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m-save-000---> m-save-MY221-230 |
||||||||||||||||||||||
马涌文章保存 221-230 |
||||||||||||||||||||||
|
||||||||||||||||||||||
|
||||||||||||||||||||||
MY-221“Django”中的“D”不发音吗? |
||||||||||||||||||||||
发表日期 2019.10.9 |
||||||||||||||||||||||
“Django”中的“D”不发音吗? 作者:Elizabeth Pyatt “Django”的词源和法语拼写 姜戈这个名字最著名的名人是姜戈·亨纳特(Django Reinhardt),他是一位并非非洲裔美国人或非洲裔传统的爵士吉他手,而是法国罗姆人(吉普赛人)。具体而言,他是一个生活在法国的罗姆人(这会影响名字的拼写方式)。 根据《纽约客》的说法,“Django”(意为“醒来”,“to awake”)这个名字是他在部落中使用的秘密的罗姆人名字。姜戈·亨纳特的正式姓名是让·亨纳特(Jean Reinhardt),是他在法国政府的正式姓名。这两个名字的用法让我们在追溯个体的罗姆人取名方面非常棘手… 请注意,“Dj”这个字母组合是以法语拼写英语字母“J”发音的方式。如果亨纳特是来自一群生活在法国境外的罗姆人,他的名字可能会拼写为“Jango”(没有‘D’)。但并不意味着“D”是不发音的。 现代法语恰好缺少字母“J”(/?/,语音学的转录)和字母“CH”(/?/)的发音。他们的“J”实际上是“ZH”(或者/?/或者/?/),而“CH”现在是“SH”(或者/š/或者/?/)。在需要拼写英文文字时,他们给J添加一个字母/d/,或者给CH添加一个字母/t/。因此,法国人的地图上将(国家)乍得写成“TCHAD”(英语“CHAD”,法国曾经的非洲殖民地),将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写成“DJAKARTA”(英语“JAKARTA”)。 为什么呢?因为英语字母的“CH”,“J”实际上在国际音标中的破擦音分别是/t?,d?/,或者有时是/tš,d?/(表示它们是复合的发音)。英语字母“J”被说为/d/,但用“zh”/?/发音。 试着分别读“D”/d/和“J”/d?/,你会发现你的舌头处于相同的位置。只有舌尖的释放是不同的。“T”/t/和“CH”/t?/也是如此。 因此,结论是:在法语中,“D”并不是不发音的。在英语中,“D”不发音吗? 有趣的是,虽然大多数说英语的人在学习语音之前都不会意识到D和J的相似性,但是对于说英语的人来说,D/d/和J/d?/的发音是不同的声音。此外,声音“J”被视为单音(因此,在语音学的转录中,/?/是作为一个符号,而不是两个)。 在印度的很多语言中也是如此,大多将“D / J”和“T / CH”写成四个不同的辅音字母。例如,梵文中的“D”是?(大致如此),“J”是?(而“T”是?,“CH”是?)。所有四种声音都有送气音版本。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梵文中的破擦音表现得好像是单一的停止,而不是复合的发音。 这是一个有趣现象的例子,其中的语音信号可以以多种方式解释,这取决于听者所说的语言。在语言学中,“CH,J”是音素,我直觉上猜测它们是单音,就像语音学转录中的/?,?/,并非复合的发音。不同的拼写组合在音韵学上是成立的,但心理解读不尽相同。 因此,结论是:在英语中,“D”可以是不发音的。 译者注: 1.作者Elizabeth Pyatt是一名语言学博士(凯尔特语),现在是教育设计师和兼职语言学讲师,专注于历史语言学、词法学和音韵学的发展。 2.1966年的意大利西部片《姜戈》由塞尔吉奥·科布奇导演,佛朗哥·尼禄主演,路易斯·巴卡洛夫配乐。影片的主题歌“姜戈”有英语和意大利语两个版本,英语版本被用在《被解放的姜戈》的片头。路易斯·巴卡洛夫(1933年 - 2017年)是意大利电影音乐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具有犹太宗教传统的保加利亚血统家庭,他也是埃尼奥·莫里康内的多年好友。 3.在《被解放的姜戈》当中,昆汀·塔伦蒂诺引用了埃尼奥·莫里康内的既存音乐和一首原创歌曲:“骡子的叫声”(烈女镖客,1970)、“最后的仪式”(暴力城市,1970)、“具有讽刺意味的规则”(暴力城市,1970)、“大冒险”(又名“比安卡,德国医生”)(要塞,1970)、“来势汹汹”(残酷的人,1966)、“莎拉修女的主题”(烈女镖客,1970)、“纪念碑”(残酷的人,1966)、“阴谋之后”(残酷的人,1966)、“仍在这儿”(Elisa Toffoli演唱)。 4.姜戈·亨纳特(1910年 - 1953年)是出生于比利时的具有罗姆人血统的法国爵士吉他手和作曲家,被认为是欧洲爵士乐的先驱。姜戈是他的母亲为他取的罗姆人名字,在当时,罗姆人家庭会为他们的孩子取一个私人名字和一个公开名字,他的公开姓名是让·亨纳特。 5.罗姆人(Romani,也称为Romany),俗称吉普赛人,是印度 - 雅利安族群,传统上是流动的,主要生活在欧洲和美洲。起源于印度北部次大陆,来自现代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地区。生活在法国的罗姆人被称为“manouches”。 |
||||||||||||||||||||||
MY-222《卡里夫女人》逐音轨解析 |
||||||||||||||||||||||
发表日期 2019.10.24 |
||||||||||||||||||||||
《卡里夫女人》逐音轨解析 基于2014年西班牙发行的《蒙扎的修女 / 卡里夫女人》专辑注释编译 《卡里夫女人》是 1970年阿尔伯托·贝维拉夸导演,罗蜜·施奈德与乌戈·托纳兹主演,埃尼奥·莫里康内配乐的意大利 / 法国电影,基于1964年导演本人的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以上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帕尔马为背景。伊琳娜·科西尼(卡里夫女人)和她的丈夫是工人,其丈夫死于罢工抗议活动。杜贝尔多是一个大型工业联合体的总裁(曾经是一个工人)。联合体中的一家工厂因破产导致工人失业,引发了罢工;但联合体的其他企业主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并不关心破产工厂的生死存亡,破产工厂的工厂主因为无法得到联合体的救助上吊自杀。在挺身对抗杜贝尔多的过程中,伊琳娜与杜贝尔多从彼此仇视到相互尊重,最后形成共识,试图打破劳资纠纷的僵局;与此同时,两人陷入了复杂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关系。但是联合体的其他企业主对杜贝尔多的劳资改革并不满意,不祥的厄运阴影笼罩在杜贝尔多周围,最终杜贝尔多被财阀阶级残忍杀害。 |
||||||||||||||||||||||
MY-223“命令”的背后 |
||||||||||||||||||||||
发表日期 2019.11.11 |
||||||||||||||||||||||
“命令”的背后 “命令”(Ordini)是1971年达米亚诺·达米亚尼导演,佛朗哥·尼禄与里卡多·库乔拉主演,埃尼奥·莫里康内配乐的意大利 / 法国电影《案件已经结案,忘了吧》(L'istruttoria è chiusa: dimentichi)原声音乐中的曲子,时长11分钟3秒。影片基于Leros Pittoni的小说《铁窗背后》(Tante Sbarre)改编。讲述了一位名为万兹的建筑师违反交通法规被关进监狱;在那儿,他目睹了铁窗背后严峻的生活现实:腐败的工作人员、堕落的囚犯、冷酷无情的司法体系与黑手党的能量。 |
||||||||||||||||||||||
MY-224《蒙扎的修女》逐音轨解析 |
||||||||||||||||||||||
发表日期 2019.11.7 |
||||||||||||||||||||||
《蒙扎的修女》逐音轨解析 基于2014年西班牙发行的《蒙扎的修女 / 卡里夫女人》专辑注释编译 《蒙扎的修女》是1969年埃里普兰多·维斯康蒂导演,安妮·海伍德与安东尼奥·萨巴托主演,埃尼奥·莫里康内配乐的意大利历史剧情片。影片以动荡的17世纪为背景,松散地基于西班牙贵族的女儿,莱瓦的玛丽安娜,后来成为维吉尼亚修女(1575年 - 1650年)的生平改编(与蒙扎的修女的真实故事略有不同)。 风流成性的意大利贵族吉安·保罗·奥西奥杀死西班牙收税员之后,躲藏到蒙扎的圣玛格丽塔修道院,奸污了修道院院长维吉尼亚修女,其后维吉尼亚生下两个孩子(前一个夭亡,另一个名为阿尔玛)。初学修女卡特琳娜扬言要揭露真相,奥西奥杀死了她,为了掩盖丑闻,维吉尼亚和整个修道院成为谋杀的帮凶。当事件败露之后,米兰总督逮捕了奥西奥,但他从监狱逃脱后被杀死,随后的审判只能针对维吉尼亚和其他修女。1608年,维吉尼亚被判处永久监禁。 |
||||||||||||||||||||||
MY-225 重现 |
||||||||||||||||||||||
发表日期 2020.2.10 |
||||||||||||||||||||||
重现 Enrico Tichelio 原文出自《音乐大师》第18期 涵盖60年的职业生涯和将近500部的电影音乐,埃尼奥•莫里康内的作品使其成为全球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尽管他涉及了所有类型的电影和风格,为它们设定了基准,但其主要因西部片音乐和其他十几部作品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希望阐明怎样才能为这样的声誉做出贡献。 “你知道埃尼奥•莫里康内吗?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在我们关于音乐的对话中,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世俗者,我们可能会问过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会听到明显的答案,敏锐的经验之谈或者陈词滥调。 为了评估迄今为止有关埃尼奥•莫里康内音乐普遍观点的研究已经展开了。这项研究不仅局限于他的原创音乐,而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延伸到其富饶的音乐宝藏。因此,我们指的是重新演绎和复制,亦指新的艺术作品,总的来说,我们称之为重现(recurrences)。 重现包括:另一位艺术家创作的新版本,与原作不同的改编,以多种语言重新发行的演唱作品,翻唱,以及其他非原创音乐形式—即具备公认的编目要求—有出生记录。调查 这项调查源于chimai.com和著名的discogs.com这两个主要数据库的长期准确参考;结果更新至2018年12月31日。 我们考虑了从黑胶唱片到任何唱片支撑的任何发行作品,完全相同且存在更多版本和(或)支撑的作品仅计算一次。完整列表在附件中(莫里康内精彩主题),包含—尽可以进行验证—可以在线播放的链接。 莫里康内作品重现的排名: 作品名称 源于 排名 黄金三镖客 /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黄金三镖客 740 西部往事 / C'era una volta il West 西部往事 529 天堂电影院 / Nuovo Cinema Paradiso 天堂电影院 270 黄昏双镖客 / Per qualche dollaro in più 黄昏双镖客 243 革命往事 / Giù la testa 革命往事 228 荒野大镖客 /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荒野大镖客 221 西西里黑帮 / Le clan des Siciliens 西西里黑帮 113 爱的轮回 / Metti una sera a cena 爱的轮回 110 吹口琴的男人 / L’uomo dell’armonica 西部往事 106 美国往事 / C'era una volta in America 美国往事 103 无名小子 / Il mio nome è Nessuno 无名小子 91 卡里夫女人 / La califfa 卡里夫女人 91 大捕杀 / La resa dei conti 大捕杀 85 教会 / The mission 教会 83 黄金狂喜 / L'estasi dell'oro 黄金三镖客 82 雇佣兵 / Il mercenario 雇佣兵 69 Chi mai 玛达莲娜 65 加布里埃尔的双簧管 / Gabriel’s oboe 教会 65 在梦幻中 / Nella fantasia 教会 53 献给你 / Here's to you 死刑台的旋律 52 大飞贼 / Le casse 大飞贼 46 出生入死 / La piovra 出生入死 36 西部往事 / Spiel mir das Lied vom Tod 西部往事 35 告别夏延 / Addio a Cheyenne 西部往事 29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 Indagine su un cittadino al di sopra di ogni sospetto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27 对决 / Sixty-seconds to what(La resa dei conti) 黄昏双镖客 26 暴力城市 / Città violenta 暴力城市 26 突变第三型 / The thing 突变第三型 19 如果打电话 / Se telefonando (流行音乐) 12 黛博拉的主题 / Deborah's theme 美国往事 10 斜眼儿之歌 / Cockeye's song 美国往事 6 按类型排名: 类型 作品数量 重现的总数 西部 (13) 740+529+243+228+221+106+91+85+82+69+35+29+26 = 2484 浪漫 – 怀旧 – 女性写照 (2) 270+91= 361 警匪 (7) 113+103+46+36+26+10+6 = 340 剧情 – 常规 (7) 110+201+65+79 = 455 其中: 剧情 – 社会 (1) 110 剧情 – 神秘 (3) 83+65+53 = 201 剧情 – 心理 (1) 65 剧情 – 政治 (2) 27+52 = 79 惊悚/奇幻 – 恐怖 (1) 15 流行 (1) 12 按类型重现的分布: 西部2484次,剧情455次,浪漫361次,警匪340次,惊悚15次,流行12次。注意事项 第一个显著的方面是,在排名最高(200次以上重现)的前6位音乐作品中,有5支曲子是西部片流派的原声音乐,在该流派总计31次的重现中,最重要的原创音乐重现了13支。这种量化分析强调了大师的电影作品如今已经成为“历史性”的一个方面,已经成为集体想象的一部分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当提到“莫里康内”这个名字时,答案通常是:“莫里康内?哦,没错,他就是创作西部片音乐的那个人!” 尽管这些音乐广受欢迎,但这种说法绝对与事实相反。在其多变的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我们的大师创作了将近500部电影音乐,其中西部片仅占总数的8%。 不知情的撰稿人通常会对这种常规问题感到恼火,他们的第一项措施主要是询问西部片音乐,不过莫里康内试图指出这是统计和艺术性问题。 显然,在这样的定位下,他的早期作品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包括六十年代屡遭炮制的他的西部片热曲唱片封面;还有从那时起,使莫里康内闻名于世的头衔。 对这些再录制的复制品的时间扫描具有现实的意义。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阶段。 从七十年代起,大管弦乐团指挥以及其他艺术家模仿的“西部神话”作品大量涌现,他们大多具有商业敏锐度。发掘并检索的另一条脉络是以个性化和不同切入点重新改编的效果显著的作品;在此仅提及曲子的标题,如:“Chi mai”、“献给你”、“卡里夫女人”、“大飞贼”、“西西里黑帮”、“爱的轮回”。 后来,在莫里康内获得第一个奥斯卡奖(2007年,终身成就奖)之后,艺术家们重新发掘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同样受到公众的喜爱。那些经常被歌手重新改编和翻唱的作品通常来自电视比赛之类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里康内”就是一个精致高雅的、温暖的和富有感情的象征。这是功成名就的保证。例如:“卡里夫女人”、“如果”(“Se”,改编于《天堂电影院》)、“在梦幻中”(改编于《教会》)的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等)重新演绎版本。 有鉴于此,莫里康内选择将音乐会的重点放在这些“战马”上作为吸引力就不足为奇了。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在唱片再版领域—无调性音乐再次被完全忽略,这是为数不多的鉴赏家群体众所周知的例外。即便如此,大师仍然会介意这种“例外”作品的存在。在一些音乐会中(例如2018年都灵音乐会),那些无调性音乐已经被前奏或插奏曲的形式隐藏。 在对本文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罕见和例外,我们仅出于恢复其本身的原创性列出它们: -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27次重现) - 突变第三型(19次重现)结论 总之,除了作出判断之外,我们还谨慎地提出了一些反思性的问题: 后人对莫里康内的作品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们会沉浸于原汁原味的原创作品,还是会屈服于稍显逊色的重现作品的临界质量?是否会有一个公平而彻底的前景来鼓励我们对这个伟大的当代作曲家的研究呢? 如今我们会记得如痴如醉的意大利和欧洲歌剧,我们喜欢巴洛克式的交响曲,这要归功于其主题及发展趋势。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名曲是我们的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历史。我们称之为不朽之作。 我们会如何回顾埃尼奥•莫里康内? |
||||||||||||||||||||||
MY-226 美国往事:未使用的主题 |
||||||||||||||||||||||
发表日期 2020.1.10 |
||||||||||||||||||||||
美国往事:未使用的主题 在1998年发行的《美国往事》(特别版)CD(BMG Restless 74321619762)当中,收录了两个版本的“未使用的主题”(“Unused Theme”,音轨18和19),时长分别为4分钟46秒和3分钟38秒,它们并未在影片中使用。非常奇怪的是,这两个未使用的主题也出现在2004年德国发行的《美国往事》(20周年终极版)CD(Revolution Records 23 – SL)当中,分别命名为“伊芙的主题”(“Eve's Theme”,音轨23)和“伊芙”(“Eve”,音轨8),时长分别为4分钟47秒和2分钟27秒。 |
||||||||||||||||||||||
MY-227 美国往事 塞尔吉奥·莱昂内所述的友谊,爱情与背叛 |
||||||||||||||||||||||
发表日期 2020.4.13 |
||||||||||||||||||||||
美国往事 塞尔吉奥·莱昂内所述的友谊,爱情与背叛 Didier Thunus 原文出自《音乐大师》第17期 在1984年的《美国往事》当中,塞尔吉奥·莱昂内表达了他对美国愿景的终结。这部电影是他最繁琐的任务,也是他最大的成就—他的杰作。这部电影不应该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不过天意另有安排⑴。电 影 自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凭借《教父》占领西西里黑手党的阵地以来,人们很容易相信《美国往事》是塞尔吉奥·莱昂内决定到别处探索犹太黑帮领地的原因。事实上,这位意大利导演早在马里奥·普佐的经典作品《教父》改编成电影剧本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他的计划。莱昂内改编哈里·格雷鲜为人知的作品《小混混》(1952年发行)的想法可以追溯到60年代,当时他的“赏金三部曲”已经完成。另外的误解是莱昂内想制作另一个三部曲,第一个延伸始于对《西部往事》当中古老的美国西部的描述,继而是《革命往事》当中墨西哥革命的全景画卷,最后以《美国往事》当中禁酒岁月的描绘而告终。然而,真相在别处:莱昂内导演的前两部电影只是为了取悦那些想让他只做西部片的制片人,实际上他在耐心等待机会实现最后一部电影—这是他毕生的真正梦想。事后想来,显然前两部“往事”电影已经明显偏离了“赏金”电影中古怪而嘲弄的风格:角色更加忧郁和惶恐,心情更加灰暗。这种风格的改变奠定了《美国往事》的基调,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黯然伤神的电影之一,一个男人以最可怕的方式背叛了他最好的朋友。 这部电影是由至少七位不同的编剧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创作的,剧情是以绰号为“面条”的大卫·阿伦森的角度讲述的,他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场景当中,描绘了他一生中的三个时期。二十年代,纽约下东区的犹太人区的街头小地痞,面条和他的朋友派西、柯奇、多米尼克结识了麦克斯,由于他们的胆大妄为、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帮派。在多米尼克死亡之后,面条在报复性行动中杀死一名警察被判入狱,这段幸福时光结束了。面条成年后被释放出狱,影片的第二个时期讲述了他如何与他的朋友再度联手,他的朋友正在禁酒令期间经营着一门兴隆的走私生意。面条参与了团伙的非法行动,但他不能苟同麦克斯的行事方式。他最终决定向警方报告,希望在事态尚可挽回之前,他的朋友会在监狱里冷静下来。不过事与愿违,他所有的同伙都死于非命。面条离开了那座城市,直到35年之后的60年代后期才回来,这是影片的第三个时期。面条将会意识到整个故事都是麦克斯精心策划的,麦克斯根本没有死,但是消失了,他带走了面条曾经拥有的或者想要的一切。 影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贯穿面条和黛博拉之间的三个时期的爱情故事。面条从小就爱上了黛博拉,在狱中,黛博拉是他生存下去的主要动机。当他获释后,他了解到黛博拉还有其他野心,她想离开他前往好莱坞,他使用暴力强奸了黛博拉,残酷地结束这个故事。之后,年老的面条发现黛博拉已经成为麦克斯的妻子。 所有的电影情节都是通过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倒叙和预述展开的,故意使剧情变得难以解读,从而吸引观众的理解意愿。时间叙述是莱昂内讲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参与了电影的署名。但是,自从1966年的《黄金三镖客》问世之后,塞尔吉奥·莱昂内即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要以令发行人满意的格式交付电影。在莱昂内的电影中,观众不得不在心理上重构一个最终由于时间原因而被删除的场景并不罕见。《美国往事》也不例外—它甚至成为导演与发行人不幸斗争的典范。莱昂内不情愿地放弃了他的时长6个多小时的初始剪辑版,回落到相对合理的持续时间将近3小时49分钟的版本。这是该片目前最常见的版本,但对当时的美国发行商来说还不够短,他们继续将片长缩减到仅仅2小时19分钟,然后按时间顺序重新剪辑了影片。莱昂内的杰作因此被剥夺了灵魂,票房惨淡。在保留原始时长的国家中,它的表现要好得多,此后由于影片的重新发行及录像带的发布,终于与美国观众达成了和解。据说在那个困难时期莱昂内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他看到自己最钟爱的作品在他敢于描绘的那个国家遭受虐待,这个传言(可能是对现实的“浪漫”解读)导致他于1989年英年早逝,时年60岁。在塞尔吉奥·莱昂内的孩子的监督下,这部电影最近被重新修复,增加了26分钟的之前从未发现的镜头。⑵ 罗伯特·德尼罗演绎了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扮演“面条”。这样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演员只能与塞尔吉奥·莱昂内这样的完美主义者相提并论。在影片实际开拍之前,德尼罗已经在莱昂内身边呆了很多年,他精心准备了其担当的角色,积极参与联合主演的评选。詹姆斯·伍兹扮演的麦克斯,伊丽莎白·麦戈文扮演的黛博拉精彩出场,配角包括塔斯黛·韦尔德、特里·威廉姆斯。其他演员令人印象深刻,默默无名的演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詹姆斯·海登、威廉·福赛、达兰妮·弗鲁格…),熟悉的面孔扮演了小角色(乔·佩西、丹尼·艾洛、伯特·杨,修复版中的路易丝·弗莱彻)。 最初,莱昂内曾经设想采用不同的演员来扮演不同年龄段的同一个角色。当然,考虑到角色的青春岁月,他必须坚持这个想法—由珍妮弗·康纳利扮演年少的黛博拉—但对于已经成年的角色,他最终还要依赖化妆师的出色工作。自影片上映以来已经过去了35年,有趣的是,以现在的角度看来,影片中的角色按时间顺序出现的最后一刻,演员的妆容年龄或多或少显得有些年轻。这样的对比到此为止,虽然德尼罗、伍兹和其他演员在现实中拥有电影明星的生活,但是在影片中他们各自饰演的角色无一例外地必须走上欺骗和毁灭的道路。 我们可以轻松地在这个电影剧本和莱昂内之前的电影当中找到共同点。友谊同样存在于《革命往事》当中,胡安和肖恩的角色;还有背叛,维莱加的角色。以及不惜一切代价的不确定的资本主义进程,他们毁掉了生命中的一切,如《美国往事》中的麦克斯,《西部往事》中的莫顿。麦克斯和莫顿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两者都体现了莱昂内的道德观:不择手段的大亨可能会获得一些成功,不过他的结局是可悲的;公义自在人心,公道自有明鉴。 所有这些都以一种更加现实的、残酷的和非讽刺的方式体现在影片中。如果说《西部往事》的纪念碑谷是一个寓言,《革命往事》的墨西哥革命是一个托辞,那么在最后一部电影当中,莱昂内将纽约城和禁酒令当成了行动的定位—甚至包括电影海报上放大的布鲁克林大桥—原始故事是一个男人创作的,当时他就生活在纽约。 不过这部电影与《西部往事》和赏金三部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麦克斯和面条之间的最终对抗与《西部往事》和赏金三部曲中的对决恰恰相反:在《美国往事》当中,麦克斯要求面条杀死他;在后者中,决斗的双方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面条没有像吹口琴的男人(《西部往事》)和莫蒂默上校(《黄昏双镖客》)那样走向复仇之路,因为他不知道(?不想知道)是谁背叛了他。经过岁月的洗礼,所有的人生梦想对他来说不再有任何意义。 塞尔吉奥·莱昂内是我们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真正进步的为数不多的电影导演之一。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台阶,是上一部电影和下一部电影的中间步骤。音 乐 一直以来,埃尼奥·莫里康内是塞尔吉奥·莱昂内的完美音乐搭档,他为莱昂内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乐谱,其创作情绪和风格随着这位导演兴趣的转移做着同样的演变。在“赏金”电影当中,音乐是古怪而富有创造力的,当影片剧情开始优先于玩味时,音乐会受到剧情的影响,变得更加戏剧化。在莱昂内的电影当中,音乐不完全是说明性的或对位的—它是电影领域的重要元素和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国往事》,这位作曲家紧随莱昂内多年以来的探索和创作脚步,为他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主题,以至于大部分的乐谱在影片开始拍摄之前就已经完成。莱昂内有时会应演员的要求在片场播放音乐,这样的情形使很多旁观者感到困惑。对于这部悲伤的电影,这位音乐大师直击人心,为人们呈现了一部令人心碎的原声音乐。这部音乐不那么直接,没有大胆地吸引观众:它柔和地、巧妙地融入影片场景,然后悄悄地离开。不过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它所表达的情感是深刻的,与灵魂紧密相连,对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黛博拉的主题”(实际上是1981年莫里康内为佛朗科·泽菲雷利导演的《无尽的爱》谱写的,不过未用在这部影片当中)是由弦乐和哼唱担当的柔和的旋律,它散发着默默的情愫,是莫里康内为这部电影创作的最著名的曲子。但配乐的灵魂是由催人泪下的“贫困”主题提出的,无论在涉及的时期或角色当中都可以听到。它是在弦乐背景中由钢琴和曼陀林营造的一个看似简单的旋律,它会让听者在令人痛苦的进程中聚集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这支曲子是一个亮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杰作,是塞尔吉奥·莱昂内希望用他的电影创造传奇的标杆之作。 令人伤心和悲痛的“柯奇之歌”是这部丰盛的配乐中的另一颗明珠,其凄厉而顽固的排箫独奏,可能是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曲子。这个更加欢快的曲调被用来描绘主角的早期岁月。此外,这个主题与他们各自担当的角色相关。如果“黛博拉的主题”是为面条的心上人准备的,那么源音乐“虞美人”就是这个爱情故事的纽带。在整部配乐中,阐释他们童年、甚而成年友谊主题的领衔之作有“美国往事(主题)”或“照片的回忆”。以下我们称之为“友谊主题”。友谊主题的旋律也是令人愉快的“朋友”的变奏的基调,它还和其他主题结合在一起,比如“友谊与爱情”中的黛博拉的主题,或者作为“柯奇之歌”中间部分的桥接。将胶合的主题分解成几段的这种创作手法是当前电影音乐的独特之处:除了在《革命往事》中使用过几次之外,莫里康内从来没有系统地使用过这种方法。 “柯奇之歌”与四兄弟帮派和面条对帮派的回忆有关,是一个剧情声要素,在影片中柯奇多次吹奏排箫—尽管在大部分时间中他都在演奏友谊主题,不过“柯奇之歌”并不是柯奇的主题音乐。为了展现禁酒时期的光辉岁月,需要大量的源音乐,这给埃尼奥·莫里康内提供了另一个证明其多才多艺的机会。他修改了这个时期的标准,以早期爵士乐时代的曲调风格创作了自己的线索,这种风格在20年代黑帮经营的地下酒吧风靡一时。除了上面提到的约瑟夫·拉卡列的“虞美人”之外⑶,他还使用了科尔·波特和乔治·格什温的音乐,还有两个场景中的美国颂歌“上帝保佑美国”,以及以1968年为背景改编的披头士的经典歌曲“昨天”⑷。乔奇诺·罗西尼的著名歌剧“贼雀”序曲在一个滑稽场景中也可以显著地听到,但在早期的录音中,大师没有改编过这支曲子。除了埃达·戴洛尔索始终值得信赖的人声哼唱和亚历山德罗·亚历山德罗尼的曼陀林之外,莫里康内还邀请格奥尔基·赞菲尔担当排箫演奏。赞菲尔在几首热门歌曲当中展示了超凡的技艺,在当时备受推崇。电影中出现的原声音乐 这部原声音乐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由于33转唱片格式的限制,最早的版本只有15条音轨,时长50分钟。所谓的特别版于1998年问世,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25分钟。特别版收录了一个很长的组曲(音轨16),这个组曲实际上是一个集合,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先前发行的音乐。如果将专辑中的曲目与电影中听到的额外音乐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听到两个多小时的原始音乐。下面以影片国际剪辑版当中音乐出现的时间顺序显示(修复版增加的镜头中没有新的音乐)。星号表示至今尚未发行的曲子。 2:43 引子(中国戏院) * 片头没有音乐出现—甚至没有声音。影片开启于残酷的黑帮寻找面条(罗伯特·德尼罗),杀死伊芙(达兰妮·弗鲁格),折磨肥摩(拉里·拉普)。在广播中可以短暂地听到“上帝保佑美国”。面条躲在鸦片烟馆的场景,可以听到中国的源音乐。 3:37 贫困 #1 面条逃离追杀他的黑帮,来到肥摩空荡荡的酒吧,“贫困”主题第一次出现。它是专辑版本,在影片中只能听到一部分。 2:34 柯奇之歌 #1 * / 昨天(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 * 面条现在才知道自己被出卖,但他不知道是谁出卖了他。他来到车站,永远地离开那座城市。作为进入60年代的过渡,柯奇之歌的主题与莫里康内改编的“昨天”紧密相连。 3:05 贫困 #2 * / 友谊与爱情 #1 * 已经年老的面条拜访年老的肥摩,试图了解他为什么会收到这位贝利部长的奇怪邀请,是这个邀请让他回到纽约。这个新版本的“贫困”主题导致友谊主题首次亮相。 2:35 黛博拉的主题 #1 * 这个城市唤起了面条的回忆,为“黛博拉的主题”的首次登场开辟了道路,他小时候曾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偷看黛博拉跳舞。 3:06 虞美人 #1(约瑟夫·拉卡列) 镜头闪回到20年代:年轻的面条(斯科特·泰勒)躲在卫生间里透过小孔偷看年轻的黛博拉在后面的房间里跳舞。 1:21 贫困 #3 * 20年代的纽约街头,面条和他的朋友柯奇(阿德里安·柯伦)、派西(布赖恩·布鲁姆)、多米尼克(诺亚·莫泽兹)即将见到麦克斯(鲁斯蒂·雅各布斯)。“贫困”主题最终演变成这个时期的改编,成为莫里康内爱好者备受欢迎的版本。 1:15 朋友 #1 * 在“朋友”主题的第一个版本中,派西为佩姬(朱莉·科恩)买了一块蛋糕。 2:19 贫困 #4 * / 友谊与爱情 #2 * 派西在佩姬的家门口等她,但最终他在一个可爱的卓别林式的场景中吃掉了蛋糕。 4:26 黛博拉的主题 #2 * 五个朋友找到了要挟当地警察(理查德·弗兰基)的方法。黛博拉走在街上,打算去她的舞蹈室跳舞,面条一路跟随她。然后,黛博拉为面条朗读“雅歌”。 1:33 柯奇之歌 #2 * / 黛博拉的主题 #3 * 麦克斯和面条被巴格西和他的同伙暴打。黛博拉拒绝为两个受伤的男孩开门,这是她希望远离他们的不良行为的第一个信号。 2:11 朋友 #2 * / 柯奇之歌 #3 / 友谊与爱情 #3 由于他们的聪明才智,五个朋友现在变得富有,他们快乐地走在大街上。然而,在看得到布鲁克林大桥的视线中,多米尼克死于巴格西的枪口下。他死在面条的怀里。在特别版中,这些版本的“柯奇之歌”和“友谊与爱情”是组曲的组成部分。 2:05 贫困 #5 * / 友谊与爱情 #4 * 面条在试图报复巴格西时杀死了一名警察,被判入狱。当囚车即将驶入监狱的大门时,他向朋友挥手致意。影片再次回到60年代。 2:13 童年记忆 #1 * 年老的面条参观他的朋友的陵墓,当陵墓大门关上时,通过扬声器播放了一个版本的柯奇之歌的主题。 0:43 友谊与爱情 #5 * 面条找到保险箱的钥匙。 2:00 禁酒时期的音乐 #1 我们又回到了30年代。面条出狱后,麦克斯将他带到由肥摩打理的地下酒吧,那个时期的音乐正式登场。 2:23 地下酒吧 面条和他的朋友柯奇(威廉·福赛)、派西(詹姆斯·海登)、佩姬(艾米·莱德)、肥摩重聚时的源音乐。 3:10 虞美人 #2(约瑟夫·拉卡列) * 面条与黛博拉(伊丽莎白·麦戈文)再次重逢。肥摩让乐队演奏了他们所珍爱的又一个版本的“虞美人”。 4:21 禁酒挽歌 在麦克斯向面条介绍新朋友弗兰基·曼诺迪(乔·佩西)和乔(伯特·杨)的时候,可以听到另一个源音乐。这支曲子的标题很奇怪,因为这首挽歌有些争议,即关于禁酒令何时结束而举行的滑稽葬礼,仅供后面使用,将由另一支曲子(参见下述:禁酒时期的音乐 #4)加以说明。 0:34 友谊与爱情 #6 * 在为他们的新朋友抢劫钻石之后,他们杀死乔,背叛了新朋友。面条开始对麦克斯的行事方式感到不满。 0:19 禁酒时期的音乐 #2 引入纽约市警察局局长艾洛(丹尼·艾洛),他的妻子刚刚生了一个男孩,他正在与吉米·康威·奥唐纳(特里·威廉姆斯)领导下的工会作斗争。 2:02 贼鹊:序曲(乔奇诺·罗西尼) 为了要挟艾洛,四个朋友受托在产房交换婴儿。它可能是莫里康内没有改编的唯一一首曲子。 5:20 虞美人 #3(约瑟夫·拉卡列) 面条和黛博拉在一家只为他们保留的大餐厅共进晚餐。他们在小乐队的伴奏下,随着童年时期的象征性曲调跳舞。 2:38 黛博拉的主题 #4 * 面条告诉黛博拉他对她的爱帮助他度过了煎熬的监狱岁月。但她告诉他,她要去好莱坞发展,于是出现了汽车上那个臭名昭著的强奸场景。出租车司机由制片人阿农·米尔尚饰演。 0:21 友谊与爱情 #7 * 麦克斯和面条经常产生分歧,他们的友谊濒临破裂。由于弗兰基·曼诺迪谨慎而不祥的出现,友谊主题以令人不安的音符结束。即使影片情节永远不会明确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猜到这是麦克斯计划对他的朋友动手的开端。 2:35 白天与黑夜(科尔·波特) #1 * / 禁酒时期的音乐 #3 * 麦克斯和面条带着他们各自的情人卡罗尔(塔斯黛·韦尔德)、伊芙在佛罗里达海岸度假,出现了科尔·波特经典作品的第一个版本,然后是莫里康内的原创音乐。禁酒令结束的消息已经刊登在报纸上。 2:12 美国往事(主题) 麦克斯与面条再次发生争吵。面条不愿意听到他的朋友抢劫联邦储备银行的计划。 2:26 禁酒时期的音乐 #4 * 麦克斯和面条回到纽约,他们举行了一个派对来庆祝禁酒令的结束,这个禁酒主题已经在地下酒吧的第一幕中听到(参见上述的禁酒挽歌),这次改编的灵感源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经典曲子“圣詹姆斯医院蓝调”。⑸ 在这个派对中可以听到“禁酒挽歌”的第二部分。面条打算将他的朋友交给警方,这样他们就无法实现麦克斯的疯狂计划,然后在监狱里呆上一段时间。 6:15 黛博拉的主题 #5 * / 虞美人 #4(约瑟夫·拉卡列) 我们又回到60年代,影片的最后一个时期。年老的面条与卡罗尔相遇,然后遇见黛博拉。竖琴的回音被用作年老的黛博拉进入影片场景的过渡,其实莱昂内的设想是想通过黛博拉出色地表演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戏剧片段介绍她的出场。不过这个场景被剪掉了,莫里康内不得不为新的影片剪辑中的这个过渡做出相应的修改。在2012年的电影修复版中,莫里康内的音乐必须被剪成两段,以便为重新引入的克利奥帕特拉的那组镜头留出空间。 4:15 友谊与爱情 #8 面条现在才知道麦克斯还活着,麦克斯以贝利部长的名义—那个向他发出邀请的人—已经与黛博拉结婚并生了一个男孩⑹。在友谊主题的音符中,面条应邀参加了聚会,现在我们才知道那段逝去的友谊已经成为一个痛苦的时刻。 1:16 白天与黑夜(科尔·波特) #2 * 当面条会见他的老朋友麦克斯时,在聚会上可以听到了科尔·波特音乐线索的另一个版本。 1:28 友谊与爱情 #9 * 麦克斯向面条讲述整个故事之后,面条回忆起他们共同的童年时代。 2:07 昨天 麦克斯的一生毁灭了,他请求面条亲手杀死他。在这个背景中可以听到“昨天”的另一个源音乐版本。 2:13 波吉与贝丝(夏日时光)(乔治·格什温) *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面条相信麦克斯的话,在聚会这个背景中可以听到乔治·格什温的经典之作。 3:24 贫困 #6 * / 友谊与爱情 #10 * 面条离开了,他看到麦克斯走出去,麦克斯消失在一辆la ji清运车的后面/里面。现场场景最后一次闪回到30年代。“上帝保佑美国”再次被短暂地听到。面条最后出现在鸦片烟馆的场景。 4:24 黛博拉的主题 #6 面条对着摄影机镜头神秘的微笑,影片定格在最令人费解的最后一帧画面上,片尾字幕在银幕上滚动。这是一场梦境,还是鸦片的幻觉?麦克斯自杀了吗?对于这个复杂而令人沮丧的故事情节,观众只能自行品味。未使用的音乐 此外有两个专辑计划发行很多未使用的曲目。我们可以推测,它们要么是莫里康内向莱昂内推荐的以供其进行广泛选择的新的变奏曲,要么是为剪辑场景谱写的音乐,要么是特地为唱片发行而创作的曲子。在影片中只能听到已经发行的音乐的一部分。一些未发行的作品被用在次年的电影《忏悔者》(Il pentito,1985年)当中,其中的一支曲子是后来莫里康内采用排箫重新改编的。 1:34 朋友 #3 “朋友”主题的第一个未使用的专辑版本。 1:23 朋友 #4 “朋友”主题的第二个未使用的专辑版本。 0:59 照片的回忆 友谊主题的未使用的版本。曲目名称似乎表明它要么用在一个很可能被删除的特定场景,要么用在德尼罗看着旧照片的场景。 3:22 照片的回忆 #2 将“柯奇之歌”和“朋友”融合在一起。 1:40 童年的贫困 “贫困”主题的未使用版本。 4:20 柯奇之歌 #4 柯奇之歌的主题的专辑版本,作为友谊主题的一个桥接。 0:34 朋友 #5 友谊主题的替代版本,放在特别版的“组曲”当中。 3:22 奇怪的夜晚(Strano notturno) 特别版的“组曲”当中部分地包含了这个悬念音乐,后来经过一些修改,完整地用在《忏悔者》当中。它在专辑中的位置让人相信这个音乐打算用在影片的一个悬念场景:巴格西杀死多米尼克之后,四兄弟躲避巴格西的追杀。那个场景最终没有使用配乐。 2:18 黛博拉的主题 #7 “组曲”当中还收录了“黛博拉的主题”的一个精美的版本,铜管乐器反复出现,然后木管乐器出场。 4:47 未使用的主题 #1 这个未使用的主题的第一个版本,经过不同的改编之后被用作《忏悔者》的主题音乐。 2:28 未使用的主题 #2 未使用的主题的第二个版本。 3:26 贫困(临时版) #7 “贫困”的临时版本,一个简化的改编。这样的临时版本最终很少会被收录在专辑当中。其他演绎 1993年发行的排箫专辑当中,收录了“柯奇之歌”的一个改编版本,由安第斯山脉小火车乐队的菲利斯·克莱门特和拉斐尔·克莱门特兄弟演奏。其中的一部分被一个名为“新的疯狂”的引人注目的片段所取代。 这些音乐还在莫里康内音乐会中多次现场演出,主要作为组曲出现,包括“黛博拉的主题”、“贫困”、“美国往事(主题)”,“柯奇之歌”也被乌尔里希·赫肯霍夫的排箫演奏过很多次⑺。 莫里康内还分别为马友友和海莉·薇思特拉推出过新的演奏/演唱版本。结 尾 美国发行的剪辑版本将这部电影删得面目全非,据说它还错误地删掉了演职员表中埃尼奥·莫里康内作为作曲家的那桢画面。由于这个事实性的错误,这部配乐无缘奥斯卡奖。毋庸置疑最终获奖者(莫里斯·贾尔的《印度之行》,大卫·里恩导演)的功绩,毫无疑问,这部杰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竞争者。同样,对公众和整整一代年轻的电影作曲家而言,埃尼奥·莫里康内为《美国往事》创作的原声音乐已经成为最著名和最受推崇的电影音乐之一。 |
||||||||||||||||||||||
MY-228 采访Christian Gion,《一二二,普罗旺斯街122号》的导演 |
||||||||||||||||||||||
发表日期 2020.2.14 |
||||||||||||||||||||||
采访Christian Gion,《一二二,普罗旺斯街122号》的导演 Patrick Bouster (2019年10月23日和11月14日通过电子邮件采访)Didier Thunus译自法文 很少有人看过1978年的电影《一二二,普罗旺斯街122号》(One Two Two, 122 rue de Provence),主要是因为没有DVD发行版。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个妓院,基于“一二二”的最后一个房客,法比耶纳·贾梅(Fabienne Jamet)的自传改编。1 |
||||||||||||||||||||||
(编者注:在寻觅10多年之后,我终于得到了这部电影的完整视频和中英字幕,欢迎关注) |
||||||||||||||||||||||
MY-229《美国往事》修复版 |
||||||||||||||||||||||
发表日期 2020.4.14 |
||||||||||||||||||||||
《美国往事》修复版 在塞尔吉奥·莱昂内的电影中,观众不得不在心理上重构一个最终由于时间原因而被删除的场景并不罕见。《美国往事》也不例外,它甚至成为导演与发行人不幸斗争的典范。莱昂内不情愿地放弃了他的时长6个多小时的初始剪辑版,回落到相对合理的时长229分钟的版本。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发行版本,不过对当时的美国发行商来说还不够短,他们继续将片长缩减到仅仅139分钟,然后按时间顺序重新剪辑了影片。莱昂内的杰作因此被剥夺了灵魂,票房惨淡。在保留原始时长的国家中,它的表现要好得多,此后由于影片的重新发行及录像带的发布,终于与美国观众达成了和解。据说在那个困难时期莱昂内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他看到自己最钟爱的作品在他敢于描绘的那个国家遭受虐待,这个传言(可能是对现实的“浪漫”解读)导致他于1989年英年早逝,时年60岁。⑴ 2012年,在莱昂内的孩子的监督下,由古驰与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基金会赞助修复,增加了21分钟的之前从未发现的镜头。这些新增加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很多令人感兴趣的线索。该修复版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时长250分钟。为了解决国际发行的版权问题,修复版只能先在意大利上映,最终于2014年10月在国际上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莱昂内的三部“往事”电影都有一个重要的屠杀场景,仅在剪辑版中显示了后果,这些场景从未在影片中出现:《西部往事》中火车上的残杀,夏延身负重伤;《革命往事》中的洞穴伏击,胡安失去家人;《美国往事》中面条的朋友被杀害。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种巧合是莱昂内的保留还是剪辑的约束? 修复版本在片头字幕出现之前,介绍了有关修复的额外免责声明,包括胶片的修复和4K色彩校正。新增加的场景是基于原始拷贝洗印的,由于找不到与原始拷贝相同的色彩质量,因此是半单色外观。修复版增加了以下几个场景: 1、第94分钟53秒至98分钟21秒(共3分钟28秒) 面条在纪念碑铭文上看到他的名字之后,他遇到公墓负责人(路易丝·弗莱彻饰演),获得了有关陵墓的更多信息。他看到附近有辆汽车,意识到有人在跟踪他。他记下了车牌号码。 2、第127分钟32秒至130分钟38秒(共3分钟6秒) 面条驾车冲入水里之后的闪回片段,挖泥船的铲斗一直在工作,三个兄弟在水里焦急的寻找面条。回到1968年,面条最终根据他记下的车牌号码找到贝利的住址,他在门口看到一辆编号为“35”(意味着1933年至1968年的三十五年吗?)的la ji车,为片尾麦克斯消失在la ji车的后面/里面留下伏笔。之前在公墓里尾随他的那辆汽车从贝利的住处出来不久后爆炸。 3、第154分钟至155分钟13秒(共1分钟13秒) 面条出门后在街上等待黛博拉,出租车司机(制片人阿农·米尔尚饰演)批评他的生活方式,面条以经济利益回击出租车司机。 4、第168分钟10秒至173分钟57秒(共5分钟47秒) 伊芙的真正出场:面条强奸黛博拉之后,他去一个酒吧买醉,然后与妓女伊芙发生性关系,伊芙成为他的情人。 5、第208分钟至210分钟16秒(共2分钟16秒) 面条在后台拜访黛博拉之前,黛博拉表演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的最后一幕。 6、第221分钟44秒至226分钟38秒(共4分钟54秒) 吉米·康威·奥唐纳与贝利对话的关键场景,吉米和他的同伙希望贝利充当替罪羊并建议他自杀,完成了吉米从理想主义的工会领袖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流氓的角色转变。 之后是最常见的发行版本当中面条与贝利的对话场景,体现了贝利(麦克斯)希望面条亲手杀死他的动机。被面条拒绝后,面条看到麦克斯最终消失在那辆编号为“35”的la ji车的后面/里面。 注: ⑴《音乐大师》第17期文章《美国往事:塞尔吉奥·莱昂内所述的友谊,爱情与背叛》,作者Didier Thunus |
||||||||||||||||||||||
MY-230 往事:黛博拉的主题 |
||||||||||||||||||||||
发表日期 2020.4.14 |
||||||||||||||||||||||
往事:黛博拉的主题 “黛博拉的主题”(Deborah's Theme)是《美国往事》(1984年)原声音乐中的著名曲子。实际上这支曲子是1981年埃尼奥·莫里康内为佛朗科·泽菲雷利导演的美国电影《无尽的爱》(Endless Love)谱写的。不过由于下述原因,这支曲子未用在《无尽的爱》当中。 根据莫里康内所说:“遗憾的是,如今电影中一首曲子的存在往往不是由导演或作曲家的意愿决定的,而是由追求轻松成名的制片人决定的。当他们在最后一分钟要求插入一首在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歌曲时,我拒绝了一些作品。… 出于这个原因,我拒绝了泽菲雷利的《无尽的爱》。… 我已经在洛杉矶创作了几个主题,其中包括最终在《美国往事》当中成为‘黛博拉的主题’的那支曲子。后来有一天,泽菲雷利在一次会面中提出我们应该插入由戴安娜·罗斯演唱的莱昂内尔·里奇的歌曲‘无尽的爱’(Endless Love)。我觉得将别人创作的歌曲插入我的乐谱是荒谬的。泽菲雷利解释说,在与我的合同签订之后,他与制片人签署了协议,当时他必须遵守协议,采用里奇的歌曲。他让我视而不见。我回答说:‘佛朗科,这没有写在我签订的合同中。我不再参与这部电影。’ 他一再坚持,但我还是拒绝了。制片人为我在洛杉矶九天的工作支付了一笔可观的报酬。… 随后,塞尔吉奥·莱昂内听到了这个特别的主题,他希望将它用在他的电影当中。他总是急切地想知道每一个细节,他知道如何无情地对待他的同事。”1 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莫里康内中断了与佛朗科·泽菲雷利的合作关系,直到1990年泽菲雷利导演《哈姆雷特》(Hamlet)时,才为他谱写了原声音乐。 注: 1 亚历山德罗·德·罗萨,埃尼奥·莫里康内:《追逐声音 - 我的音乐,我的生活》(Inseguendo quel suono - La mia musica, la mia vita),2016年。 |
||||||||||||||||||||||
2023.8.17 |
||||||||||||||||||||||
|