) 和4 mosche di velluto grigio (Four Flies on Grey Velvet,1971)。

在为意大利的电视短片集Porta sul buio (The Door into Darkness)拍摄了其中两部——Testimone oculare (Eyewitness,1973)和Il Tram (The Tram,1973)后,阿紧图试图以一部浪漫爱情片Le Cinque giornate (The Five Days,1973)来转变人们对他影片风格的一贯印象,然而票房的惨败使他不得不回归到他被人熟知的所谓 "Giallo"风格上来。

在1975年拍摄的Profondo Rosso (Deep Red,1975)中,阿金图为观众展现出一次震撼的视听体验,这是一部充满暴力的惊竦影片。他对镜头的独特运用使影片呈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映像风格,而意大利电子摇滚乐团Goblin则以尖嚣诡戾的配乐成为了阿金图影片的又一大标志。 Profondo Rosso成为了阿金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并且自本片开始,他的制片人由父亲变成了自己的弟弟Claudio Argento。

1977年的Suspiria则让全世界的恐怖片影迷记住了达里奥·阿金图的名字。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Giallo影片,阿金图尝试以描述梦境般的手法勾勒一个歌特式的诡异童话,不断变化的色彩基调使得每一幕场景都成为了独立完整的画面,Goblin狰狞的配乐为画面的表面观感增加了饱满的纵深度,在片中的听觉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对白本身。而他在本片中所创造的独特镜像手法在下一部影片Inferno (1980)中则被运用到了极至。

之后,阿金图重新回归到纯粹的Giallo风格中,拍摄了Tenebre (1982)和Phenomena (1985)。评论界的冷淡反应使得阿金图暂时停止导演工作,转而投身于另一位意大利导演Lamberto Bava的两部系列影片Demoni (Demons,1985)和Demoni 2 (Demons 2,1986)的制片与编剧工作中。而一年之后对影片Opera (1987)的执导则被他称作一段“极不愉快的经历”,除去技术原因及女主角临时变更等问题导致制作延期外,阿金图的父亲Salvatore在拍摄前夕去世,而他长期的女友Daria Nicolodi也在影片完成时与他分了手。

在Opera票房失败后,阿金图决定暂时移居美国调整心情,在那里,他与好友George A.Romero合作拍摄了一部双段式的恐怖片Due occhi diabolici (Two Evil Eyes,1990)。

在1993年依然于美国拍摄的影片Trauma (1993)中,阿金图与前女友Daria Nicolodi所生的女儿Asia Argento第一次担任了女主角,她还在父亲接下来回归意大利后拍摄的La Sindrome di Stendhal (The Stendhal Syndrome,1996) 及Il Fantasma dell'ope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98)中继续出演女主角,其中后者是阿金图对被反复拍摄的经典小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独特全新诠释。之后,阿金图继续拍摄了Non ho sonno (Sleepless,2001)和Il Cartaio (The Card Player,2004)两部影片,以及一部有着致敬意味的电视电影Ti piace Hitchcock? (Do You Like Hitchcock? 2005)。

[编辑] 作品风格
[编辑] 作品列表
[编辑] 导演作品
2007 Terza madre, La (The Third Mother)
2005-2006 "Masters of Horror" (2 episodes, 2005-2006)
- Pelts (2006) TV Episode
- Jenifer (2005) TV Episode
2005 Ti piace Hitchcock? (Do You Like Hitchcock?)
2004 Cartaio, Il (The Card Player)
2001 Non ho sonno (Sleepless)
1998 Fantasma dell'opera, I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1996 Sindrome di Stendhal, La (The Stendhal Syndrome)
1993 Trauma
1990 Due occhi diabolici (Two Evil Eyes) (episode "The Black Cat")
1987 Opera
1985 Phenomena
1982 Tenebre
1980 Inferno
1977 Suspiria
1975 Profondo rosso (Deep Red)
1973 Cinque giornate, Le (The Five Days)
1973 Tram, Il (The Tram) (TV)
1973 Testimone oculare (Eyewitness) (TV)
1971 4 mosche di velluto grigio (Four Flies on Grey Velvet)
1971 Gatto a nove code, Il (The Cat o' Nine Tails)
1970 Uccello dalle piume di cristallo, L' (The Bird with the Crystal Plumage)
[编辑] 其他重要编剧作品
1997 M.D.C. - Maschera di cera (Gaston Leroux's The Wax Mask)
1991 Setta, La (The Devil's Daughter)
1989 Chiesa, La (The Church)
1986 Demoni 2 (Demons 2)
1985 Dèmoni (Demons)
1968 C'era una volta il West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002-Michelangelo Antonioni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姓名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出生日 1912年9月29日
出生地 意大利费拉拉
逝世日 2007年7月30日(95岁)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生平
[编辑] 少年时代
安东尼奥尼生于意大利北部工业小城费拉拉,费拉拉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的中心地带,这个地区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有名,包括它的农业、艺术和文化,这个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建筑。小城费拉拉是安东尼奥尼后来几部影片的出发点,他的剧情片处女作《爱情纪事》开始的几个镜头就是在费拉拉拍摄的,《红色沙漠》中的工业城市背景也取自费拉拉,《云上的日子》中的一个段落也取景费拉拉,《呼喊》也是在波河冲击平原上拍摄。波河地区的薄雾经常出现的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

父母对少年安东尼奥尼管理非常宽松,他经常与父亲一起到街上与其他小男孩一起玩,“奇怪的是,我的小伙伴都是无产阶级,‘穷人’:那个时代还有所谓‘穷人’,我们能通过他们穿衣服的方式看出来。”

[编辑] 影评人时期
安东尼奥尼读中学时喜欢阅读小说和戏剧,高中时爱上一个女孩,为了这个女孩,他高中毕业后追随她进入技术中专读书,当他打算向女孩求婚时,被女孩的父亲拒绝。中专毕业后,安东尼奥尼进入大学学习经济与金融专业,但他经常到文学系旁听。在高中时期,安东尼奥尼就喜欢电影,开始与同学撰写影评。1936年6月30日,安东尼奥尼开始在地方报纸Coriere padano发表了第一篇影评,此后到1949年间,安东尼奥尼共发表了200多篇影评,另有一批署笔名的文章散见于二战期间,至今部分文章已无法证实是否出自安东尼奥尼的笔下。

安氏14年的影评人生涯并非风平浪静。他来到《电影》杂志时,主编是维多里奥·墨索里尼(Vittorio Mussolini)——墨索里尼的的次子,从1938年到1943年6月他始终是这本重要文化杂志的“主编”。因此,当时的《电影》杂志有着双重色彩:它是法西斯党的文化联盟杂志,维多里奥·墨索里尼个人脸上的贴金纸,同时也是二战期间受到政治庇护的独立文化阵地,因为在整整五年中小墨索里尼根本就没来过编辑部。

正是在《电影》杂志工作的特殊背景,安东尼奥尼得以结识当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人士和艺术家。因为,正是在小墨索里尼执掌《电影》杂志期间,这些人在安东尼奥尼之后于1941年至1943年间相继进入《电影》编辑部,他们都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朱塞佩·德桑蒂斯、安东尼奥·比埃朗基里、卡罗·里扎尼,马西莫·米达和马里奥·阿里卡塔。在此期间,与安东尼奥尼个人关系最密切的是学者弗朗切斯科·玛利亚·帕西奈蒂,当时任职于罗马实验电影研究中心(Centro Sperimentale di Cinematografia),后来成为第一部意大利电影史的作者。他妻子的妹妹莱狄齐娅·巴尔伯尼(Letizia Balboni)于1942年嫁给了安东尼奥尼,成为安东尼奥尼的第一任妻子。

1940年,战乱时期的《电影》杂志经常没人来上班,安东尼奥尼经常一个人担负整个编辑部的组稿和出版工作。一天,他发现一位作家没有及时交稿,于是他自做主张,将《波河通信》上的一篇文章转载过来。结果,这篇文章引起法西斯们的愤怒,他们向小墨索里尼写了一封长长的控诉信,要求“开除他并把他一个子儿都不留地丢到马路上”。安东尼奥尼被迫辞职离开编辑部,无奈之中只好进入罗马实验电影研究中心作旁听生,这是当时唯一开放并可以学习电影的学校。

安东尼奥尼的旁听生涯只持续了三个月,也就是说他一生只接受了三个月的电影专业教育。但是,这三个月是神奇的三个月,他学会了许多电影技术知识,掌握了影片的基本创作手段,并且拍出了第一部电影短片,而且这部短片在学生作品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部影片讲述了两个女人的故事,这两个女人是由同一个人扮演的,评委老师对这部短片的技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两个由同一个人扮演的女人会经常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中。安东尼奥尼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掌握了利用定机位的镜头遮盖和剪辑的特殊技巧,后来他在拍摄《职业:记者》时第二次使用了这种技巧,即影片最后那个长长的令人惊讶的长镜头。

从学校毕业后,安东尼奥尼不得不去服兵役。在服兵役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离开兵营。1942年,通过实验电影研究中心的介绍,安东尼奥尼去做助理导演,第一个导演就是罗西里尼。当时,意大利电影的投资状况非常差,但这部电影是在墨索里尼授意下拍摄的,所以安东尼奥尼对影片的内容丝毫不感兴趣。由于他的主要工作是写影评,所以他在罗西里尼那里主要学习了场面调度的各种技巧,这次合作使安东尼奥尼获益匪浅。此后,他经人介绍去了巴黎,为法国电影导演马塞尔·卡内(Marcel Carné)做助理导演,但这次合作非常失败,卡内对这个意大利青年助理导演非常傲慢,根本就不管他,这导致安东尼奥尼对卡内始终抱有不满,他曾经撰写长篇文章批评马塞尔·卡内。

1943年冬,意大利在二战中失利,意大利局势越发不稳定,当时的许多青年导演都处于失业的流离失所中。这个时期,影评稿费是安氏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他还靠翻译一些法语作品维持生活,并且用积攒下来的钱拍摄了纪录片《波河上的人们》。由于法西斯政府迁移,这部影片的最后300米拷贝在萨罗共和国被毁坏,导致影片始终都是不完整的。

[编辑] 纪录片与助理导演时期
1939年,安东尼奥尼来到罗马,为Vittorio Cini做私人秘书,半年后跳槽到著名电影杂志《Cinema》做编辑。数月后,因他转载的一篇文章引起法西斯的愤怒,他被编辑部开除,辗转到意大利实验电影研究中心做旁听生。3个月后,他拍出了第一部短片作品,获得学生短片竞赛第一名,但他无法继续就读,经人介绍,为罗西里尼的一部电影做助理导演,之后奔赴巴黎,为Marcel Carne的一部电影做助理导演,他们合作非常不悦快,安东尼奥尼后来对Carne充满不满。

1943年,安东尼奥尼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一部描写二战时期意大利生活的纪录片,但该片部分拷贝在送往法国的途中被销毁。

[编辑] 在意大利

安东尼奥尼在《职业:记者》的拍摄中
在扎布里斯基角的拍摄中
在拍摄红色沙漠中与演员交谈
安东尼奥尼在《职业:记者》的拍摄中
在扎布里斯基角的拍摄中
在拍摄红色沙漠中与演员交谈

 

进入五十年代,他拍摄了包括《爱情事件》到《呼喊》(Il Grido)等五部故事长片。六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1960年拍摄的《奇遇》(L'Avventura)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作品,虽然本片在当年嘎纳电影节遭来一片倒彩声,但其在国际间大获成功。加上之后的《夜》(La Notte)、《蚀》(L'Eclisse)、《红色沙漠》(Red Desert),这四部电影被世人誉为是安东尼奥尼借助电影对现代生活的一番完美探索。

[编辑] 在美国
1966年,在当时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杰出电影导演之一的安东尼奥尼接受了好莱坞合约,拍摄了三部英语电影,投资方是米高梅(MGM)。第一部影片《放大》(Blow-up)在全球引起巨大的反响,既叫好又叫座。但是,他诠释学生运动的《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则遭受票房的惨败。第三部英语电影是其与美国影星杰克·尼科尔森合作的《过客》(The Passenger),之后便回到意大利,并以《奥伯瓦德的秘密》(The Mystery of Oberwald)和《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Identification of a Woman)两部影片,打破这几年来的沉寂。

[编辑] 晚年
1985年,安东尼奥尼中风失声后,直到1993年,在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鼎力协助下拍摄了影片《云上的日子》,改编自他写的几个短篇小说。1994年,安东尼奥尼因此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大奖。2004年,安东尼奥尼邀请王家卫、斯蒂文·索德伯格共同合作三段体式的影片《爱神》,他在其中执导了第一段《欲》。

[编辑] 趣闻轶事
1944年9月,意大利政局十分混乱,安东尼奥尼与《电影》杂志社的朋友们搬离了距离德国高等学院附近的房子,怕遭到盟军飞机的轰炸。一天,他乘坐的大巴汽车被德军包围,盖世太保架起机枪,车里的人被迫一个一个地从前门走下汽车,经过搜身之后再一个一个地从后门上车。当时,安东尼奥尼身上揣着一本法国抵抗运动的地下刊物,如果被德国人发现,他必然会被当场枪毙。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尽量让自己排在后面下车,当已经下车的人走回汽车时,他装作是已经被搜过身的人,然后再重新做回到座位上。这个办法让他保住了性命。
[编辑] 安东尼奥尼的风格与影响
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在影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在60年代拍摄的影片。他促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转向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形成了一种反通俗化、严肃的电影风格。这些影片描绘了存在于当时社会繁荣经济体系中的反常状态,这种“漠不关心”的社会状态在当时意大利的文学作品中就有所提及。安东尼奥尼在他的多数影片中,对有钱人的描绘是早期新现实主义的有机延伸。对工人阶级中,劳动人民的麻木不仁、漫无目标的生活状态同样进行视觉化的细致描写,安东尼奥尼是悲观的,至少在他的影片中是这样。60年代的“现代情感三部曲”(《夜》(La Notte)、《蚀》(L'Eclisse)、《奇遇》(L'Avventura),被Andrew Sarris称之为“安东尼式无聊”(Antoniennui)的深刻作品。安东尼奥尼将现代城市用冷酷的摄影机镜头描绘成人类自建的迷宫,上流社会的人物始终疏离于他们自己建造的世界。金钱、权利、物质追求都无法满足他们情感的空虚。人与人之间似乎被安东尼奥尼用影象远远隔离,缺乏沟通。性爱永远只是身体上的暂时满足,科技产物似乎比使用它们的人更生动活泼。  在叙事手段上,安东尼奥尼同样出色。经过《失败者》(I Vinti)和《呼喊》的段落式叙述之后,纯粹的现代主义式的故事讲述成为了安东尼奥尼利用的主要手段。在〈红色沙漠〉中,安东尼奥尼用极其缓慢的节奏展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工业社会景象,片中颓废的色彩运用可归结为女主人公吉莲娜的心理困惑,或是安东尼奥尼对这个败落的现代社会的具体观感,当时评论界就此片的色彩把其誉为“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色彩电影”。安东尼奥尼擅长在事件之间,加入许多沉寂时刻(temps morts),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寂静氛围,故意模糊角色之间的情感关系。除外,开放式的结尾亦是安东尼奥尼热忠的表现手法,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蚀〉中的结尾,安东尼奥尼用诸多空镜头表现空荡荡的都市街景,从而质疑了片中那对情侣再相会的可能性。  深焦镜头与运动摄影机的长拍镜头是安东尼奥尼电影中的标志。布景也是他早期电影中常用的手段。他那趋于抽象的构图同样起到了疏离观众的效果。《红色沙漠》中的一些场景中,安东尼奥尼的远镜头使空间显得扁平;在其他一些场景中,色彩分裂成块状和各种几何形状,使影片具有立体主义的风格。

安东尼奥尼一直激励着世界上许多电影工作者去探索省略情节和开放式结尾的叙述。包括米罗什·杨索、安哲罗普洛斯等导演都从安东尼奥尼的独特风格中收益良多。科波拉的《对话》(The Conversation)和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爆裂》(Blow-Out)则直接产生于安东尼奥尼的《放大》。

[编辑] 主要作品及获奖纪录
1940年《波河上的人们》
1944年《城市清洁工》
1950年《一个爱情故事》
1955年《女朋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
1957年《呼喊》
1960年《奇遇》——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1960年《夜》——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62年《蚀》——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1964年《红色沙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1967年《放大》——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1970年《扎布里斯基角》
1972年《中国》——年美国纪录片十佳影片
1975年《职业:记者》
1980年《奥伯瓦德的秘密》
1982年《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戛纳电影节35周年奖
1995年《云上的日子》——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2004年《爱神》
其他奖项

1994年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002年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克终身成就奖
[编辑] 参考书目
《一个导演的故事》,作者: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ISBN: 9787563339358

 
 
一抹绚烂的红——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英文名:Michelangelo Antonioni
生日:1912年9月29日
星座:天秤座
国籍:意大利
地域:欧美


  安东尼奥尼于1912年9月29日生,20岁之前他很倾心造型美术,后来着迷戏剧。曾经拍过精神病院的纪录片,这一经验使他后来作品提倡内在的写实主义,同时也预示着他以后的作品对人的精神状态的病态和异化的关注。
  从写影评、剧本到亲执导筒,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一开始就成了四十年代兴起的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先驱,1960年的《奇遇》以新颖独特的风格和极富现代感的思想内涵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而《红色沙漠》更被誉为电影世界中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其中的红色是“如此绚烂丰盛,带着如此令人心神不安的美”。他一生所获得的各种影坛荣誉超过150个,其中获五个威尼斯、四个戛纳、一个柏林和一个奥斯卡奖项。
(这里)

 
003-Alessandro Blasetti 亚历山德罗·勃拉塞蒂
姓名 亚历山德罗·勃拉塞蒂
   Alessandro Blasetti
出生日 1900年7月3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1987年2月1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演员

Alessandro Blasetti 亚历山德罗·勃拉塞蒂
 
004-Bernardo Bertolucci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
姓名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
   Bernardo Bertolucci
出生日 1941年3月16日
出生地 意大利帕尔玛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玛(Parma)。港译柏纳多·贝托鲁奇,台译:贝纳多·贝托鲁奇或贝尔纳多·贝尔托弗奇等。

 

Bernardo Bertolucci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
Bernardo Bertolucci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
 
简介
[编辑] 早年生活
贝尔那多·贝特鲁奇于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帕尔马,父亲阿蒂利奥·贝尔托卢奇(Attillio Bertolucci)是一位诗人,受家庭影响,贝尔托卢奇从15岁开始写作,并获得文学奖。贝尔托卢奇早年理想是成为一个诗人,同时是一个影迷,阿蒂利奥是帕索里尼的挚友,贝尔托卢奇便成为帕索里尼处女作《乞丐》(Accattone, 1961)的助理导演,从此走入电影界,贝尔托卢奇没有大学毕业。

[编辑] 1960年代
1962年,他指导了自己的短片《La commare secca》,这是一部犯罪短片,贝尔托卢奇用闪回手法将犯罪场景和审判穿插在一起。

1968年,由他执导的影片《同伴》(Partner)就颇具当时兴起的新浪潮电影的特质。此后,他在影片中开始探索那些具有心理困惑的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深厚魅力并在《蜘蛛的计划》( The Spider's Stratagem,1970年)一片中首获成功。

[编辑] 1970年代
1970年,贝特鲁奇导演了影片《The Conformist》。两年后,导演了《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 1973年),该片因强烈的悲观主义和露骨的性爱场面而引发社会争议。

1977年,贝特鲁奇拍摄了描写意大利史诗片《1900》,该片讲述意大利农庄两个出生背景不同的青年在世纪交替的45年间的友情与斗争,并以此折射出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和尖锐复杂的斗争。该片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描绘了意大利半个世纪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影片因预算超支和片长过长而遭到美国制片商剪辑。

不久,贝特鲁奇又拍摄了《Luna》(1979)一片,口碑不菲。

[编辑] 1980年代至今
进入80年代,贝特鲁奇更是佳作迭出。先是1981年导演了《一个荒唐男人的悲剧》(《Tragedy of a Ridiculous Man》,该片讲述了一个父亲寻找亲生儿子的曲折经历,影片以其内含的深遂思想广受好评。1987年,他更是推出了力作《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编辑] 作品年表
导演:
《戏梦巴黎》(2003)【导/编】
《围城》(1998)【导/编】
《偷香》(1996)【导/编】
《小活佛》(1993)【导/编】
《遮蔽的天空》(1990)【导/编】
《末代皇帝》(1987)【导/编】
《荒谬人的悲剧》(1981)【导/编】
《月神》(1979)【导/编】
《一九零零》(1976)【导/编】
《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导/编】
《同流者》(1970)【导/编】
《蜘蛛策略》(1970)【导/编】
《福音书》(1969)【导】
《搭档》(1968)【导/编】
《死神》(1962)【导/编】
《革命前夕》(1962)【导/编】
其他
《西部往事》(1969) 【编】

 
005-Roberto Benigni 罗伯托·贝尼尼
姓名 罗伯托·贝尼尼
   Roberto Benigni
出生日 1952年10月27日
出生地 意大利托斯卡纳阿雷佐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演员
   导演
   编剧
   [[]]
罗伯托·贝尼尼(Roberto Benigni), 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导演。
Roberto Benigni 罗伯托·贝尼尼
 
生平
罗伯托·贝尼尼1952年10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阿雷佐(Arezzo)的Misericordia,他曾在佛罗伦萨培养神父的神学院受教育。由于洪水的原因,又被迫离开了这所学校。后又在普拉多的会计学校学习过。他的父亲Luigi Benigni原来是农民做过木匠、砖瓦匠,1943—1945年曾在纳粹集中营呆过两年。他便是在他父亲的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美丽人生》的创作。

1988年,他因自编自导的喜剧电影《小恶人》开始受到美国观众的关注。在众多意大利喜剧演员中,贝尼尼是最早精确掌握喜剧艺术风格的。受查理·卓别林、基顿、塞勒斯等著名喜剧大师的影响,贝尼尼早先在意大利因拍摄电视系列剧而赢得盛名。贝尼尼制作的很多影片都是电影精品,只是由于语言的相对封闭,缺少让世界了解的机会。八十年代末,他因主演《不法之徒》、《香蕉先生》和《地球之夜》等影片在意大利喜剧电影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1997年他根据父亲事迹亲自改编并导演和主演了影片《美丽人生》,在世界各地叫好叫座,获得了多项国际影展大奖,欧洲电影奖的最佳男主角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连以英语电影为主体的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都颁给他一座特殊成就奖。在《美丽人生》问世后,他已经成了意大利最受大众喜爱及欢迎的电影人了。他以片中既是好爸爸又是好丈夫的角色虏获了国际观众们的心。连挑剔的影评人都对这个具有迷人特质且充满戏剧力的角色赞赏有加。身兼导演的罗伯托·贝尼尼在这部充满人性及希望的电影里,融会了自己的个人记忆及深切的历史悲痛。该片在罗伯托·贝尼尼的家乡拍摄完成,虽然罗伯托·贝尼尼不是犹太人,但他的父亲过去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对他影响很深。在他的电影《美丽人生》得到七项奥斯卡奖的提名后,他会见了当时的意大利总统奥斯卡·L. 斯卡尔法罗(Oscar L. Scalfaro),在和这位总统握手的时候,他幽默地说道:“现在我已获得了奥斯卡奖!”

 
006-Tinto Brass 丁度·巴拉斯
姓名 丁度·巴拉斯
   Tinto Brass
出生日 1933年3月26日
出生地 意大利米兰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丁度·巴拉斯(1933年3月26日—), 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以拍摄情色片闻名。
Tinto Brass 丁度·巴拉斯
 
生平
巴拉斯生于米兰。在20世纪60、70年代,他创作了许多先锋电影,如:《白上之黑》Nerosubianco,《嚎叫》L'urlo以及《假期》La Vacanza。阿巴斯因其创作的情色史诗影片而闻名,如《纳粹荒淫史》Salon Kitty, 《欲望之翼》The Key,《罗马帝国艳情史/卡里古拉》Caligula,其中《罗马帝国艳情史》是一部巴拉斯与其他几位知名人物共同创作的影片,包括著名作家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意大利电影人罗伯特.罗西里尼的侄子佛朗哥.罗西里尼,以及Penthouse杂志的出版商鲍勃.古西奥尼Bob.Guccione。然而,许多人认为《罗马帝国艳情史》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丁度.巴拉斯电影,因为影片的后期制作并未由巴拉斯操手。在身为导演的巴拉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制作人之一的古西奥尼Guccione 在影片中插入了硬核(重口味)色情场景,因此,导演要求将其姓名从演职员名单中删除。尽管没有打上巴拉斯的标签,《罗马帝国艳情史》仍旧包含了许多巴拉斯独有的创作特色,并成为巴拉斯最为广泛被认知的作品,同时也是在美国放映的所有意大利影片中经济利益回报最高的一部作品。

巴拉斯的影片创作遵循一种印象主义的风格,不去试图表现过多的景观,而是通过摇镜和变焦紧紧抓住每个场景中的细微之处以及次要的角色和景物,从而获得一种观众宛如身临故事其中的影片视角和拍摄风格,同时,这种拍摄手法也让影片获得了一种非常快的电影节奏。巴拉斯习惯采用一种常用在电视制作领域的拍摄方法,多机拍摄,也就是在拍摄过程中,让三台摄影机同时录制,每一台机器都侧重不同的景物拍摄。

在巴拉斯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不同的带有导演特色的创作方法。从1976年的影片《纳粹荒淫史》Salon Kitty 开始,镜子这一元素就在巴拉斯的影片场景设计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有时,导演甚至以一个表现镜子的镜头来开始一部影片中的场景,然后将镜头摇至镜中所反映的活动中去,这种独特的拍摄手法创造出一种迷失、剥离之感。巴拉斯的情色电影,尤其是《欲望之翼》The Key, 《米兰达》Miranda and 《疯狂欲望》All Ladies Do It 这三部影片,镜头往往强调女性的臀部和多毛的腋窝,这种过分的关注几乎达到了一种对于某处特定生理特征痴狂、崇拜的程度。巴拉斯的许多情色电影作品似乎都包含了有着强烈真实感的性爱演出,在这种情节的需要下,他的男演员们通常会使用补偿性的假阴茎。

同时,巴拉斯的许多作品中都含有虐待动物的的场景:影片《嚎叫》L'urlo中出现了男人杀死一只老鼠以及一只鹅被斩首的的诸多镜头,而影片《纳粹荒淫史》Salon Kitty中又对屠宰场里一只猪被剖肠破肚的过程有着详细真实的体现。除此之外,巴拉斯几乎一直在为他的朋友Osiride Pevarello做着客串角色的工作,而近几年,多客串与自己的影片中。

 
 
 
007-Marco Bellocchio 马克·贝罗奇奥
姓名 马克·贝罗奇奥
   Marco Bellocchio
出生日 1939年9月9日
出生地 意大利皮亚琴察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马克·贝罗奇奥(Marco Bellocchio) 意大利电影导演,演员,制片人。 1939年9月9日生于意大利皮亚琴察(Piacenza)一个叫Bobbio的小镇 。
Marco Bellocchio 马克·贝罗奇奥
 
生平
马克·贝罗奇奥毕业于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导演专业。后考人英国伦敦艺术学院深造,摄制过一些短片。1965年执导第一部故事长片《怒不可遏》(Fists in the Pocket,1965),使他一举成名。影片主要描写现代家庭的困境。

贝罗奇奥曾投身于意大利共产党的政治活动,摄制过一些政治纪录片。

 
 
 
008-Emanuele Crialese 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
姓名 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
   Emanuele Crialese
出生日 1965年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Emanuele Crialese 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
 
 
009-Luigi Comencini 吕奇·科曼奇尼
姓名 吕奇·科曼奇尼
   Luigi Comencini
出生日 1916年6月8日
出生地 萨罗(Salo)
逝世日 2007年4月6日
逝世地 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吕奇·科曼奇尼(Luigi Comencini),意大利导演,二战后意大利喜剧片的重要导演。
Luigi Comencini 吕奇·科曼奇尼
 
生平简介
科曼奇尼在法国读了高中,之后回到意大利,在米兰学习了5年建筑设计,但他对搜集电影非常感兴趣,开始搜藏、整理早期意大利电影的资料,之后,他成为Alberto Lattuada和Pietro Germi的编剧和助理导演,并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在意大利电影杂志上撰写影评文章。他与Alberto Lattuada和Pietro Germi共同创建了意大利电影资料馆,是今天最大的意大利电影馆藏机构。在熟悉了意大利喜剧片制作之后,他开始拍摄一些短片,并于1948年指导了第一部剧情长片。

[编辑] 电影年表
Bambini in città (1947年)
Proibito rubare (1948年)
L'imperatore di Capri (1949年)
L'ospedale del delitto (1950年)
Persiane chiuse (1950年)
La tratta delle bianche (1953年)
La valigia dei sogni (1953年)
Pane, amore e fantasia (1953年)
Pane, amore e gelosia (1954年)
La bella di Roma (1955年)
La finestra sul Luna Park (1956年)
Mariti in città (1957年)
Mogli pericolose (1958年)
Le sorprese dell'amore (1959年)
Tutti a casa (1960年)
A cavallo della tigre (1961年)
Il commissario (1962)
La ragazza di Bube (1963年)
Tre notti d'amore (1964年)
La mia signora (1964年)
Il compagno Don Camillo (1965年)
La bugiarda (1965年)
Le bambole (1965年)
Incompreso (1966年)
Italian secret service (1968年)
Infanzia, vocazione e prime esperienze di Giacomo Casanova, veneziano (1969年)
Senza sapere niente di lei (1969年)
Le avventure di Pinocchio (1972年),电视
Lo scopone scientifico (1972年)
Delitto d'amore (1974年)
Mio Dio come sono caduta in basso (1974年)
La donna della domenica (1975年)
Basta che non si sappia in giro (1976年)
Quelle strane occasioni (1976年)
Signore e signori, buonanotte (1976年)
Il gatto (1977年)
L'ingorgo - Una storia impossibile (1978年)
Voltati Eugenio (1980年)
Cercasi Gesù (1982年)
Cuore (1984年)
Un ragazzo di Calabria (1987年)
La Bohème (1988年)
Buon Natale... buon anno (1989年)
Marcellino (1992年)

 
 
 
010-Saverio Costanzo 萨维里奥·克斯坦佐
出生日 1975年9月28日
出生地 罗马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萨维里奥·克斯坦佐,1975年生于罗马,意大利电影导演。
Saverio Costanzo 萨维里奥·克斯坦佐
 
个人简介
Saverio Costanzo就读于La Sapienza大学,学习社会学与传播,1998年,他以一篇研究布鲁克林区的意大利、拉丁文化的论文而获得博士学位。在纽约作论文的2年期间,他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学习电影摄影,2004年,他拍摄了第一部剧情长片《PRIVATE》,影片以巴以冲突为背景,该片获得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豹奖。2007年,他的第二部长片《In Memoria di me》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
 
 
 
---------------------------------------------------
011-Renato Castellani 雷纳托·卡斯戴拉尼
姓名 雷纳托·卡斯戴拉尼
   Renato Castellani
出生日 1913年9月4日
出生地 意大利萨凡纳
逝世日 1985年12月28日
逝世地 意大利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雷纳托·卡斯戴拉尼(1913年9月4日 -1985年12月28日), 意大利电影导演。
Renato Castellani 雷纳托·卡斯戴拉尼
 
得奖记录
1948年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Sotto il sole di Roma》)
1952年 第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两分钱的希望》)
1954年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Giulietta e Romeo》)
 
 
 
012-Federico Fellini 费德里柯·费里尼
姓名 费德里柯·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
出生日 1920年1月20日
出生地 意大利Rimini
逝世日 1993年10月31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费德里柯·费里尼,意大利著名导演,1920年1月20日生于意大利里米尼,1993年10月31日逝世于罗马。
Federico Fellini 费德里柯·费里尼
 
生平
1920年,费里尼出生在一个叫里米尼的小镇。小镇有着灰暗森严的冬天,保守的天主教氛围却激发了小费里尼无穷的想象空间。这座亚德里亚海边的小镇成为了费里尼一生“演出”的原始场景,北方小海港的气息和疏懒随意的意大利性情弥散于他的全部作品之中,这个夏天里亮晃晃的阳光和冬天雾锁天空交织的城市给了他最多的创作灵感,而他在70年代更以《我的回忆》一片向故乡表示了深深的感念,这部轻松怀旧的法西斯时代里米尼家庭生活肖像曾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费里尼小时候钟意木偶和马戏,在他的许多电影中都能突出的反映出他对杂耍和马戏所表现出的迷恋,在他的回忆录里,关于他为什么从事电影事业,他说:“如果你看到一只狗跑过去用嘴把半空中的球给衔住,然后骄傲地把球带回来,那狗既快乐又骄傲,因为它会一样特别、有人要看、而且又受赞赏的技艺。而该技巧可以为它换得人们的宠爱,以及高级的狗饼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特殊技艺,一项会赢得别人喝采的技艺。找得到的人算是运气好。我,则找到了电影导演这条路。”这令人忍俊不禁的一段话足已证明马戏在费里尼心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在他的电视作品《小丑》(I Clows)中,关于马戏的描述如同一个梦境:表演开始了,灯光闪烁,喇叭吹奏着奇幻的音符,小丑们涂脂抹粉在场上怪诞的表演疯狂着所有的观众。小费里尼坐在父亲的膝上,冥冥中感觉他就是他们的一分子,而那些小丑也似乎都认识他……马戏团如同一个神秘的世界,吸引着费里尼,召唤他走进无边的想象空间。影迷们曾无数次的问费里尼,听说他少年时曾逃学加入马戏团,这是否是真的?而他只是轻松的笑笑:“我只能说真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一直缠绕着我,多少有些神秘。”马戏团和电影,成为了费里尼逃离现实的最佳去处,如果说费里尼是一名小丑,那么电影就是他的马戏团。

还是学童的费里尼坐在课堂上课,思绪却早已神游到了码头,加入杂耍马戏班的行列,或者倾听时间流逝的声音,辨析远处传来的女人们的气味和教堂里的声音,甚至在想,海滨礁石的后面该有女孩儿和水手做爱吧?她已经被全剥光了么?就这样,一个和家人住在乡间,生活中有教堂、海港、学校、邻居的高个子女孩儿、战争,法西斯主义的男孩沉浸在他自己编织的愉快的幻想里偷偷的成长了。由于费里尼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在手边一切白色的表面,不管是纸张、墙壁、还是桌布上用铅笔、蜡笔画上好几个小时,这为他后来成为了一位漫画作者奠定了基础,以至于后来在拍摄电影时都依然沿袭了他的绘画技巧,把电影中人脸的特征、服装的细节、人的表情,身材都一一画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费氏风格。念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他毛遂自荐,成为了佛罗伦萨幽默周刊《420》的画师。一年后,中学毕业要申请大学时,费里尼面临着人生的交叉口不知何去何从。他不想当律师,那是他父亲的期盼;他不想当医生,那是他母亲的愿望,当然他还是服从了父亲的意愿, 选择了在罗马大学攻读法律,并在1938年定居罗马。

在上大学其间,他为多家画刊画漫画,他的漫画着色明快艳丽,人物形象活泼大胆,最重要的是他的幽默感很强。对于费里尼而言,能让人发笑就是最崇高的工作。他甚至认为自己以后就是干这一行的了。而就在1940年的春天,他看到了著名作家卡夫卡的惊世之作《变形记》,卡夫卡小说里所呈现的置身迷宫般的感觉,和能把日常生活变成魔术般幻觉的能力让费里尼震惊,费里尼忽然觉得文字描述下的世界,毕竟和绘画是有所不同的。从此,费里尼也陆陆续续的做起了编撰剧本的行当。1942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悄然盛行,费里尼也认识了该运动的倡导者罗伯托·罗西里尼,罗西里尼以自己的激情和勇气,扛起了摄影机走出了摄影棚,穿行于大路和人群中,用记录的方式真实的再现了意大利社会的风貌,抨击了法西斯政府对战争的控诉反动。这是无论何种电影棚无法表现达到的效果,这一点,让费里尼深深折服。

1943年,费里尼与茱莉埃妲·玛茜娜结婚,之后玛茜出演了费里尼的多部电影。浮现在她脸上的忧郁笑容和纯真感伤,都恰到好处了表现了费里尼的特殊风格,长期以来成为了费里尼拍摄电影的灵感所在。之后的1944年,他着手写了《罗马,不设防城市》的剧本。当时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使罗马成为了不设防的城市。而意大利的解放,让罗马处处都能看见美国大兵的身影,好莱坞的电影充斥着罗马。费里尼找不到写剧本的活儿,只好和几个老朋友开了一家卖漫画和唱片的书店。美国大兵在他的书店里看着自己被画成漫画的形象会笑上半小时。就是在这样喧闹的气氛里,有一天,罗西里尼找到了费里尼,希望他能写一个描绘抵抗运动领导人一生的剧本。然后罗西里尼扛着摄像机在事件发生的地点,重现当时情景,这部影片以它特有的空间真实感,叙事真实感的“新现实主义”风格轰动影坛。费里尼也因此和罗西里尼成为了好朋友。

在罗西里尼拍摄电影《老乡》时,经常要费里尼进片场帮忙写一幕新戏或改一段对白,而片场里是一片喧闹——机器的轰鸣,演员在背诵台词,剧务人员忙着准备放映机,化妆师紧跟在演员身后,导演拿着话筒跟一位黑人演员喊话……这一切又让费里尼跌入了儿时马戏团的梦里,费里尼想,如果电影是不断发生在“真实人生”和“描绘人生”之间的一种体验,那么又有什么比自己拍摄电影更真实更有体会呢?拍摄电影,可以使导演带领他的演员们展开“发现自我”之旅。于是 1950年开始,费里尼踏上了导演之路。

1950年,费里尼与拉都阿达合作执导《杂技之光》,以十足的黑色幽默方式描绘一些在意大利城镇中巡回演出的杂耍艺人的悲惨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自《杂技之光》开始,费里尼把他自己的片场布置成非常马戏团化,时而搭棚子时而拆棚子,无休止地混乱状态标榜着他的个人风格。1951年他导演《白酋长》,描写一个连环故事画的女读者遇上了自己梦想中的白酋长,才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1953年导演《浪荡儿》,这部影片记述一些青少年的生活。在费里尼的家乡里米尼,一帮年轻人手头上有些零钱,成天在街头游荡,吃喝玩乐,消磨时光。这部影片很有些契诃夫某些短篇小说的气息,它塑造出了典型的“无业游民”形象。其中有这样一场戏:一个曾经风光过的舞台剧演员,被现实生活所逼,在一个小公司挂名演出小角色。有一天,这家小公司到了外省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一个满脑子梦想、对文学野心勃勃的青年(浪荡儿)请求这个曾负盛名的演员聍听他的剧本,这位老演员大受感动,以为自己仍然是青年一辈的偶像,于是一位被人们遗忘的老演员和一个天真的年轻人互相欣赏,吐露心声。而他们彼此都没有发觉对方的真实情况,或者,这已经不重要了。这个带有明显反讽和黑色幽默的镜头标志着一个由幻想、回忆、交流、魅惑的奇境所构成的电影美学新境界也因此诞生。费里尼电影的另一个非常突出的感觉就是他试图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现实主义和强烈的自传性:影片描述孤独而不失幽默的小人物,嘴角永远都露出诡异的笑,他们出现在马路上、咖啡馆里、广场上,他们在现实和幻想中游离,寻找生活的落脚点。这形象几乎贯穿了所有费里尼的电影,成为经典形象。他们的遭遇是现实的,是无根无助的,他们漂泊的生活感动了所有的人,也奠定了费里尼的大师地位。至于自传,则一直都被影迷们视为费里尼电影里最大的悬念,影迷们总是乐于扮演侦探的角色,在他的电影里寻找费里尼早已设好的隐喻和暗示并为此暗自惊喜。

1954年他拍摄了《大路》。大路的情绪很忧郁,调子是自然主义的。写的是一个粗暴的江湖杂耍大力士和一个头脑简单的流浪女人(由费里尼的妻子扮演)之间的悲惨遭遇。费里尼把这部影片称做“我的整个神秘世界的索引大全,我的个性的毫无保留的大暴露”,这部关于个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现实的的成人寓言成功的以“费里尼风格”重新诠释了意大利电影的新现实主义。而该片在荣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后共获得60项以上的国际奖项,堪称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尽管这部电影遭到了当时大部分的左翼记者的猛烈抨击,然而影片的放映成功掀起了50年代世界各国影迷排起长队等待观看费里尼的影片的热潮,而太多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更是在每当哼起《大路》的主题歌时,总是悉悉嗦嗦的吸着通红的鼻子,泪雾迷漫。1955年,这位高产的导演再度拍摄了充满颓废反动意识的电影《骗子》,它以那些棚户居民,即一些象狼那样生活和死去的小偷、骗子,作为悲惨的主人公。故事苦涩辛酸,但却没取得商业上的成功。随后在1957年拍摄了凄凉但不失谐谑的《卡比比里亚之夜》,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受尽了嘲弄、蔑视、侮辱和欺骗,她跌跌撞撞的跟随着一抹曙光回家,正在她茫然无助的时候,她的身边出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她看着他们,本已麻木暗淡的脸又泛起了希望的微笑,跳起了舞蹈。而就在这个时候,她忽然转过身来,面对镜头,看了好几眼。正是这个著名的回望镜头让观众激动不已,戏院里的观众被这奇妙的眼神所震撼,他们分明感觉到了这是一种渴望交流的眼神。他们纷纷交头接耳:“哦,可怜的卡比里亚,我们要帮她一把!”,完全忘记了他们正在电影院里欣赏一种被称之为电影的艺术。而费里尼的伟大就在于他放弃了电影语言的格式,成功的运用意识流的暗示让观众觉得前所未有的投入感。

1960年,他创作了《甜蜜的生活》。据说当时费里尼找甫出道的男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拍这部电影,马斯楚安尼跟大导演讨剧本看,得到的只是一捆空白纸张,里面只有张费里尼画的速写,内容是个赤裸裸勾着一条大阳具的男人在海里游来游去,周遭则有美人鱼前来围绕。马斯楚安尼尴尬地不知该如何拒绝,只有答应演出,这也促成了马斯楚安尼成为了费里尼的御用男演员的开始。这部影片描述的是由马斯楚安尼饰演的花边新闻记者,他混迹于明星、富豪们的生活圈子当中,目击了这些上流寄生虫们的虚浮、堕落和丑闻。他空虚,恶心,但是也无力自拔,因为他本身也是其中的参加者和同谋。影片毫无顾忌地展示了罗马名流们肮脏龌龊、寻欢作乐、得过且过的日常生活。片中那骄奢淫逸的场面和光怪陆离的段落,使得全世界的电影观众既感到震惊,又感到神往。而且还因为费里尼给这部电影的角色取名为“PAPARAZZO”, “PAPARAZZO”从此成为国际通用的“狗仔队”同义词。《甜蜜的生活》尽管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同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教皇勃然大怒,由梵蒂冈天主教廷领导发起运动来反对这部被他们称为“图谋不轨”的影片,罗马的教堂门口贴上了黑色的巨幅海报:“让我们为人民公敌费里尼的灵魂得到救赎而祈祷”;而资产阶级因为自身丑态毕露而怒火中烧,他们出钱让《罗马观察报》撰文的记者每天呼吁电检处撤消准映许可,销毁底片;即使费里尼曾经的支持者也认为费里尼的电影已经离开了底层人民,用华而不实的奢靡场景铺陈着上流社会的颓废。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费里尼的确是天才,他用冷静的语调描述着当时的那个放肆虚无的现实生活。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电影让费里尼完善了新写实主义,超越了新写实主义,富有诗意地重新安排了世界。《甜蜜的生活》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被称为探索二十世纪文化与想象殿堂之门。

两年后,费里尼拍摄了为讽喻《甜蜜的生活》的电检而写的《三艳嬉春》故事中的一段——《安东尼博士的诱惑》,也是费里尼的第一部彩色片。之后的1963年,费里尼拍摄了轰动影坛的代表作——《八又二分之一》。该电影是费里尼的创作转向表现人的内心现实的标志。它通过一个隐喻性的“故事”,探索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苦苦挣扎。影片题目的含义,一说是吉多在拍摄他的第9部影片,却没有完成;一说是费里尼自己的影片——他在此前共拍摄了7部半影片,接近人的内心世界,回忆、回忆幻觉、想象以及梦境与现实的片断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这部影片为什么叫《八又二分之一》?显然这片名并不标示着题材内涵或形象特征,而同无标题音乐的编号一样,仅仅指示出作品的序列。费里尼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曾执导过7部故事片和略等于半部影片的两个插曲,因而这部借男主角吉多来比喻自己创作甘苦和人生经历的影片,便被命名为《八又二分之一》。

费里尼在《八又二分之一》里,大量借鉴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技巧。象征、闪回、幻想和梦噫大量穿插在电影里,使观众能深入地看到吉多的内心状态:吉多在拍片过程在片厂的活动中, 穿插他儿时的回忆与自己的幻想,各个段落以超现实的方式拼贴组合, 似真似幻, 难以区分。片头医师开给焦虑的导演的处方是喝矿泉水与洗温泉浴, 而此二种建议都在他的幻想中以变形的方式出现。例如众人如同领圣水般虔诚地领矿泉水,或是他幼年时洗澡的快乐经验,他想像被众多女子陪侍洗温泉,其实这正代表了他的情欲幻想,他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把他视为神明,把她们自己奉献给他,并且能够始终驯服于他。除此之外他还有各种幻想或回忆景象,如他幼年到海边看浪女跳舞的经验, 他自风雪夜归来, 双手捧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分送众女子,还有他手持皮鞭兴奋地驯服众女子。这些荒诞的场景让影迷们为费里尼疯狂大胆地,甚至“无耻”的暴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而深深折服。《八又二分之一》在剪辑上的时空跳跃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即被人们称作“意识流”的风格。这部现代派的经典之作,是费里尼创作的高峰和转折点。这部1963年拍摄的电影如今被广泛的模仿着,电影里的各种桥段和镜头至今都让人们津津乐道,它几乎成为了心理片的代名词。费里尼在接收采访时说:“在《八又二分之一》里,人就像涉足在记忆、梦境、感情的迷宫里,在这迷宫里,忽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过去是怎样的人,未来要走向何处?换言之,人生只是一段没有感情、悠长但却不入眠的睡眠而已。”

两年之后,费里尼拍摄了另一部自传性很强的电影《朱丽叶与魔鬼》(又名《鬼迷朱丽叶》),在这部电影里,费里尼过分追求神秘主义的梦境空间,在影片里极尽详能的描写一个资产阶级的女人遭到丈夫的欺骗,精神迷惘,陷于离奇古怪的幻觉,最后终于清醒的故事。虽然费里尼和茱莉埃妲两人携手共度一生,而且费里尼也从来没有传出与其他女人的诽闻,但是我想所有对费里尼非常熟悉的影迷都不相信费里尼从没有出轨的行为。尤其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因为电影中充分的表现出费里尼是一个性欲旺盛且对女人充满遐想的导演,他甚至形容男人外遇只是把自己的性器官借给别人用一下罢了,并没有出卖自己的灵魂。或者这正是费里尼的迷人之处吧,他永远是神秘的,让人无法捉摸的。

沉寂了三年之后,费里尼在1968年拍摄了《癫狂三步曲》中的一段——《该死的托比》,1969年拍摄了《爱情神话》,但并没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他自己的评价,他开始远离现象的本质,而深入神秘的内心世界。他也不再希望获得观众的掌声,而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和他的电影一起陷入了低潮。然而1970年后,他陆续拍摄的《小丑》、《罗马风情》、《乐队排演》、《女人城》和《卡萨诺瓦》又掀起了费里尼的创作新高峰。《女人城》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在火车上邂逅年轻貌美的女郎而下车跟踪,误入了全是女人的城市,那里有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员,有歌舞女郎、荡妇、泼妇、应召女郎、“第三性”女郎等等,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女人们的表现让这位男士目瞪口呆。80年代的费里尼转向了形而上学和人道关怀。1983年拍摄的《大海航行》以世界末日为时代背景,对未来世界的渴望为电影主思路。在拍这部电影时,用水压起重机支撑一艘船,架在巨大的摄影棚内,当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晕船了,只有费里尼太专心拍片所以没有晕。他说大海只是一块大的塑胶布,落日是用人工画的,更重要的是,费里尼在这部电影的后面故意让观众看到拍片现场和摄影机后面的自己。他一再让他的观众进入他所制造的魔术幻想中,误以为是真实的,以后再告诉观众那是假的。可是当观众失望时,他又再一次提醒观察这些虚构和梦一般的画面才是人生的真谛。跟着在1986年他继续执导了电影《金格和弗莱德》(舞国);1987年导演《采访:剪贴簿》,在该影片中可看到他对于片厂工作回忆的点点滴滴,几乎是一部完整的费里尼电影自传簿。

正是1987年,费里尼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手持一只导演用的大话筒,神情茫然地望着阴沉的天空自语:“我们还能拍电影吗?”。在商业和娱乐电影成为当今世界电影的主流的时候,我们和费里尼同样悲哀的发现,真正的电影艺术正在消失,连费里尼都无法再为他的的拍片计划找到投资人。于是在1989年拍摄了《月吟》之后,他和他的电影都消逝了。1993年10月31日,费里尼病逝于罗马。意大利举国哀悼一代艺术宗师,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所有影迷为他的逝世而扼挽叹息,人们沮丧的喃喃重复:“再也看不到了,再也看不到了。”

[编辑] 言论与琐闻
[编辑] 言论
我一天不拍片,就觉得少活了一天。这样说来,拍片就像做爱一样。
[编辑] 琐闻
[编辑] 作品年表
[编辑] 导演
1989年 《月吟》(The Voice of the Moon)
1987年 《访谈录》(Intervista)
1986年 《金格和弗莱德》(Ginger and Fred)
1983年 《大海航行》(And the Ship Sails On)
1980年 《女人城》(City of Women)
1978年 《乐队排演》(Orchestra Rehearsal)
1976年 《卡萨诺瓦》(Fellini's Casanova)
1973年 《阿玛柯德》(Amarcord)
1972年 《罗马》(Fellini's Roma)
1970年 《小丑》(The Clowns)
1969年 《爱情神话》(Fellini Satyricon)
1968年 《死亡精灵》(Spirits of the Dead)
1965年 《朱丽叶与魔鬼》(Juliet of the Spirits)
1963年 《八又二分之一》(Otto e Mezzo)
1960年 《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
1957年 《卡比比里亚之夜》(Nights of Cabiria)
1955年 《骗子》(Il Bidone)
1954年 《大路》(La Strada)
1953年 《浪荡儿》(I Vitelloni)
1951年 《白酋长》(The White Sheik)
1950年 《杂技之光》(Variety Lights)
[编辑] 编剧
1987年 《访谈录》(Intervista)
1986年 《金格和弗莱德》(Ginger and Fred)
1983年 《大海航行》(And the Ship Sails On)
1980年 《女人城》(City of Women)
1976年 《卡萨诺瓦》(Fellini's Casanova)
1973年 《阿玛柯德》(Amarcord) Amarcord)
1972年 《罗马》(Fellini's Roma)
1969年 《爱情神话》(Fellini Satyricon)
1968年 《死亡精灵》(Spirits of the Dead)
1965年 《朱丽叶与魔鬼》(Juliet of the Spirits)
1963年 《八又二分之一》(Otto e Mezzo)
1960年 《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
1957年 《卡比比里亚之夜》(Nights of Cabiria)
1955年 《骗子》(Il Bidone)
1954年 《大路》(La Strada)
1953年 《浪荡儿》(I Vitelloni)
1951年 《白酋长》(The White Sheik)
1950年 《杂技之光》(Variety Lights)
1950年 Francis, God's Jester
1948年 The Miracle1948 L'Amore
1946年 《老乡》(Paisan)
1945年 《罗马,不设防城市》(Open City)
[编辑] 参考书目
《我是说谎者:费里尼的笔记》作者:费里尼
《我,费里尼》作者:钱德勒
《电影是什么》作者:费利尼

 
 
 
013-Marco Ferreri 马科·费拉里
姓名 马科·费拉里
   Marco Ferreri
出生日 1928年5月11日
出生地 意大利米兰
逝世日 1997年5月9日
逝世地 法国巴黎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演员
马科·费拉里(Marco Ferreri), 意大利导演,编剧,演员。他1928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1997年因心肌梗塞死于巴黎。
Marco Ferreri 马科·费拉里
 
导演
El pisito (1958)
Los chicos (1958)
El cochecito (1960)
Una storia moderna : l’ape regina (1963)
The Ape Woman (La donna scimmia, 1964)
L'uomo dei cinque palloni (1965)
L'Harem (1967)
Il seme dell'uomo (1969)
Dillinger Is Dead (Dillinger è morto, 1969)
L'udienza (1971)
Liza (Italian dubbed version title La cagna, 1971)
Touche pas à la femme blanche (Italian dubbed version title Non toccare la donna bianca, released in English as Don't Touch The White Woman! 1973)
La Grande Bouffe (Italian dubbed version title La Grande abbuffata, 1973)
La Dernière femme (Italian dubbed version title L'ultima donna, 1976)
Bye Bye Monkey (Italian dubbed version title Ciao maschio, 1978)
Chiedo asilo (U.S. title "Seeking Asylum", 1980)
Tales of Ordinary Madness (Italian dubbed version title Storie di ordinaria follia, 1981)
Storia di Piera (1983)
Il futuro è donna (1984)
I Love You (1985)
Ya bon les blancs (Italian dubbed version title Come sono buoni i bianchi, 1987)
La Carne (also screenwriter) (1991)
La banquette (Italian title: Il banchetto di Platone, 1991)
La casa del sorriso (1991)
Diario di un vizio (1993)
Faictz ce que vouldras (1994)
Nitrato d'argento (1996)
 
 
 
014-Pietro Germi 皮亚托·杰米
姓名 皮亚托·杰米
   Pietro Germi
出生日 1914年9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热那亚
逝世日 1974年12月5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皮亚托·杰米(1914年9月14日 — 1974年12月5日)是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尤其以意大利风格的喜剧片而闻名。昵称The Latin Loner 1974年,因肝炎在罗马去世
Pietro Germi 皮亚托·杰米
 
主要导演作品
1946 Il testimone (+ co-sc)
1947 Gioventù perduta (Lost Youth) (+ co-sc)
1949 In nome della legge (Mafia) (+ co-sc)
1950 Il cammino della speranza (The Path of Hope) (+ co-story, co-adapt)
1951 La città si difende (Four Ways Out) (+ co-sc)
1952 La presidentessa (Mademoiselle Gobette) (+ co-sc); Il brigante di Tacca del Lupo (+ co-sc)
1953 Gelosia (+ co-sc)
1954 "Guerra 1915–1918" episode of Amori di mezzo secolo
1956 Il ferroviere (The Railroad Man; Man of Iron) (+ co-sc, role)
1957 L'uomo di paglia (+ co-sc, role)
1962 Divorzio all'italiana (Divorce Italian Style) (+ co-sc)
1964 Sedotta e abbandonata (Seduced and Abandoned) (+ co-sc)
1965 Signore e signori (The Birds, the Bees, and the Italians) (+ co-sc, co-pr)
1967 L'immorale (The Climax; Too Much for One Man) (+ co-sc)
1968 Serafino (+ co-sc, pr)
1970 Le castagne sono buone (Till Divorce Do You Part) (+ co-sc, pr)
1972 Alfredo, Alfredo (+ co-sc, pr)
 
 
 
015-Matteo Garrone 马提奥·加洛尼
姓名 马提奥·加洛尼
   Matteo Garrone
出生日 1968年10月15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摄影师
Matteo Garrone 马提奥·加洛尼
 
 
016-Sergio Leone 塞尔吉奥·莱奥内
姓名 塞尔吉奥·莱奥内
   Sergio Leone
出生日 1929年1月3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逝世日 1989年4月30日
逝世地 意大利罗马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制片人
塞尔吉奥·莱奥内(Sergio Leone),又译塞尔乔·莱昂内、莱翁内、沙治奥·里昂尼,1929年1月3日生于罗马,1989年4月30日逝世,意大利导演,意大利导演文森佐·莱奥内(Vincenzo Leone)的儿子,被誉为“意大利西部片之父”。
Sergio Leone 塞尔吉奥·莱奥内
 
早期生活
[编辑] 身世与早年生活
塞尔吉奥·莱奥内的外祖父在Lombardie经营一间豪华酒店,祖父是那不勒斯市附近Avellino的乡绅。父亲文森佐·莱奥内是意大利早期著名电影导演、电影活动家,艺名“Roberto Roberti”,后来,塞尔吉奥·莱奥内指导第一部西部片《荒野大镖客》(Per un pugno di dollari,1964)时,就用了“Bob Robertson”的笔名,意为“Robert's son”(罗伯特的儿子),以向其父亲致敬。母亲Bice Valerian是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为了追求他父亲,而退掉了与当地一个王室的订婚,而嫁给文森佐。

莱奥内是家中的独生子,而且是中年得子,莱奥内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40岁。莱奥内出生时,他的父母正犹豫是否去德国,莱奥内的出生导致他们永远留在了意大利。莱奥内后来谈到,由于是独生子,所以他才喜欢在电影中展现男性友情,因为他始终希望有一个哥哥或弟弟。他成长在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时期,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在法西斯上台之前,莱奥内的父亲是意大利导演协会的主席,曾是早期意大利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影片票房曾达到200万里拉。由于1925年拒绝拍摄根据墨索里尼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法西斯上台后遭到打压。为了生活,文森佐不得以将家中物品卖掉,莱奥内说,“我童年时代就是看着家中的好东西一样一样消失的,所以我要在电影中再一样一样把他们找回来。”[1]莱奥内少年时代比较顽皮,曾跟伙伴们站在墙上比赛撒尿,曾与伙伴到犹太人区与那里的小混混群殴[2],他的部分童年记忆后来融入到《美国往事》的创作中。他很聪明,但学习成绩不好,他格外喜欢历史,但由于中学时代正值法西斯执政,历史课本都被法西斯化,他开始对任何书本上的历史表示怀疑[3]。在接触电影之前,莱奥内喜欢上了木偶戏[4]。

二战期间,他经常骑在父亲的后背上,在周末跟父亲去抵抗艺术家聚会的“红房子”咖啡馆(Aragnon),父子经常被秘密警察跟踪。莱奥内说,“我几乎是看着盖世太保那黑猩猩一样的脸长大的。”[5]1942年,他父亲在朋友帮助下,获得拍摄的机会,莱奥内为父亲做了助手,但他认为:“在父亲那里没有来得及学到什么”。

[编辑] 导演生涯
[编辑] 助理导演时期
二战结束后,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莱奥内很快地进入电影界,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助理导演。莱奥内的助理导演生涯为他奠定了丰富的拍摄经验,他曾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著名导演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和科曼奇尼(Luigi Comencini)担任助理导演,学习到如何处理真实历史元素和现实元素,同时他又在好莱坞古装历史片拍摄过程中担任助理导演,其中包括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和威廉·怀勒(William Wyler)等著名导演,他是著名历史片《宾虚》、《特洛伊的海伦》的助理导演,他还为瓦尔什(Raoul Walsh)和弗莱德·金尼曼(Fred Zinnemann)等著名导演做过助理导演,他曾受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邀请参与电影拍摄(该片由于资金问题没有实现),这种经历奠定了他对美国电影制作流程的充分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摄影棚工作经验,并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好莱坞史诗片之间,逐渐找到个人风格。

莱奥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影迷,几乎每上映一部电影都要去电影院观看,而且他无所不看,从史诗片到B级片,他对每个感兴趣的二流导演和三流演员的情况了若执掌。他是西部片影迷,对约翰·福特影片的桥段和对话倒背如流,他也是黑色电影(film noir)的影迷,他最想拍摄的就是西部片和黑色电影,但在有生之前始终没有拍成一部黑色电影,反而拍摄了经典黑帮片《美国往事》。

[编辑] 赏金三部曲
[编辑] 荒野大镖客
拍摄完古装片后,莱奥内跟妻子靠赚来的钱勉强生活,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拉菲尔拉(Raffaella Leone)出生时,意大利电影开始不景气,票房清淡。这时莱奥内的第二个女儿弗兰西斯卡出生。他不得不寻找新的拍片计划,当时一些意大利导演模仿德国人拍摄小成本西部片,莱奥内也在试图寻找合适的剧本。在看过黑泽明的《用心棒》后,他觉得这部片子可以改编成西部片。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意大利一家制片公司Jolly公司,Jolly公司决定投资这部影片《荒野大镖客》(又名:为一小把美元)。莱奥内最想找的演员是亨利·方达(Henry Fonda),但由于投资太低,而且没有人能联系上亨利·方达,Jolly公司推荐Richard Harrison主演,莱奥内推荐了詹姆斯·科本(James Coburn),但因他们的片酬过高(分别为20000和25000美元)而未果。在美国西部电视剧《皮鞭》(Rawhide)中,莱奥内看好男主演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那种缓慢的动作和一言不发的表演,于是通过美国公司的经纪人找到了他,最后以10000美元成交。

影片拍完后,莱奥内本无心将其拍成三部曲。由于Jolly公司没有购买翻拍版权,公司和莱奥内受到黑泽明起诉,诉讼结果是黑泽明获得了该片在日本、韩国与台湾的发行权及该片全球票房的15%。诉讼导致影片在完成1年之后才在美国上映。Jolly最后以诉讼为名,拒绝付给莱奥内薪水,与莱奥内闹翻。作为向制片人的报复,本来不打算继续拍西部片的莱奥内,决定用同样的演员、同样的风格再拍一部西部片,赚更多的钱,故命名为“为了更多一点美元”,即《黄昏双镖客》。

[编辑] 黄昏双镖客
但《黄昏双镖客》不是一部单纯的报复性作品,在影片中,莱奥内发展了美国西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赏金杀手”(Bounty Killer)形象。赏金杀手曾在美国西部片出现过,如安东尼·曼(Anthony Mann)的《裸露的马刺》(The Naked Spur)、戴尔梅·达夫斯(Delmer Daves)的《3H10 to Yuma》也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农户为了获得警方的奖赏而押送犯人的故事。为了符合历史真实情况,莱奥内在美国的芝加哥中心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西部历史资料。在演员的选择上,除了伊斯特伍德之外,他选择了李·凡·克里夫(Lee Van Cleef)饰演退休少校的角色,他也是一个赏金杀手,与“无名氏”(伊斯特伍德饰演)之间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关系,两个人在冥冥中建立起友情。意大利演员吉安·玛利亚·瓦伦特(Gian Maria Volonte)在影片中饰演了凶狠的吸毒成瘾的匪帮头目,影片因吸毒情节在发行时被迫进行了删减,但莱奥内认为,吸毒是为掩盖瓦伦特在表演上的习惯,同时他认为,大麻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黄昏双镖客》在意大利和美国获得了商业上成功,成为当时意大利历史上第三卖座的影片。影片上映后,曾经有两个意大利人闯入莱奥内办公室,质问他说,他们已经看了20多遍影片了,但还是不知道被杀的女人到底是少校的妹妹还是女儿(来自Oreste De Fornari)。其实剧中的一段台词对此有交代,少校对无名氏说:“这种事经常发生在兄妹之间。”

[编辑] 黄金三镖客

莱奥内在《黄金三镖客》中为Eli Wallach试戏。
莱奥内在《黄金三镖客》中为Eli Wallach试戏。美国联合艺术家公司同意与莱奥内合作,再拍摄一部西部片,只要求由莱奥内导演、伊斯特伍德主演,1965年,莱奥内拍摄了赏金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他最为成功的一部《黄金三镖客》。

《黄金三镖客》将故事背景置于美国内战时期的西部,在筹备影片期间,奥逊·威尔斯曾劝阻莱奥内不要拍美国内战,“因为内战题材是被诅咒的题材,很多人都栽在这个题材上”。但莱奥内还是以令人信服的故事和巧妙的隐喻,出色完成了这部电影。影片因三个主人公分别是:“好人黄毛仔”(blondy)、“丑鬼图可”(Tuco)和“坏人天使眼”(Angel Eyes)而得名,讲述三个枪法高明但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去抢夺一笔黄金的故事。影片最后一场戏中的剪辑成为美国电影院校的著名段落。影片中的关于北方军队战俘营的描写,来自美国内战期间的安德森维尔(Andersonville)战俘营的真实事件。在影片中,与美国内战题材的电影多倾向北方军队不同,莱奥内对内战中南方军队和北方军队进行了平等的描述。

在拍摄过程中,伊莱·瓦拉什(Eli Vallach)在铁轨上用火车压断手铐等段落没用替身,非常危险。与其他意大利西部片一样,影片的拍摄得益于西班牙人的帮助,当时是佛朗哥军人专政时期,拍摄过程中,因西班牙工作人员的失误,将安装在桥上的炸药引爆,所幸没有人伤亡,西班牙调来军队连夜赶休木桥,三天内又建起一座新的木桥。影片结尾,好人穿着一个南方士兵身上的斗篷骑马远行,与第一部的开始段落相衔接,使三部曲构成一个圆形结构。该片上映后成为意大利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莱奥内曾偷偷溜到电影院查看观众反响,巧遇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两人因在西部片上中的共同兴趣而决定以后一起合作。

[编辑] 往事三部曲
[编辑] 西部往事
拍完《黄金三镖客》之后,莱奥内打算拍摄黑色电影,他看中了黑帮成员传记小说《小混混》(The Hoods),但美国公司想让他再拍一部西部片,派拉蒙公司的老总在巴黎一家电影院看过《黄金三镖客》之后,决定与莱奥内合作,但他不同意拍摄《小混混》(The Hoods),但允许莱奥内随心所欲地拍摄一部西部片。在拍摄《西部往事》之前,莱奥内对其他意大利西部片已经失望,他宣布这将是自己的最后一部西部片,而且将以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风格拍摄这部影片,他称影片是一部“死者的芭蕾”[6],并且将出现女性主人公,由意大利美女克罗蒂娅·卡迪娜(Claudia Cardinale)扮演,影片终于让莱奥内与自己喜欢的亨利·方达和查尔斯·布龙松(Charles Bronson)合作,同时还有他喜欢的杰森·罗巴兹(Jason Robards)。影片通过5个西部人物原型(印第安人、妓女、匪徒、杀手和铁路大亨),表达了莱奥内对美国西部历史的一种看法。同时影片成为一部对西部片历史“引经据典”的致敬电影,片中可查证的对美国经典西部片的引用就有70多处[7]。其中以对约翰·福特(John Ford)的纪念碑山谷的引用最为著名。

影片在美国并未取得商业成功,但在欧洲国家却大受欢迎。

[编辑] 革命往事
《革命往事》(Giù la testa)起初并不是莱奥内想拍的电影,拍完《西部往事》后,莱奥内决定不拍西部片了,去拍自己钟爱的黑色电影。莱奥内插手这部电影,是为了帮助小舅子弗尔维奥·莫塞拉(Fulvio Morsella)和好朋友克洛狄奥·曼奇尼(Claudio Mancini),于是莱奥内成了《革命往事》的制片人,三个人写了一个25页的剧情大纲,讲一个墨西哥农民和一个爱尔兰革命分子的故事,联艺决定投资,推荐彼得·伯格达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当导演。

彼得·伯格达诺维奇到了罗马,和莱奥内话不投机,最后被送回了美国。在莱奥内心里,《革命往事》最合适的导演是山姆·佩金帕(Sam Peckinpah)[8],但是联艺迟迟不给答复,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按莱奥内的意思,剧中两个人物早就想好人选了,罗巴兹演墨西哥农民,至于爱尔兰革命者,莱奥内最初设想的是马尔科姆·麦克道维尔(Malcolm McDowell)。可惜,联艺把两个人都拒绝了,莱奥内又提出让瓦拉什演农民,再次被拒绝,联艺说,最佳人选已经选好了,让刚获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的罗德·斯泰格(Rod Steiger)来演墨西哥农民。莱奥内心里并不愿意,可是没办法,于是他提出,如果斯泰格演农民,他就要詹姆斯·科本(James Coburn)演革命者,莱奥内对科本的印象非常好,认为科本比伊斯特伍德还威武和具有幽默感[9]。

山姆·佩金帕也同意了担任导演,但就在影片即将开拍的时候,联艺却突然通知莱奥内:如果他不做导演,两名男主演将拒绝拍摄。莱奥内逼不得已,只好再拍最后一次西部片,但他为了让自己满意,决心重写剧本,可他找回过去的搭档编剧后,发现老朋友们与联艺一起在算计自己,他赶走了他们。在这个角度上,莱奥内说《革命往事》是他最失败的电影[10]。

拍摄过程中,莱奥内和罗德·斯泰格的矛盾贯穿始终。

《革命往事》后来在全球发行,被各国发行商改得一塌糊涂。在美国,影片改名为“趴下,你这蠢货”(Duck, You Sucker),在有的国家,改为“一把炸药”(A Fistful of Dynamite),这是为了呼应“赏金三部曲”的片名,但文不对题。在多数版本里,片头毛泽东那段“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名言被删掉,影片结尾爱尔兰“革命怪客 ”肖恩(Sean)临死前的回忆段落被删掉,只有法国上映时保留了《革命往事》的原名及原来版本。

莱奥内的心中并没有打算把《革命往事》算作《西部往事》的延续,以组建另一套三部曲,但外界却将这两部电影加上他最后一部《美国往事》合在一起,称为“往事三部曲”。《革命往事》在意大利又有个名字叫做C'era una volta la rivoluzione,影片还有一个不太正式的英文名叫做Once Upon a Time... the Revolution。对莱奥内来说,他认为影片的名字就是《革命往事》。[11]

[编辑] 美国往事
《美国往事》的拍摄计划一波三折。拍摄黑色电影一直是莱奥内的夙愿,他在朋友Giuseppe Colizzi的介绍下读了美国黑帮成员的自传体小说《小混混》(The Hoods),莱奥内觉得小说一般,但其中关于童年生活的片段促使他想把小说改编成电影。1968年,莱奥内在路过纽约时,见到了小说作者哈里·格雷,但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已经卖给美国导演Dan Curtis,莱奥内交涉未果,决定放弃。但回到罗马,经常想起小说中的细节。法国制片人安德烈·吉诺维斯想与莱奥内合作,莱奥内要求获得小说版权,吉诺维斯出价到25万美元仍未果。最终,意大利制片人格里马尔蒂获得小说版权。

于是莱奥内与格里马尔蒂开始寻找合适的编剧,他们找到约翰·麦勒斯(John Milius),但约翰·麦勒斯正在为科波拉撰写《现代启示录》的剧本,最后邀请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合作。不久,莱奥内与格里马尔蒂发生分歧,格里马尔蒂特别想用该片挽回《1900》和《费里尼的卡萨诺瓦》带来的商业失败,他被卷入商业诉讼,梅勒也渐渐退出计划,莱奥内不得以退出。

最终,美国制片人艾诺·密尔契(Arnon Milchan)从格里马尔蒂手中以75万美元的高价购得版权(他在影片中扮演面条强奸卡罗尔那场戏中的司机),莱奥内得以重新构思《美国往事》,从最初谈判到影片开拍,《美国往事》的剧本版权共谈了15年。为拍摄本片,莱奥内曾见过意大利黑帮的成员,研究犹太黑帮在美国的历史,搜集了很多真实素材。

[编辑] 逝世

1993年第一届意大利莱奥内电影节横幅1989年4月30日,莱奥内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于罗马寓所,终年只有60岁,逝世之前,他正筹拍战争片《列宁格勒900天》。很早他已经预想好影片中的部分镜头,在1984年的访谈录,他提到了影片开始的长镜头:

垂直俯拍一双弹钢琴的手,特写,镜头移开,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在演奏钢琴,是他刚刚写完的《第七交响曲》。镜头慢慢拉开,这里是列宁格勒剧院,镜头从剧院的棚顶移开,音乐渐强,更多乐器加入,转移到残破的街道,市民们拿着枪,走出家门,镜头跟着他们走到路口,与另一队市民汇集,人越汇越多,他们走到火车站,与那里的士兵坐上火车,镜头跟着火车,来到战火纷飞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前线,炮火响起,与音乐汇为一体,音乐在高潮中结束,战斗开始。[12]
[编辑] 主题
由于莱奥内始终拍摄类型片,所以尽管他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观众和影迷,但他的电影在当时甚至今天,一直没有受到影评人和学者的重视。《荒野大镖客》上映时,遭到多数意大利影评人的批评,《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曾受到法国电影杂志《正片》的批评,认为他的电影是一种“空泛的矫揉造作”。在意大利,第一篇真正正面评论莱奥内电影的文章出现在1982年。

在为数不多的研究者中,英美学者与欧洲本土研究者对莱奥内电影的核心主题,有着不同的判断。

死亡主题:以Christopher Frayling为代表的英美研究者认为莱奥内电影的核心主题是“死亡情结”。如影片中经常出现的绞索、十字架、坟墓、棺材等道具。
美国梦:以Gilles Cebe、Philippe Ortoli为代表的欧洲研究者认为莱奥内电影始终围绕着“美国梦及其幻灭”的主题展开,这表现在三部曲的寓意中,在影片中表现为童真的失去,如被杀害的儿童和反复出现的儿童视角镜头等。
[编辑] 美学风格
[编辑] 主要特征
超长片长:自《黄昏双镖客》以后,莱奥内的影片片长相对较长,多数影片片长在2小时以上,《美国往事》导演剪辑版本长达4小时30分钟。
精简的对白:莱奥内西部片的主要形象“无名氏”与美国西部片英雄形不同,他少言寡语,处事谨慎。莱奥内不喜欢让他的人物说话,而喜欢在戏剧化的冲突和人物动作中塑造人物。
反讽与戏仿:莱奥内的西部片以带有反讽色彩的喜剧感著称,人物诙谐、生动、夸张,剧本的戏剧化程度较高。在西部片中,莱奥内喜欢戏仿和引用西部片中一些著名的人物、造型和场景。
无政府主义:莱奥内自称:“我的电影中到处都是政治。”莱奥内的影片产生和流行于意大利西部片盛行时期,但他的西部片,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导演观念,都与其他意大利西部片有着明显区别,这尤其表现在政治观点的表达上。莱奥内成长于墨索里尼时期,他的父亲是意大利电影界的工会领袖和左派代表,深受法西斯主义的迫害,莱奥内说,“我曾亲眼看见家中美好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失去,所以我要在电影中将它们一样一样地找回来。“因此青年时代的莱奥内受到了左翼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表现在他早期参与制作的《烈火焚城记》中。到了60年代末,随着前苏联斯大林政治内幕的揭开,以及蔓延欧洲的红色恐怖和青年革命,莱奥内对极左翼思想开始怀疑,并在《革命往事》中第一次大胆表达了对暴力革命思想的怀疑和讽刺,表达一种无政府主义态度。他个人极少提及政治,他的政治观点都是通过影片间接表现出来的。《革命往事》上映后曾遭到左翼批评届的争议。
[编辑] 电影语言特点
超大特写:莱奥内对特写的大胆运用和创新成为电影史上运用特写镜头的典范,他的人物脸孔特写往往超过一般特写的取景范围,将特写镜头更加深入,最大时摄影机只对准人物的眼镜,以突出主人公强烈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并以连续推进的”渐近式特写“,强化从人物冷漠的外部面貌进入内心世界的过程,并配合闪回、音乐和交叉剪辑,使特写的运用更加强烈有力。
间断性闪回:莱奥内的闪回经常突破了闪回手法通常的叙事功能,往往出现在影片结尾,如《黄昏双镖客》和《西部往事》,决斗前的闪回,让贯穿影片的因果事件悬念,即原因(过去)与结果(现在)发生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爆发出强烈的戏剧力量、叙事力量和情感力量。莱奥内在运用这种闪回时,往往是一些带有复仇色彩的主人公在与凶手决斗的时刻,塔伦蒂诺称之为“Anwser first, question later”(答案在前,问题在后)[13]。
慢板平移与慢板平移:莱奥内喜欢固定机位的镜头,但他的电影中也有许多平移镜头(travelling),他对平移镜头的运用与他电影那种动静相宜的风格非常接近,镜头平移的速度经常向极慢和极快的两极发展,极慢的平移镜头往往出现在影片结尾的决斗场面,以较低的机位缓缓移动,仿佛一个紧张的观众面对一场千津一发的决斗时,谨慎而小心的脚步移动,《黄昏双镖客》、《西部往事》中的决斗前都运用了这种慢平移镜头。莱奥内的满平移镜头经常用来表现西部世界弱小而无辜的群众,如执行绞刑时小镇村民和战俘营中的士兵等。在《黄金三镖客》中,当图可和金毛仔到达墓地时,图可围绕着巨大的圆形坟场快速奔跑时,莱奥内运用了一组长焦镜头拍摄的快速平移镜头,配合莫里康尼为这个段落提前谱写的乐句,人们在图可的奔跑中看到密密麻麻的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坟墓渐渐虚化,烘托了影片讽喻战争的主题,同时将影片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莱奥内喜欢对基本的电影技巧进行两极化的运用与对比。
蒙太奇:吕克·穆莱(Luc Moullet)认为,莱奥内是二战后意大利电影中最重要的爱森斯坦继承者,他是意大利类型片导演中最重视电影剪辑语言的革新家之一。莱奥内喜欢用严谨的形似特征进行剪辑,如圆形的枪口剪火车头,大烟馆的烟灯剪路灯灯。在《荒野大镖客》中,莱奥内运用了声音的连贯性进行讽刺性交叉剪辑。
内部声音与外部声音的渗透:莱奥内与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莫里康尼的合作成为电影史的佳话。《西部往事》的开场段落,被英国学者Christopher Frayling称为“自然声响与音乐的交响乐”[14],莱奥内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在西部片中注意真实的环境声响的表现力,并将自然声响创造出独特的故事气氛,如《西部往事》中McBain一家遭到Frank匪帮屠杀前,通过自然界的异常声响预示灾难的到来。
成人童话观:莱奥内始终认为电影是一种“成人童话”,所谓成人童话,就是运用真实的电影元素(成人特征)讲述的童话故事(神话色彩),前者在他的电影中表现为一种超越了美国西部片的现实主义特征(真实的史料、服装、射击、搏斗),以及对西部历史本质的再挖掘,后者则大量借鉴了西西里木偶戏和意大利即兴喜剧传统,创造性地塑造人物,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喜剧风格。

《黄金三镖客》最后三人决斗时的著名盛大坟墓场景,内战中牺牲士兵的坟墓围成圆形,模拟古罗马的斗兽场,这场戏采用了大全景与大特写交错剪辑,充分发挥了宽银幕构图的表现力,一秒钟的决斗却由74个镜头组成。


[编辑] 美学来源
莱奥内电影的风格是非常突出的,尤以他拍摄的意大利西部片最为集中,总体上呈现一种亦庄亦谐、动静相宜的风格,喜欢在两极化的对立中创造出扣人心弦的剧情张力,在人物性格上,他颠覆了美国西部片惯常的人物定位等。

意大利歌剧: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认为,莱奥内电影是一种意大利歌剧式的西部片,但莱奥内在本人他的长篇访谈中,却否认了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他认为“意大利歌剧中没有任何现实”,而他的自己却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深刻影响。尽管如此,莱奥内的影片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这些主题在超过一般电影长度的时间中不断延伸,无论其长度、节奏变化、章节变化还是情感基调,都与意大利歌剧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意大利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莱奥内电影充满一种犀利的反讽风格,有着一种持久的幽默感,这在《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和《革命往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的电影中时常出现一些喜剧化的人物,疯癫的老头、情感单纯的混蛋和恶棍等,以及少言寡语但与这些喜剧人物相呼应的主人公。这种喜剧风格和人物设置来自意大利传统的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一种自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意大利古老民间喜剧形式,这种喜剧中的人物都是相对固定的,有着一种朴实的民间色彩。
西西里木偶戏:莱奥内的喜剧风格和电影风格,还来源于一种在意大利西西里流传的木偶戏(Opera dei Pupi),这也是一种在意大利流传广泛的民间戏剧形式之一,尤其在十九世纪成为流行一时的表演形式,这种木偶戏一般由戏团在城市和乡村流动演出,内容始终以骑士题材围绕法国的罗兰史诗(Chanson de Roland)进行,但剧团会根据每个当地情况,临时修改剧本甚至由木偶家根据当地特色,在语言和故事内容以及角色上,即兴进行戏仿演出(la parodie),充满讽刺,在喜剧中针砭时弊,借木偶人讥讽当地官僚和贵族,颇受民众欢迎。其主人公的木偶造型来自西班牙文学人物唐吉诃德(Don Quichotte),是一个瘦弱、细高、无能但充满道德的骑士。许多当代意大利作家、戏剧家都从中获取大量创作灵感,近年,剧作家尤奈斯库曾宣布应该将西西里木偶戏申请为认为“人类非物质化文化遗产”。
[编辑] 影响
奥利弗·斯通称他是看着塞尔吉奥·莱奥内的电影长大的。[15]
[编辑] 言论
我爸爸是第一拨加入法西斯的,可是十天后,他们跑来要他再交一次钱,因为管钱的跑了,我爸就再也不相信法西斯了,所以我侥幸的没有在德国出生缺乏来源。
所谓意大利的法西斯,就是被意大利人们看得过于严肃的狗屁[16]。
西部片的发明者是荷马[17]。
我跟戈达尔有共同之处,就是我们都在拍摄之前把所有东西都写好了[18]。
政治电影(le cinéma militan)应该留给党员们去看[19]。
希区柯克的剧情是经不起推敲的[20]。
只有一个东西能让知识分子和农民走到一起,那就是革命,而且是暴力革命[21]。
革命者的首要武器是炸药,不是冲锋枪,不是手枪,绝对不是。炸药是革命的神[22

 
塞尔吉奥·莱奥内完全电影年表[隐藏][编辑] 导演
Gli Ultimi giorni di Pompei,1959年, 《庞贝城的末日》,未署名
Il Colosso di Rodi,1961年, 《罗德斯巨人》
Per un pugno di dollari,1964年,《荒野大镖客》
Per qualche dollaro in più,1965年,《黄昏双镖客》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1966年,《黄金三镖客》
C'era una volta il West,1969年,《西部往事》
Once upon a time...the Revolution,1971年,《革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年,《美国往事》
[编辑] 制片人
Troppo forte, 1986年, 执行制片,未署名
Bianco, rosso e Verdone, 1981年, 执行制片,未署名
Un Sacco bello, 1980年, 制片
Il Giocattolo, 1979年, 执行制片,未署名
Il Gatto, 1978年, 制片
Un Genio, due compari, un pollo, 1975年, 执行制片,未署名
Il Mio nome è Nessuno, 1973年, 执行制片,未署名
[编辑] 助理导演
1.Il Mio nome è Nessuno, (1973), 导演:Tonino Valerii,执导了3场戏,但未署名:Henry Fonda刮胡子,Terence Hill在酒吧开枪赌酒和最后的决斗。
2.Sodom and Gomorrah, (1962), 导演:Robert Aldrich
3.Ben-Hur, (1959), 导演:William Wyler,史诗片经典,获得11项奥斯卡奖
4.Gli Ultimi giorni di Pompei, (1959), 导演:Mario Bonnard,动作惊险片
5.Il Figlio del corsaro rosso, (1959), 导演:Primo Zeglio
6.The Nun's Story, (1959), 导演:Fred Zinnemann
7.Nel segno di Roma, (1959), 导演:Guido Brignone
8.Quai des illusions, (1959), 导演:émile Couzinet
9.Afrodite, dea dell'amore, (1958),导演:Mario Bonnard
10.El Maestro, (1957), 导演:Aldo Fabrizi, Eduardo Manzanos Brochero
11.Helen of Troy, (1956), 导演:Robert Wise,史诗片
12.Mi permette, babbo! (1956), 导演:Mario Bonnard
13.La Ladra, (1955), 导演:Mario Bonnard
14.Hanno rubato un tram, (1954), 导演:Mario Bonnard,Aldo Fabrizi,意大利喜剧
15.Questa è la vita, (1954), 导演:Aldo Fabrizi,Giorgio Pastina,意大利喜剧
16.Tradita, (1954),导演:Mario Bonnard
17.Frine, cortigiana d'Oriente, (1953), 导演:Mario Bonnard
18.La Tratta delle bianche, (1953), 导演:Luigi Comencini,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
19.L'Uomo, la bestia e la virtù, (1953),导演:Steno,喜剧片
20.Il Folle di Marechiaro, (1952), 导演:Roberto Roberti,莱奥内父亲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莱奥内完成了后半部分拍摄,并在剧中扮演了一个美国士兵
21.Jolanda la figlia del corsaro nero, (1952), 导演:Mario Soldati
22.I Tre corsari, (1952), 导演:Mario Soldati
23.Quo Vadis, (1951), 导演:Mervyn LeRoy,史诗片
24.Taxi di notte, (1950),导演:Carmine Gallone,喜剧片
25.Il Brigante Musolino, (1950), 导演:Mario Camerini,正剧
26.Il Voto, (1950), 导演:Mario Bonnard,喜剧片
27.Il Trovatore, (1949), 导演:Carmine Gallone,音乐歌舞片
28.Fabiola, (1949),导演:Alessandro Blasetti,史诗片
29.La Forza del destino, (1949), 导演:Carmine Gallone,音乐歌舞片
30.Ladri di biciclette (1948),导演:Vittorio De Sica,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
31.La Leggenda di Faust, (1948),导演:Carmine Gallone,音乐歌舞片
32.Rigoletto (1946),导演:Carmine Gallone,音乐歌舞片
 
关于塞尔吉奥·莱奥内的参考书目[隐藏]注:粗体为有研究参考价值的重要书目和文章。

图书
Once upon a time in Italy : The westerns of Sergio Leone,Christopher Frayling,Editions de la Martinière,2005,ISBN 2732433322,英国,法译本
Sergio Leone: Something to Do with Death, Christopher Frayling,纽约,2000
Sergio Leone,Philippe Ortoli,L'Harmattan,2000年,ISBN 2738424287,作者为比利时人,现为法国大学教师,该书于法国出版
Conversations avec Sergio Leone(塞尔吉奥·莱奥内谈话录),Sergio Leone,No?l Simsolo,Cahiers du Cinéma出版社,1999年,ISBN 2866422090,法国,巴黎
Sergio Leone: The Great American Dream of Legendary America, Oreste De Cornare,罗马,1997
Sergio Leone,Oreste de Fornari,Gremese International,1997年,ISBN 8873011357,意大利,罗马
Sergio Leone,Gilles Cèbe,Veyrier/Lib,1990年,ASIN 2851993143,法国,巴黎
Sergio Leone, Gilles Cressard,巴黎,1989
Sergio Leone, Francesco Mininni,巴黎,1989
Once upon a Time: The Films of Sergio Leone, Robert C. Cumbow,Metuchen, New Jersey,1987
Tutti i Film di Sergio Leone,Oreste De Fornari,米兰,1984
Once upon a time: the films of Sergio Leone, Robert C. Cumbow, The Scarecrow Press,1982年,英国,伦敦
Spaghetti Westerns: Cowboys and Europeans: From Karl May to Sergio Leone,作者Christopher Frayling,伦敦,1981
Les Bons, les sales, les méchants et les propres de Sergio Leone,作者Gavin Lambert,巴黎,1976
Worldcat,关于莱奥内的图书资源
杂志
Les Cahiers du cinéma
第184期,1966年11月号
第218期,1970年3月号
第422期,1989年7月、8月纪念专号,共有6篇文章
第589期,2004年4月,《Sergio Leone与意义的虚无》专号,共有4篇文章

Cinéma 69
第140期,1969年11月号

La Revue du cinéma
第395期,1984年6月号

Positif
第77-78期,1969年

 
参考条目
意大利西部片
西部片
黑帮片
[编辑] 参考文献
莱奥内逝世,1989年5月1日《纽约时报》纪念文章,英文
庸俗的尊严,吕克·穆莱,法文
向意大利西部片之父致敬,《纽约时报》文章
莱奥内的爵士西部片,《纽约时报》文章
[编辑] 注释
1.↑ Sergio Leone,No?l Simsolo,Conversation avec Sergio Leone,《电影手册》出版社,法国,巴黎,1999年版,第18页。
2.↑ 同上,第23页。
3.↑ 同上,第19页。
4.↑ 同上,第22页。
5.↑ 同上,第18页。
6.↑ 同上,第133页。
7.↑ Christopher Frayling,Il était une fois en Italie, le Western de Sergio Leone,édition de la Martinière出版社,法国,巴黎,2005年版,第59页。
8.↑ Sergio Leone,No?l Simsolo,Conversation avec Sergio Leone,《电影手册》出版社,法国,巴黎,1999年版,第142页。
9.↑ 同上,第144页。
10.↑ 同上,第154页。
11.↑ 同上,第149页。
12.↑ 同上,第198页。
13.↑ Cammile Nevers,Interview about Resevoir Dogs(《〈落水狗〉访谈》),1992年,收录于QUENTIN TARANTINO Interviews,Gerald Peary主编,Univercity Press of Mississippi出版社,1998年,第7页。
14.↑ Christopher Frayling,米高梅版《西部往事》DVD导评。
15.↑ “I grew up looking at Sergio Leone, and i was very impressed by him....”,Film Voices: Interviews from "Post Script",Gerald Duchovnay主编,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美国,Albany,2004年,第94页。
16.↑ Sergio Leone,No?l Simsolo,Conversation avec Sergio Leone,大旗虎皮译,《电影手册》出版社,法国,巴黎,1999年版,第20页。
17.↑ 同上,第82页。
18.↑ 同上,第137页。
19.↑ 同上,第138页。
20.↑ 同上,第107页。
21.↑ 同上,第149页。
22.↑ 同上,第151页。
[编辑] 外部链接
Fistful-of-Leone.com
Sergio Leone Web Board
Senses of Cinema: Great Directors Critical Database
www.fistfulofwesterns.com A Fistful of Westerns
www.Spaghetti-western.net The Spaghetti Western Database
10kbullets Feature Article: Sergio Leone
findagrave.com
塞尔吉奥·莱奥内
塞尔吉奥·莱奥内在英语维基
莱奥内谈《美国往事》,大旗虎皮译
革命怪客的《革命往事》,作者:大旗虎皮
 
 
017-Alberto Lattuada 阿尔贝托·拉都达
姓名 阿尔贝托·拉都达
   Alberto Lattuada
出生日 1914年12月13日
出生地 意大利米兰
逝世日 2005年7月3日
逝世地 意大利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阿尔贝托·拉都达(1914年12月13日 -2005年7月3日), 意大利电影导演,。
Alberto Lattuada 阿尔贝托·拉都达
 
 
019-Nanni Moretti 南尼·莫雷蒂
姓名 南尼·莫雷蒂
   Nanni Moretti
出生日 1953年8月19日
出生地 意大利布鲁尼科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演员
   导演
   编剧
   制片人
南尼·莫雷蒂 (1953年8月19日 — ),意大利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
Nanni Moretti 南尼·莫雷蒂
 
生平
1953年8月19日生于意大利布鲁尼科。他的父母都是老师,难怪莫瑞蒂的影片中经常出现教师的形象。孩提时,他有两个爱好:水球和戏剧。为了买一部8毫米摄影机,他不惜变卖了自己的邮票。正是用这部摄影机,莫瑞蒂拍摄了早期短片:《La Sconfitta》、《Pate de bourgeois》和《Come parli frate》。令人称道的是,莫瑞蒂还是一位出色的演员。1978年,塔维亚尼兄弟发现了他的表演天分,让他在8毫米影片《Padre Padrone》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儿子的房间》中的乔瓦尼也是由他亲自出演。

[编辑] 作品列表
[编辑] 导演作品
政界巨鳄 Caimano, Il (2006)
儿子的房间 The Son's Room (2001)
金色的梦 Sogni d'oro (1999)
比安卡 Bianca (1999)
两个四月 Aprile (1998)
亲爱的日记 Caro diario (1994)
红色木鸽 Palombella rossa (1990)
混乱终了 Messa è finita, La (1986)
Ecce Bombo (1978)
自给自足 Io sono un autarchico (1978)
[编辑] 演员作品
儿子的房间 The Son's Room (2001)
金色的梦 Sogni d'oro (1999)
比安卡 Bianca (1999)
两个四月 Aprile (1998)
亲爱的日记 Caro diario (1994)
Portaborse, Il (1992)
红色木鸽 Palombella rossa (1990)
混乱终了 Messa è finita, La (1986)
Ecce Bombo (1978)
自给自足 Io sono un autarchico (1978)
[编辑] 编剧作品
政界巨鳄 Caimano, Il (2006)
儿子的房间 The Son's Room (2001)
金色的梦 Sogni d'oro (1999)
比安卡 Bianca (1999)
两个四月 Aprile (1998)
亲爱的日记 Caro diario (1994)
红色木鸽 Palombella rossa (1990)
混乱终了 Messa è finita, La (1986)
Ecce Bombo (1978)
自给自足 Io sono un autarchico (1978)
[编辑] 外部链接
南尼·莫雷蒂
2001年《儿子的房间》获得金棕榈(Charlotte Rampling主持,安东尼·班德拉斯和梅兰妮·葛瑞菲丝颁奖

 
 
 
020-Ermanno Olmi 艾玛诺·奥米
姓名 艾玛诺·奥米
   Ermanno Olmi
出生日 1931年7月24日
出生地 意大利
逝世日 [[]]
逝世地
国家/地区 意大利
   {{}}
   {{}}
职业 导演
   编剧
艾玛诺·奥米(Ermanno Olmi),意大利导演。
Ermanno Olmi 艾玛诺·奥米
 
生平
1931年生于意大利北部隆巴迪亚(Lombardy)地区的贝加莫市,在成为米兰的Edisonvolta电力公司的一名职员后,于50年代初期开始为公司摄制短纪录片,数量超过40部,题材大多为工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倾向于表现工业环境里的人。1958年,公司派他去拍摄一部关于水电大坝的短片,他利用这次机会,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时间停止了》(Time Stood Still),讲述了高原水库的工地上一位负责看守的老人和他的大学生助手在寂寞生活中结下友谊的简单故事。第二部影片《工作》(1961)为他带来声望。1978年的《木屐树》(L'albero degli zoccoli),讲述19世纪末Lombardy地区几户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痛苦与欢乐。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编辑] 电影年表
[编辑] 导演
Centochiodi (2007)
Un ballo in maschera (2005) (TV)
Tickets (2005) - in co-regia con Abbas Kiarostami e Ken Loach
Cantando dietro i paraventi (2003)
Il mestiere delle armi (2001)
Il denaro non esiste (1999)
Genesi: La creazione e il diluvio (1994) (TV)
Il segreto del bosco vecchio (1993)
Lungo il fiume (1992)
12 registi per 12 città (1989) - episodio "Milano"
La leggenda del santo bevitore (1988)
Lunga vita alla signora (1987)
Imago urbis (1987) - in co-regia con Mauro Bolognini, Damiano Damiani, Carlo Lizzani, Luigi Magni, Folco Quilici, Ettore Scola, Florestano Vancini e Lina Wertmüller
Milano (1983)
Cammina, cammina (1982)
L'albero degli zoccoli (1978)
La circostanza (1973) (TV)
Durante l'estate (1971) (TV)
Un certo giorno (1969)
I recuperanti (1969) (TV)
Beata gioventù (1967)
La cotta (1967) (TV)
Nino il fioraio (1967)
Racconti di giovani amori (1967)
E venne un uomo (1965)
I fidanzati (1963)
Fertilizzanti complessi (1961)
Le grand barrage (1961)
Un metro lungo cinque (1961)
Pomodoro (1961)
Il posto (1961)
Sacco in plypac (1961)
Il grande paese d'acciaio (1960)
Po: forza 50.000 (1960)
Il tempo si è fermato (1959)
Cavo ad olio fluido a 220.000 volt (1959)
Fertilizzanti prodotti dalla società del Gruppo Edison (1959)
Natura e chimica (1959)
Colonie Sicedison (1958)
Il frumento (1958)
Giochi di colonia (1958)
Grigio (1958)
Tre fili fino a Milano (1958)
Venezia città minore (1958)
Campi sperimentali (1957)
Fibre en civiltà (1957)
Costruzioni mecchaniche riva (1956)
Manon: Finestra 2 (1956)
Michelino 1A B (1956)
Buongiorno natura (1955)
Cantiere d'inverno (1955)
L'energia elettrica nell'agricoltura (1955)
La mia valle (1955)
L'onda (1955)
Il pensionato (1955)
Il racconto della stura (1955)
Società Ovesticino - Dinamo (1955)
Dialogo tra un venditore di almanacchi e un passagero (1954)
La pattuglia di Passo San Giacomo (1954)
La diga sul ghiaccio (1953)
El Frayle (1953)

 
 
 
未完接下一页
20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